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教授主讲上篇总论第一章方剂学发展简史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五、宋(金)元时期一、先秦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五十二病方》记载五十二种病的症状与治疗方剂(外科、皮肤科为主)283首方,用药242种记载丸、汤、饮、散等内服剂型,敷、浴、蒸、熨等外用剂型。方剂临床运用已初具规模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黄帝内经》载方13首剂型较丰富:汤、饮、膏、丸、丹、酒、醴提出方剂分类:“七方”说提出治则:“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提出制方理论:“主病之谓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方剂学发展简史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伤寒杂病论》方剂学发展简史配伍严密,药变方殊载方323首,使用药物270多味辨证论治,方中寓法,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剂型丰富,煎服有法疗效卓著,流传千古“方书之祖”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肘后备急方》单方510首、复方494首多用于治疗突发急症论述简要,载录之药方“皆已试而后录方剂学发展简史简、便、廉、效《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四、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载方7500多首病症类方,首列妇儿专辑“食治”卷收录保健、美容方方剂学发展简史四、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外台秘要》载方6800多首保存许多散失方按科、病分类方剂方剂学发展简史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载方确有效验而实用详列主治、组成外,尚详述药物的炮制和制剂用药辛温香燥2.方书由博返约博:量大而博。大型方书--《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约:简要而约。小型方书--《普济本事方》(许淑微)《济生方》(严用和)方剂学发展简史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3.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妇人良方大全》(陈自明)4.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着方剂学发展简史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方书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医方集解》《删补名医方论》方剂学发展简史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医学心悟》(程钟龄)方剂学发展简史七、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1、大量古代方书之校刊出版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3、教材建设的不断更新4、实验方剂学的雏形出现5、中药新药的研究和生产方剂学发展简史1.被誉为方书之祖的方书是:A.《黄帝内经》B.《五十二病方》C.《普济方》D.《伤寒杂病论》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正确,你真棒!下一题上一题2.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组织编制的成药典是:A.《太平惠民和剂局方》B.《伤寒杂病论》C.《医方集解》D.《太平圣惠方》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正确,你真棒!下一题上一题3.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方论专著是:A.《古今名医方论》B.《医方集解》C.《伤寒明理论》D.《医方考》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错误,再想一想!回答正确,你真棒!下一题上一题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時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的发展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仅从晋、唐至今已逹1950种,故以历史发展的前后为序,略述方剂学发展的简史。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复方的产生和发展掌握:《五十二病方》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掌握:《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掌握:《肘后备急方》《小品方》《刘涓子鬼遗方》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掌握:《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外台秘要》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掌握:《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伤寒明理论》、《小儿药证直诀》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掌握:《普济方》《医方考》、《医方集解》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发展简史概说四、隋唐时期六、明清时期二、两汉时期一、先秦时期七、近现代时期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掌握:《中医方剂大辞典》五、宋(金)元时期一、先秦时期《五十二病方》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黄帝内经》二、两汉时期方剂学的形成和奠基《伤寒杂病论》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肘后备急方》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小品方》三、魏晋南北朝时期注重实用,略于理论《刘涓子鬼遗方》四、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千金方》--《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孙思邈)四、隋唐时期大部头方书的出现《外台秘要》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1.官修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3.专科方书问世《小儿药证直诀》(钱乙)五、宋(金)元时期方剂学的全面发展4.方论专着产生《伤寒明理论》(成无已)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1.载方之巨,历史之最《普济方》载方61739首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考》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2.方论专着,层出不穷《医方集解》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医林改错》(王清任)--主要针对瘀血病证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3.专病专方,病证结合《温病条辨》(吴瑭)--针对温热病证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1)功效分类方剂《医方集解》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2)治法分类方剂《景岳全书》(张景岳)六、明清时期方药共荣、由博返约4、方剂分类,已具模型(2)治法分类方剂《医学心悟》(程钟龄)七、近现代时期继承整理与现代化研究2、方剂工具书的大量涌现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杰出代表下篇各论第一章解表剂1、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主治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解表剂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解表剂2、适应病证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解表剂3、分类辛温解表--病性属寒辛凉解表--病性属热扶正解表--兼见气、血、阴、阳不足解表剂4、使用注意⑴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⑵宜温服,服后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停服,不必尽剂。⑶禁食生冷、油腻之品⑷表邪未尽,而又见里证者,一般原则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⑸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解表剂第一节辛温解表解表剂风寒表证风寒束表恶寒发热、无汗营阴郁滞头身疼痛肺失宣降咳喘兼夹水饮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羌活活血通脉药:桂枝、川芎宣肺止咳平喘药;杏仁、桔梗清热药:石膏、黄芩祛痰化饮药:干姜、细辛、半夏行气药:香附、陈皮里热气滞辛温解表剂的组方规律辛温解表剂麻黄汤Ⅰ类《伤寒论》辛温解表外卫阳被遏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感风寒营阴郁滞头身疼痛,脉紧表实肺气不宣咳喘病机分析麻黄汤功用发散风寒,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方解外感风寒表实证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不宣麻黄桂枝杏仁君臣佐甘草调和使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调和宣降肺气发散风寒甘草制约配伍结构麻黄汤配伍特点麻桂相须,增强发汗解表之力麻杏相使,加强宣肺平喘之效麻黄汤运用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麻黄汤1.三拗汤《和剂局方》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轻证而以肺气不宣咳嗽、鼻塞为侧重者。附方麻黄汤2.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麻黄汤3.华盖散《和剂局方》组成:三拗汤加桑白皮、苏子、茯苓、陈皮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肺感风寒,咳嗽上气,痰气不利,呀呷有声,脉浮者。麻黄汤桂枝汤Ⅰ类《伤寒论》辛温解表病机分析外感卫阳浮强恶风发热脉浮风寒营阴泄弱自汗,头痛,脉缓表虚肺胃不和鼻鸣,干呕桂枝汤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外感卫阳浮强风寒营阴泄弱表虚肺胃不和证君臣佐桂枝芍药大枣生姜甘草调和使方解桂枝汤配伍结构辛甘化阳酸甘化阴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营卫同治,邪正兼顾相辅相成,汗而有源,滋而能化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补脾和胃、调和营卫桂枝汤配伍特点祛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桂枝汤麻黄汤桂枝汤相同主治外感风寒证治法辛温解表法区别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外感风寒表虚证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麻黄汤与桂枝汤之比较桂枝汤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又是调和营卫、调和阴阳治法的代表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桂枝汤运用病汗与药汗之区别“病汗常带凉意,药汗则带热意,病汗虽久,不足以去病,药汗瞬时,而功乃大著,此其分也。”《经方实验录》桂枝汤关于桂枝汤的服法1.服热稀粥以助药力2.温覆,避风以助汗3.密切观察,适度而止,不效再服。4.忌生冷粘滑,酒肉臭恶桂枝汤1、桂枝加葛根汤主治:桂枝汤证而兼项背强几几者加强解表,舒缓筋脉之力附方桂枝汤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治:素有咳喘,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者兼顾下气平喘之功附方桂枝汤3、桂枝加桂汤组成:桂枝汤加桂枝二两功用:温通心阳,平冲降逆主治:太阳病误用温针或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气卧不安,有发作性者。附方桂枝汤4、桂枝加芍药汤组成:桂枝汤加芍药三两功用:调和气血,缓急止痛主治:太阳病误下,邪陷太阴,腹满时痛者。附方桂枝汤九味羌活汤Ⅰ类张元素方,录自元·王好古《此事难知》辛温解表病机分析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舌苔白或微黄↓↓外感风寒表实证口苦微渴脉浮+肢体酸楚疼痛九味羌活汤散剂分类:内服细末——直接内服外用粗末——煎煮内服特点:吸收较快、节省药材,便于携带。但口感较差,不便加减。丸剂分类: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等特点: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便于携带和服用。但不便加减。各论解表剂辛温解表辛温解表剂的基本结构:发散风寒+温经止痛+宣肺止咳+佐理兼挟麻黄汤(《伤寒论》)外臣桂枝汗肺风使甘草表喘表本方配伍特点:麻桂相须,增强发散之力。附方:1、大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功用:发汗解表,清热除烦主治:外感风寒,不汗出而烦躁,身疼痛,脉浮紧2、三拗汤(《和剂局方》)组成:麻黄汤去桂枝加生姜、大枣功用:†††††††††††††††††††††††††††††††††††††††††††††††††††††††††††††††††††††††††††

1 / 134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