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年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试说明及样题(文综历史)Ⅰ.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300分,其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科目各10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二、试卷结构1.试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一部分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组成。题型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140分,非选择题135分,共计275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第二部分由历史、地理两个科目的选考题组成,题型为非选择题,共计25分。必考内容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学科的必修模块。思想政治学科还包括年度间重要时事政治;地理学科涉及初中地理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的相关内容。选考内容包括地理、历史两个学科的部分选修模块。地理学科选修模块:“旅游地理”“环境保护”。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0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历史学科选修模块:“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每个模块设一道非选择题,分值为15分。考生选择其中一题作答,多答者只批阅第一题。2.组卷:试题按题型、内容等进行排列,选择题在前,非选择题在后,同一题型中同一学科的试题相对集中,同一学科中的不同题目尽量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Ⅱ.考核目标、考试范围及题型示例历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制定历史学科考试说明。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不拘泥于教科书,试题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一、考核目标与要求(一)获取和解读信息1.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2例1下图显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这一状况反映了A.受援国已经成为援助国的经济附庸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国际化空前加强C.意识形态成为能否提供援助的前提D.援助额多寡取决于是否为战时盟国【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通过解读图文资料,提取信息的能力。试题提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国家经济援助状况示意图,要求考生利用地图材料,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图文信息,同时联系所学知识,熟悉当时的历史背景,准确把握题目主旨,得出正确答案。2.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3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法律和伦理道德是两套最基本的社会规范体系,在此问题上,东西方社会并无二致,但在侧重点上略有差异。中国更为强调道德伦理,西方更为强调法律至上,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法律传统,孟子与学生的模拟对话和苏格拉底以身殉法的行为是这一差异的典型体现。该试题可考查考生在同中发现异、异中发现同的辩证思维能力。3.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例3有清代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提炼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透过小说受到欢迎,传播范围广,超过了儒、释、道三教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对其进行合理解读,揭示小说蓬勃发展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二)调动和运用知识1.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例4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立足历史发展的视角,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的能力。试题要求考生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正确理解西周分封制与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差异,理解西周对于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影响,正确认识西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和地位。2.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例5美国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原是一片荒无人烟的灌木丛林。联邦政府机构位于城市中4心,国会大厦建在全城最高点“国会山”上,在其两侧分别是总统府和联邦最高法院。以建都时各州名称命名的15条大道由内向外辐射,覆盖全城。华盛顿的建筑规划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A.白手起家的开拓精神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D.平等独立的州权观念【说明】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的能力。试题以华盛顿建筑规划的描述为切入点,要求考生理解建筑规划背后的设计理念,及其所反映出的美国政治文化特点。3.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例6中日双方对1894年7月25日发生的丰岛海战记述各异。中方《济远航海日志》记载:“7点45分,倭三舰同放真弹子,轰击我船,我船即刻还炮。”日方出版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称:“7点52分,彼我相距约3000米之距离。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迎战,以左舷炮向济远轰击。”这说明A.研究者的立场会影响其对历史的解释B.历史真相因年代久远而变得模糊不清C.通过文献记录最终能够还原历史真相D.原始记录比研究文献更接近历史真相【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史料,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的能力。要求考生通过对互为矛盾的两条历史记载的辨析。认识到当事双方及研究者受各自立场、利益、认识等方面的局限,直接影响着对同一个事件叙述和解释的真实可靠性。(三)描述和阐释事物1.客观叙述历史事实例7材料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宗有功、祖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硅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硅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硅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据吕思勉《魏晋南北朝史》(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5【说明】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解读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试题提供了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历史事实,要求考生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主要内容,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2.正确解释历史事物例8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故他们都能平等地按其能力担任一切官职、公共职位和职务……自由传达思想和意见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利之一……各个公民都有言论、著述和出版的自由……财产(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摘自《人权宣言》(1789年)材料二“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人人有权享有主张和发表意见的自由”,“人人有直接或通过自由选择的代表参与治理本国的权利”;“人人有权工作、自由选择职业、享受公正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并享受免于失业的保障”,“人人有同工同酬的权利,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为维护其利益而组织和参加工会的权利”;“人人有享受休息和闲暇的权利”,“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有权要求一种社会的和国际的秩序,在这种秩序中,本宣言所载的权利和自由能获得充分实现。”——摘自《世界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材料三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把解决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放在首位,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和从温饱到小康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依法得到维护和保障……(实现了)妇女、儿童权利的保护……少数民族6的平等权利和特殊保护。——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人权五十年》(2000年)(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人权宣言》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异同,并指出其原因。(2)概括材料三所反映的中国人权观的特点。【说明】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在全面解读材料的基础上正确解释历史事物的能力。要求考生找出材料中两个文件的不同特征,概括出人权观念产生、发展、扩散的历史过程,并根据材料信息,进一步理解中国人权观的特点。3.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例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借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摘自《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说明】本题重在考查考生准确解读有效信息,发现历史本质的能力。本题围绕曹操这个人物,选择不同历史时段的三则评论,要求考生对各种历史观点进行分析与评判,能够7准确把握人们对曹操持不同观点的原因,考查考生评价人物的深层能力,旨在引导考生运用唯物史观对历史人物进行正确评价。(四)论证和探讨问题1.发现历史问题例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