压缩语段的解题技巧“压缩语段”就是将内容丰富的长语段,按要求浓缩成语言简洁、意思明了的短语段。其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主要是考查考生的提炼、概括、压缩的能力及表述能力。具体表现为三点:①对材料的理解;②对材料中相关信息的筛选;③语言概括与表达。此考点的考查方式较多,如筛选概括型,新闻型,提取关键词型,下定义型。具体表现为:概括主要内容,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拟写导语,给概念下定义,提取关键词等。这类试题一般与社会生活结合较紧密,反映了学以致用的原则;另一方面,现代社会信息量大,对信息准确、全面的提取与概括更显重要。在命题上,压缩语段综合考查了理解、分析、筛选、概括、语言表达等项能力,也有较好的区分度,是近年高考考查的一项重点。一、筛选概括型筛选概括是指提取主要信息,对所给材料进行概括,语段即相对独立的具有完整意思的—段话。说话人(或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高考主要考查利用记叙、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的语段的压缩)、多种修辞手段使语言繁复,从而达到具体、详尽、生动形象的目的。而压缩就是删繁就简,去粗存精,提取其主要意思,在语意明确的前提下使语言更加简练精省。筛选概括型的压缩语段就是通过压缩、归纳等方式,概括出文段主旨,找出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对信息的概括能力。筛选概括型语段压缩最基本的要求是在把握文段主旨的基础上筛选出语段主要的信息,并将其按要求概括表达出来。而不同表达方式构成的语段,其主要信息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材料的表达特点,可分为以下表达段的概括:筛选概括型压缩语段常见形式对记叙语段的压缩删减枝叶式概括浓缩式评价浓缩式对议论语段的压缩提取归纳论点式概括浓缩式对说明语段的压缩提取归纳中心句式概括浓缩式1、记叙语段的压缩【理论阐释】记叙性语段是以报道、叙述或介绍某事或某人为主要材料,要求根据信息进行概括表达。要看原语段写了什么事情,有几个情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哪些情节对刻画人物紧要,哪些是体现中心思想的关键之处,哪些是附带东西。然后用“是谁(什么),干了什么(怎么了)”的形式概括出来。概括时,要注意分四步:第一步,通读材料。即通读语段或材料,抓住主要信息。也就是找出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的语句,即记叙文的六要素。第二步,概括归纳。即在通读的基础上,将其准确切分层次,概括归纳信息。第三步,提炼筛选。将概括归纳信息进行提炼筛选,删除次要信息,保留主要信息,即“去粗存精”。第四步,整合表达。即根据题目要求,将提炼出来的主要信息用简洁凝练、准确连贯的语句表达出来,要求结构合理,无语病。(2008·北京卷)为迎接北京奥运会,学校拟制作“奥运史话系列展板”。请依据下面资料写一段话,并拟一个恰当的标题,作为其中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这块展板的文字说明。【典例导悟】第23届奥运会于1984年7月28日-8月12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7月29日首枚金牌诞生——中国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在男子手枪60发慢射决赛中以566环的成绩获得冠军,成为中国首位奥运会金牌得主。140个国家和地区派团参加本届比赛。参加的单位、运动员人数和比赛单项数目,均超过以往各届。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本届奥运会破11项世界纪录。获得金牌10枚以上的国家,依次是美国(83枚)、罗马尼亚(20枚)、联邦德国(17枚)、中国(15枚)、意大利(14枚)、加拿大(10枚)、日本(10枚)。就参加夏季奥运会而言,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只在1952年派团参加芬兰赫尔辛基第15届奥运会,未获奖牌。【解析】本题属于记叙类压缩语段题。解答此题时,首先要通读材料,抓住主要信息:时间(7月29日)、地点(洛杉矶奥运会上)、人物(许海峰)、事件(获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再次,按照“谁怎么了”的形式概括标题即:中国首枚奥运金牌诞生。写说明文字时要注意:展板的主题为关于中国参加第23届奥运会的情况。所以文字部分要体现出中国的主要成绩。综合以上主要信息及第四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日本(10枚)”,可以概括为:第23届奥运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共有225名运动员参加了16个大项的比赛,7月29日奥运史上的首枚金牌诞生,得主为射击运动员许海峰。最终中国获得金牌15枚,金牌榜排名第四。2、议论语段的压缩【理论阐释】压缩议论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论点(或话题)和论据。其次要特别注意弄清原文的论证思路,弄清论点和论据的关系,恰当地使用关联词语和必要的过渡句。压缩时,重在概括观点,把具体的材料抽象成泛指通用的道理。其注意事项有:(1)抓住中心句、过渡句。(2)内容要全面,不要片面;特别要注意一些关联词,如“然而”“另一方面”“又”“其次”。概括时,要注意分五步:第一步,找出材料或语段的关键语句,即论题或论点句。第二步,理清原文的论证思路,注意关联词和过渡句。第三步,分析论据的特点,若论据是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论点又鲜明,那么可以直接舍弃论据;若论据用来概括中心论点,那么就概括论据主要内容。第四步,将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等关键句综合起来,用关键词连接起来。第五步,据题干要求,用通顺、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典例导悟】(2008·广东卷)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⑴第一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⑵第二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⑶第三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解析】本题属于议论类压缩语段题。本段的主体部分2—7句,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大众阅读价值的取向变化:第二句是一点,第三四句是一点,第五句是一点。而每句的后半句是作者的论点所在,也就是我们可以从每点所在的后半部分筛选出论点。那就是:⑴满足于感性的获取知识。(2)满足于猎奇而忽视整体。(3)强调回归传统而忽视创新。3、说明语段的压缩【理论阐释】说明是对事物的特征、性质、状态、功能等进行解释、介绍、阐述的一种表达方式。说明性语段的主要信息集中在说明事物的“特征”上。压缩说明性语段,首先要把握被说明事物的要点,即事物的性质、特点及成因等,压缩时应重点保留。其次,要适当注意原文段说明方法的使用。其注意事项有:(1)抓住说明中心,压缩说明性语段首先必须整体把握,抓住说明中心及其特点。(2)一般不使用修辞、举例等语句。(3)注意表述的严密、清晰、连贯。各语段的压缩不能随意改变原文的句间关系。概括时,要注意分四步:第一步,通读材料,弄清材料的说明对象。第二步,抓住事物的特征,即事物的性质、特点、成因、作用、功能等。第三步,分析材料共涉及哪些方面,准确、简洁的概括。第四步,据题目要求,推敲表述,概括归纳。【典例导悟】(2006·全国Ⅰ卷)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比较高的乐器。【解析】本题是一段说明性文字内容。压缩说明性文字,首先要通读短文,文中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内容要保留。第一句中,“是胡琴的一种”说明了二胡的属性,是需要保留的,而“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等不是本质属性,可以压缩掉。第二句重点介绍二胡的构造,其中琴杆、琴弦、琴筒、琴弓四个部分是必须保留的。其中琴筒的构造需要保留限制性的成分“蒙着蟒皮或蛇皮的”以突出二胡特征。除此之外,如果在琴杆、琴弦前面也加上修饰限制成分,如“细细的木制”“内外两根”等也可以,但不能超过字数。第三句介绍二胡的声音特色,其中“声音低沉圆润”是直接说明声音特征的,需要保留。最后一句介绍对二胡的评价“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核心意思,需要保留。综合以上分析,可以压缩成:(二胡是)胡琴的一种,由琴杆、琴弦和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用马尾琴弓演奏,声音低沉圆润,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二、新闻类这类题目可以看作是从记叙类语段的压缩题中分离出来的命题出现率较高而又稳定的题型,常见的题型有三种:(1)拟写一句话新闻。(2)拟写新闻标题。(3)拟写新闻导语。1、拟写一句话新闻【理论阐释】一句话新闻,即运用一句话,采用高度概括的语言表达形式,完成一篇新闻稿件的报道任务。虽然也只标示核心对象的核心事件,但是一个完整的新闻,一般要具备新闻五要素中的四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标题新闻,形式上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复句,一般情况下以单句为主。内容上必须体现新闻属性,应该严格而完全地反映新闻事实,以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新闻内容。注意事项:(1)要用最简洁、高度概括的语言。(2)必须将主要的人、事交代清楚。(3)一般以单句为主,短复句亦可。但不能过长。概括方法:(1)摘取法。摘取能够概括新闻内容的关键句作为答案。(2)提要法。即抽取新闻的主要要素,再根据表达需要选取要素加以整合。(3)归并法。当新闻主体同时分布在几个语句中时,可采用归类合并的方法来加以处理。(4)转换法。如果所提供的新闻材料是一组具体事实或一些分散的数据,就可采用转换信息的方式,化具体为形象。(5)导语+主体法.因为导语就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因此概括时,要以导语为主,用主体中的关键内容加以补充。一般形式为:主体事件名称+(必要的)时间、地点+主体事件的的状态、结果、趋势。【典例导悟】(2009·山东卷)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5字。《人民日报》巴厘岛5月3日电,东盟10国与中日韩财长会议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表联合公报宣布,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将在今年年底前正式成立并运行,以解决区域内的短期资金流动困难,并作为现有国际金融机构的补充。根据公报提供的数据,在规模为1200亿美元的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中,中日韩3国出资80%,东盟10国出资20%。其中,中国、日本、各占32%,韩国占16%。具体金额为中国384亿美元、日本384亿美元、韩国192亿美元【解析】这是以新闻为背景材料,考查语段的压缩。解答这道题,我们首先从语段中找出六要素:主要陈述对象是什么——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时间:今年年底前;事件的状态和趋势(怎么了):正式成立并运作。我们综合这些就可以得出答案: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年底前成立并运作。2、拟写新闻标题【理论阐释】标题新闻,从形式上看,是仅有标题的新闻,标题要运用准确、凝练的语言,揭示新闻事件的内容和意义。撰写标题新闻,关键是准确筛选答题信息点。首先找出重要的语段或语句。新闻分正文、导语和背景几部分,要迅速找准答题区间,通常情况下,主要看导语。其次是对照“标题新闻”的答题要点逐一搜寻、概括,以“导语”为搜寻、概括的重点,同时兼顾其他的内容。拟写标题新闻要求新颖、生动、活泼,能对受众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必须符合新闻标题拟题的要求,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