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感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读《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有感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都知道要带着学生走进文本,而不是带着文本走进学生,也就是说教师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用教材?寒假里我读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闫学老师所著的《小学语文文本解读》,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以解心中困惑。当我从同事手中接过这本书时,一看书名,欣喜的同时我感到莫名的亲切,因为这本文本解读最适合像我一样的一线教师看。闫学老师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中选入了冯骥才、季羡林、萧红、林海音、林清玄等著名作家的散文作为案例,每一篇入选的文本都有闫学老师独到的教学解读和教学建议,文本涉及了苏教版、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不同版本的经典课文,满足不同老师的需求。看得出闫老师对教育的热爱,对教学的严谨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我不得不惊叹,闫老师是一位解读文本的高手。相比之下我这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工作苍白无力。仅仅充当了教案、教参的二道贩子,教辅书的奴役者,应付各种考试的教学工具,而忽视了语文自身素养的培养。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启迪鼓舞着我。一、从文本出发教给孩子所需是我应学的案例《记金华的双龙洞》是叶圣陶先生的一篇非常优秀的游记散文。据闫老师的解读他建议文本作为一篇习作例文来教,即引导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学习写作游记的基本方法。因此闫老师将文本的教学重点设置为:通过理清作者的游览过程,学习游记写作的表现手法。她的教学设计框架是:(一)游览双龙洞。(理清游览顺序和内容详略)(二)细赏双龙洞。(抓住详写部分的内容领略作者的精妙之处)(三)游记写作。(在学习文本的基础上,借鉴、模仿课文的写作方法,引导学生写一篇游记)这样的教学建议一改往日的繁、杂、难,与我的教案相比变得思路清晰操作性强,除了说好,我没有第二个字代替。看完这个案例,我对自己这个语文老师很不满,想到闫老师对每一个案例的解读如此的有厚度,对教学重难点把握的如此精准,除了她令人叹服的深厚的文学功底,她在教研方面所付出的时间,所花的精力,所留的汗水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她才有了经典之作的问世。闫老师这才是真正做到了备教材,备学生,真正为学生学什么着想。我也算是我们学校的骨干力量,可很多时候都在疲于应付,照本宣科,被教案绑架,只是一门心思完成教学任务,把知识点,考点传授给学生,而忽略了语文素养的培养。二、敢于对文本及作者提出质疑是我应学的课例《夹竹桃》是季羡林先生的散文,被删改后入选苏教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代过课的老师都知道课文是总分总的结构形式。开篇总起,直抒胸臆,夹竹桃是作者最值得留恋和回忆的花;分写夹竹桃的韧性可贵,以及给作者带来许多幻想;最后总结,作者喜爱夹竹桃的原因。在没看闫老师的解读之前我认为一切合理,这种方式是散文常用的叙述方法,文章主线非常清晰,学生也易接受。等读了闫老师的解读后我才第一次知道作者说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还有一个非常真实和素朴的原因,就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掩卷沉思我在教课的过程中为什么没有发现?一是文本是删改后入选的,二是作为教师的我阅读量小,阅读面狭窄。据闫老师解读中说入选的删掉了原文的第二自然段和后半部分中与之呼应的一个自然段,她认为对故乡的思念这个原因与韧性,引发幻想相比更有一种素朴而动人的力量,因此,她提出这第二自然段原文的删除是教材删改的失败之处。说到对教材及作者提出质疑是我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事,顶多是发现印刷错误之类的客观问题,可现在闫老师的事实就摆在眼前,叹服之余,我有些顶礼膜拜。三、解读文本着眼于学生和课堂教学的实际操作闫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以学生的认知为界限,超过学生的认知范围叫无度。每个按案例在解读之后都提供了教学思路,以教学板块的形式呈现,这是她在文本与课堂之间架起的一座桥,体现了文本解读的可操作性。读这本书之前我是一个地道的仰视教材,依赖教案的语文老师,在读了闫老师的著作之后我受到了启示:精品之花都开在刻苦钻研后,真心努力后,辛勤流汗后,我不要再做二道贩子式的语文老师。我要从五花八门的教案中解脱出来,用心去研读教材,用教材,做一个善于读书,乐于学习,勤于思考的教师。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