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教学反思及如何写教学案例一、教师专业成长与校本教研的关系1.教师专业成长⑴教师职业专业化问题教师专业化分两部分,一是学科专业化,二是职业专业化,教师职业如果不是专业,教师就没有学术,就谈不上成长。⑵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因素教师专业成长经历从新手—熟手—专家的过程,其主要因素:①职前培训;②在职培训;③有无思考的习惯;④所在学校有无研究的氛围;⑤有无高人指点。2.校本教研⑴何谓校本教研研训的重心下移,立足点放在学校,建立以解决学校在课程实验中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校本教研制度。⑵校本教研活动的内容改变了教师在过去的教研活动中完全处于被指导的地位,提倡及时交流,改变原来的研讨教材、教案、试题、统一教学进度为主要内容的教研活动模式,把立足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⑶校本教研的指向和定位校本教研的指向自始自终围绕着自身的问题(本校、本学科、本人),校本教研的定位是采用行动研究。3.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是课例研究,教学课例的表达形式:“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校本教研中的反思就是从现象—问题—原因—如何解决—验证与假设。二、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教学反思的概念与特点⑴教学反思的概念:指对所有教学活动的回忆、思考、分析、检讨和评价。⑵教学反思的特点。①教学反思强调以教师自身的真实性为基础;②教学反思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自己的教学工作;③教学反思架起教育理论转化为教学策略的桥梁。2.教学反思的表达形式常见的表达形式是教学后记、教学日志、课例研究、教学案例等。⑴教学后记。例1:由于放录相时间过长,学生由此引发的对年、月、日的兴趣不是很浓,而且早早地把已知新课内容表述出来,减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⑵教学日志。*年*月*日第*节课今天讲的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章,当我深情地问学生们:你们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美吗?它给你们留下怎样的印象了呢?同学们大都举起了手,我让后排的一位男生回答,他站起来说:“老师,我要上厕所……”教室里学生们哄成一片,刚才的教学意境已荡然无存了!那位学生也没错,他确实需要上厕所。怎样才能有效地避免这样的尴尬呢?关键是学生要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让老师关注他,同时又能让老师明白他们想说的是教学以外的事。⑶教学课例。课例的表达形式: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后反思。“教学反思”是根据教师课前教学设计的意图与课堂教学现场实效的比较。实现了设计课堂未实现解决了课堂生成问题未解决“教学反思”一般分三段:①本课与课题研究的关系②本课的“亮点”和“创新点”③本课的“问题”与困惑三、如何写教学案例1.教学案例的含义与特征⑴教学案例的含义简明概括讲就是叙述一个教育故事,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⑵教学案例的特征①真实性②典型性③启发性2.写教学案例的意义教学案例开发过程不仅是教师积累教学实践自觉反思的过程,也是一种针对性强、质量高的校本培训活动。3.教学案例的格式[题目]用事件定标题或以主题定标题主题标题:课堂讨论与教师角色定位事件标题:一节讨论课的最后5分钟[背景]间接背景:新课程实验理念(略写)直接背景:联系本校本学科本人教学实际问题(详写)[背景]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大胆解放思想,突破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充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健全以学生为主体,以开发个体创造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而物理教学在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和条件。“原子核式结构的发现”是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原子和原子核》一章的第一堂课内容,关于原子结构的知识,学生从化学和电学中已经学了一些,但是化学课上讲原子结构,是讲与化学有关的内容,电学中讲电子论,只是用关于原子结构的理论来解释电现象。所以,学生获得有关原子结构的知识是零星的、片断的,加上平时接触到的一些科普知识,中间还可能夹杂着学生本人的错误理解,更使知识不准备了。常规的教材处理是分三步来完成的:第一步是介绍电子的发现,第二步是介绍汤姆生模型,第三步是介绍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汤姆生模型而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经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流程让学生了解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由来。[问题]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案例区别于一般事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有明确的问题意识,是围绕问题展开的。[问题]按照这种方案上课时,却出现了两个明显的问题:问题之一就是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感,对科学发明创造缺乏自信心,使学生形成一种观念,即发现创造是科学家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和现在无关、和自己无关。问题之二就是教材内容学生很容易看懂,课堂教学气氛不容易活跃。仔细分析以上问题后,我发现出现这些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⑴学生缺乏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机会,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⑵教学设计缺少悬念和情境⑶对教材挖掘深度不够,尤其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教学设计[问题解决]这节课问题是如何解决的?不要求面面俱到,突出故事性、选择典型事件。[问题解决]······上课一开始,我就破天荒地拿出一只鸡蛋,学生一下子都愣住了,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东西似乎和课堂教学内容毫无关系。于是,五十几双眼睛一下子盯上我手中的这只鸡蛋。接下来,我开始向学生提出问题。我问:“假如你从前从未吃过鸡蛋,甚至没有见过鸡蛋,现在你想知道这东西里面究竟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吗?”“把它打碎!”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我接着又问:“如果你不想打碎它,但又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吗?”我这一问,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开了。于是,各种各样的假想、猜测以及验证方案被一个个地提了出来。有的说是生鸡蛋,有的说是熟鸡蛋,还有的说是仿鸡蛋······验证方案也五花八门,有光照法、透视法、摇晃观察、旋转观察、称量等等。接着,我将鸡蛋放进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同学们惊讶地发现,鸡蛋几乎漂浮在水面上。这一下同学们又议论开了,很多同学及时调整了思路,提出了新的假设和猜想。有的说是空鸡蛋,有的说是半空鸡蛋······同时也提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的方案。最后,我的鸡蛋打开,结果里面的确是空的,什么也没有。此时,喜悦和满足立刻写在了同学们的脸上。······[反思]1.效果自评(自我评价、学生评价、专家评价、同行评价)2.问题与讨论(通过问题的解决有何感想?又发现了什么问题?还需要进一步作哪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