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地公司安环系列管理制度重点解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落地——公司安环系列管理制度重点解读1、安环组织构架与安环责任制4.1公司的质量安环管理机构由质量安环委员会、质量安环管理办公室、各部门安环员构成:a)公司成立质量安环委员会作为质量安环管理的领导机构,质量安环委员会主任由公司战略、预算与绩效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执委会)主任担任,副主任由分管生产和项目建设的公司领导担任,各部门(跨部门的项目部视为一个部门,下同)负责人为成员;b)质量安环委员会设立日常办事机构——质量安环管理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质量、安全和环境管理者代表兼任。c)各生产和工程部门根据需要设置数量不等的专兼职安环员,其他部门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设置兼职安环员。Page2一套班子1、安环组织构架与安环责任制Page35.1公司级安环职责5.1.1质量安环委员会5.1.2质量安环委员会主任5.1.3质量安环委员会副主任5.1.4管理者代表5.1.5质量安环委员会成员5.1.6质量安环管理办公室5.1.7安环经理5.1.8安环副经理5.1.9质量安环管理办公室成员5.2部门级安环职责5.2.1行政部门5.2.2人力资源部门5.2.3财务部门5.2.4技术部门5.2.5采购部门5.2.6营销部门5.2.7质量安全部门5.2.8工程部门5.2.9各部门负责人5.2.10部门安环员5.3车间/班组级安环职责5.3.1各车间/班组负责人5.3.2司机5.3.3特种作业人员5.3.4实验/化验员5.3.5员工三级管理1、安环组织构架与安环责任制Page4两份责任状安环管理责任状(管理人员)安环管理责任状(员工)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52.1环境组织运行活动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2.2环境因素一个组织的活动、工程、产品或服务中与环境或能与环境发生相互作用的要素。2.3环境影响全部或部分地由组织的环境因素给环境造成的不利或有益的变化。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3.1管理者代表负责公司重大环境因素及控制方案的批准,负责控制方案实施过程中的资源落实。3.2安环管理部门负责收集、汇总各部门的重大环境因素清单,负责组织公司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组织策划重大环境因素的控制方案,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指导。3.3各部门、各工程项目部负责对本部门、本工程项目活动区域内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提出并实施控制方案。Page63职责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74.1环境因素识别废水处理污水系统废弃物存放掩埋运输锅炉烟囱化学储槽工厂写字楼噪音烟尘尾气空污噪音能源废气景观废弃物生活污水氟氯昂泄漏爆炸空污废水废弃物能资源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污泥、废水土壤污染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84.1.2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六个方面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废物污染资源能源的利用其他环境问题和社区问题过去现在将来正常异常紧急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94.2.2.1环境影响因子评价法根据环境因素影响的范围、发生的频率、影响的程度、持续的时间和社区的关注程度五种环境影响因子的合计分来评价系统的环境影响。公式如下:M=a+b+c+d+e式中:M——环境因素影响值;a——环境影响的范围;b——环境影响发生的频率;c——环境影响的严重程度;d——环境影响的持续时间;e——环境影响的社区关注程度。M值≥15分时,可确定为重大环境因素。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104.2.2.1环境影响因子评价法表1影响因子评分矩阵环境影响因子分数值5分3分1分影响的范围(a)在公司范围以外覆盖公司多个区域公司个别区域发生的频率(b)持续发生经常发生偶尔发生影响的程度(c)严重较重一般持续的时间(d)每天10h以上每天4h~10h之内每天4h以下社区的关注程度(e)抱怨很多抱怨较多很少抱怨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114.3环境因素更新4.3.1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应根据环境变化、作业条件变化、人员变化等因素进行更新。4.3.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对新增环境因素应重新进行辨识与评价:a)法律法规有重大调整时;b)公司的经营活动发生变化时;c)公司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d)环境管理方案实施完成后;e)新的生产和服务项目开工前、编制生产和服务方案时。2、环境因素辨识与评价控制程序Page125相关记录编号记录名称使用部门及岗位保存期限收集保存部门VT/JL-214-012环境因素辨识及评价表各部门2年安环管理部门VT/JL-214-013重大环境因素清单各部门2年安环管理部门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32.1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2.3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2.4风险评价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2.2危险源辨识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四个维度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4机(物)的故障环境因素法(管理)缺陷人的失误人的失误可能直接破坏对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人的失误也可能造成物的故障,进而导致事故发生指由于性能低下而不能实现预定功能的现象。物的不安全状态,就是某种故障状态。物的故障可使约束、限制有害物质或能量的措施失效而发生事故。人的失误会造成物的故障,物的故障也可能诱发人的失误环境因素主要指系统运行的环境因素,如温(湿)度,照明、粉尘、通风、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企业和设备等软环境等管理缺陷实际是指在人-机(物)-环境的安排上出现失误。在硬件上不能使机和环境保障人的安全;在软件上没有制定人-机(物)的交互规则或制定的规则被违反而不能实施,不能消除机对人的伤害。管理缺陷属于导致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但管理缺陷这个间接原因又是促成人失误、机(物)故障、环境不良这些导致事故发生直接原因的原因人的失误(不安全行为)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5(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表A.7)01操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0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03使用不安全设备04手代替工具操作05物体(成品、材料、工具等)存放不当0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07攀、坐不安全位置0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0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2不安全装束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物的故障(不安全状态)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60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0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0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0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表A.6)环境因素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701温度、湿度、照明、粉尘、通风、噪声和振动等物理环境02企业和设备等软环境01工程设计使用的材料有问题,未达到质量要求等,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02安全管理不科学,安全组织不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明确或贯彻不力03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出了事故抓一抓,上级检查抓一抓,平常无人负责。安全措施不落实,不认真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04对职工不进行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松弛05忽略防护措施,机器设备无防护保险装置,安全信号失灵,通风照明不合要求,安全工具不齐备,存在的隐患没有及时消除06分配工人工作缺乏适当程序,用人不当07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不足或流于形式,对新工人的安全教育不落实08安全规程、法规实施不力,贯彻不彻底,没有作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09事故应急预案不落实,对事故报告不及时,调查、处理不当,法制观念不强,执法不严等法(管理)缺陷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8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194.2.2事故分类(20类)01物体打击02车辆伤害03机械伤害04起重伤害05触电(包括雷击)06淹溺07灼烫08火灾09高处坠落10坍塌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爆破作业发生的伤亡事故)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GB644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04.2.3职业病分类(10类132种)0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02职业性皮肤病03职业性眼病0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05职业性化学中毒0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0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08职业性传染病09职业性肿瘤10其他职业病(《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国卫疾控发〔2013〕48号)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14.2.4应考虑三种状态、三种时态、六个方面(危害因素)物理性(如防护缺陷、漏电)化学性(如易燃易爆品、有毒物质)生物性(如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心理生理性(如健康状况异常)行为性(如指挥失误、操作失误)其他(如管理缺陷、制度不健全)过去现在将来正常异常紧急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24.3.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根据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发生事故后果三种因素值的乘积来评价系统人员伤亡危险性的大小。公式如下:D=L×E×C式中:D——风险值;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发生事故后果。L、E、C、D值据表查出,风险等级共5级,其中:Ⅲ级~Ⅳ级为重大风险;0级~Ⅱ级为一般风险。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34.3.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表1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分数值完全可以预料10相当可能6可能,但不经常3可能性小,完全意外1可能性极小0.5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分数值连续暴露10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6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3每月一次暴露2每年几次暴露1非常罕见地暴露0.5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44.3.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4.3.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表3发生事故后果(C)产生的后果分数值大灾难,许多人死亡或100万元以上财产损失100灾难,数人死亡或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财产损失40非常严重,一人死亡或3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财产损失15严重,重伤或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财产损失7重大,致残或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财产损失3一般,轻伤或1000元以下财产损失1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54.3.2.1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LEC)评价法表4风险等级划分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6D值风险程度分数值>320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Ⅳ160~320高度危险,需立即整改Ⅲ70~160显著危险,需要整改Ⅱ20~70一般危险,需要注意Ⅰ<20稍有危险,可以接受0风险评价控制程序3、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控制程序Page27第一步•利用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已识别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风险大小和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性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每个危险源的风险等级第二步•按照“消除风险、降低风险、进行防护”的原则,确定每个危险源的控制措施,并详细记录第三步•利用《危险源风险评价与控制方式表》对本岗位识别出的活动、危险源、事故类型、风险评价、风险等级、控制方式进行汇总降低风险在确定控制措施或考虑变更现有控制措施时,应按如下顺序考虑降低风险:a)消除----停止使用有害物料、不安全的操作工艺;b)替代----以低危害物料取代等方式;c)工程控制措施----通风、防护罩、隔音墙等方式;d)标志、警告和(或)管理控制措施----安全规定、重新、工作许可、培训等方

1 / 8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