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谈高中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全日制义务教育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都明确指出:“语文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着眼于学生的认知和再认知领域,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外在意义和价值;“人文性”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揭示了语文课程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过去我们过于强调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一面,使语文教学过于强调“理性剖析”和“定量评价”,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不好的一面。语文是“工具”,是学习其他各门功课的工具,重视其“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是对的。只不过,我们在重视“工具理性”作用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人文内涵”,做到两者“合而为一”。在上世纪90年代,应试教育与标准化考试导致了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丧失。教师与学生大量的时间精力耗费在无休无止的机械训练、反复演练的模拟考试之中,因而在考试这根指挥棒的驱使下,语文教学越来越弱化思想内容,越来越多地舍弃了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性内涵。语文新《课标》大力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这一点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为什么要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1从语文的独特个性地位来看语文是民族习俗、民族精神的主要载体,是载道明理、表情达意、传承文化、审美创美的媒介,因此,我们在重视“基础工具”的同时,要特别注重语文的“人文精神”,使语文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情意、审美功能。任何学科都有教育功能,教学的教育性是教学的一条客观规律,这是教学的共性。语文学科的教育功能,不同于其他学科,其特点体现在表情达意和审美功能上。所以语文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一篇文章所塑造的伟大形象或动人情节或优美景色,会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巨大作用,会在学生一生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通过语文教学,在渗透思想情感、审美教育方面,较之其他学科更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重大功能。所以语文也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成为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思想、品德、情感教育的工具学科。2从语文课程的性质来看语文的人文性符合语文课程的实际。语文本身是一种文化,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作为课程主要资源的教科书以文选方式呈现,选文从不同侧面,运用不同方式反映人类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而不是直接单纯地展示“工具”。确认语文的人文性,有利于全面实现语文教育的功能,它意味着学习语文,应广泛吸收人类文化营养,培养理性精神受到人文关怀。课标正是由于对语文课程性质全方位的、内涵丰富的定位,进而才形成了囊括于工具性知识、技能和人文精神、道德情操及个性风采的课程新概念“语文素养”。3从语文担任的重要任务来看语文课程的内容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表达的是关于社会人生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因而语文教学更能直接影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也是语文课程理应承担的重要任务。而且,语文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又不单纯是语言文字能力,阅读文章要能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写文章则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因而语文能力的高下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与学生自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也是必须重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重要原因。总之,语文课程阅读文本的“人文性”,其核心是“人文精神”,它的教育价值,就是使人的思想更加健康,品质更加高尚,个性更加张扬。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