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5米以下的心跳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煤矿巷道连接着两个世界:一个井上,充满色彩;一个井下,阴暗潮湿。而煤矿工人的生活轨迹,更像一个狭长的通道,连接着两种人生:一个地上,一个地下;一个光亮,一个幽暗。每个矿工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故事里有泪水,有欢笑,有喜悦,更有忧愁。他们每天深入漆黑的井下,承受着连续数小时高强度作业;他们牺牲享受光明的权利,却为千家万户燃起黑夜中的灯火。过去,人们关注最多的是煤矿,却很少有人关注煤矿工。如今,随着许多小煤矿的关停,矿工下井后,多了诸多安全保障,在井下作业也和过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另一部分矿工转型后,他们现实生活状态又是怎样的?请跟随记者的连续报道,一起走近煤矿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吕高见见习记者李帅文记者赵龙翱摄影核心提示丨黑尘积在身,辛劳刻脸上,挖出那滚烫的热情,撒满了人间的光亮……一曲《矿工之歌》唱出了无数煤矿工人的艰辛和心声。“矿灯、安全帽、防水鞋、自救器……”这是煤矿工人下井作业的必备用品,进入直线距离700多米深的地下,要穿过曲线10多里狭长而潮湿的巷道,8个小时井下作业,来回路上需乘坐多趟缆车,才能到达目的地。一线采煤,身上常常沾满了厚厚的煤灰;掘进现场,破开一点点坚硬的岩层,平均每天推进9米。虽然数百米的井下工作异常艰苦,他们依然热爱这份职业。8月底,大河报记者兵分两路,记录不同工种煤矿工人真实的工作和生活。安检准备换工作服,连身上的内衣都要换掉8月30日,平顶山,中雨。凌晨4点,北方的天空已经逐渐泛白,远处的一座矿山冒着烟,当城市里许多人还在睡梦中时,矿工们一天工作、生活早已开始。平煤股份二矿,大门口偶尔有运煤的火车驶过。来往的矿工脚步匆匆,有的刚下班升井,有的正赶着上班,穿梭在雨中。大河报其中一路记者跟随综采一队采访,他们主要负责井下的采煤工作。据了解,早班矿工仅检查机器设备及井下安全情况,为了能更真实记录他们,记者只好跟随下一班组进入。上午10点,综采一队。在一层一间屋子里,近20名矿工在此集合,正在召开上班前的安全例会。据该队书记张建文坦言,像这样的例会,他们每天大家下井前都要召开,雷打不动。随后,矿工们便来到职工餐厅吃饭,里面有多种炒菜,还有各式主食。记者注意到,大多矿工都喜欢吃烩面,一大盆烩面只需8块钱,实惠又方便。吃完饭,矿工开始换衣服,一身蓝色工作服,矿灯、安全帽、防水鞋、自救器等是标配。记者和矿工一样,身上的衣服包括内衣也要换掉,换上全棉工作服,就连手表、项链也不允许戴。不仅是因为井下脏,而是防止个人衣物摩擦产生静电,产生火花引发瓦斯爆炸。待矿工全副武装后,他们集合一队,各自打完卡后,接受入井前的安全检查。“全身都要摸遍,除了规定的物品外,其他均不允许携带。”据现场检查的一名师傅称,头顶有摄像监控,直接连接到集团,平时工作中矿工都很自觉。下井作业乘坐缆车,往返路上需要3小时井口是一排排来回循环的架空成人缆车,矿工们俗称“猴车”,人坐上面双脚一蹬,双手一扒,就像猴子一样。缆车离地面约半米左右,记者坐上其中一架缆车,刚开始摇晃得厉害,两手抓得紧紧的,担心自己会从上面摔下来。顺着陡峭的巷道向前行驶,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中途每隔二三十米的地方也有日光灯,但巷道仍昏暗潮湿,偶尔还能看到老鼠从面前经过。记者注意到,很多矿工下班回来身上布满煤灰,工作服上面的反光条格外引人注目。有少数矿工手里拿着一本书,趁着安全帽上的矿灯灯光,来打发无聊的时间。采访中记者发现,每乘坐一部缆车需要半小时左右,到站会有语音提醒,防止矿工坐过站。巷道内每隔一段距离会有一个垃圾箱,有矿工拿着扫帚和编织袋坐着缆车打扫卫生。乘坐完缆车,再步行几公里,经过几道封闭的大门后,里面温度瞬间升高,不一会儿,记者便满头大汗,工作服也紧紧地贴到了身上。沿途,悬挂有多条醒目的安全标语,巷道两侧有很多瓦斯检查记录牌,上面清晰地记录着温度、瓦斯等数据。每到一个地方,陪同记者采访的技术员汪勇勇就会上前仔细检查。此外,巷道内的墙壁上还有很多抽放瓦斯的孔,据矿工透露,这些孔一般深约百米,“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路上要转5部缆车,中途还要走路,往返3小时才能到达。”据矿工们说,他们每天下井除了工作的几个小时外,更多时间都花在了路上。巷道掘进使用先进设备,平均每天向前推进9米中午12点10分,大河报另一路记者跟随掘进一队的矿工到达了地下700多米深的掘进面。此处是一个正在掘进的巷道,从上月10日起,他们就开始了这个巷道作业。刚走进掘进巷道,记者便感觉到这条巷道比起沿途的巷道显得尤为宽敞。其顶部高有3.1米,宽有4.85米,为防止顶部岩石脱落,整个巷道被一根根u形钢铁支架托起,上方还有一层粗钢丝编成的钢网。巷道中间放置有一条宽约两米的运输皮带,可以将掘进破碎的石块和煤块运输到地面。在巷道掘进的最前端是一台重有58吨的掘进机,其前方是一个巨大的炮头,上边布满了一个个合金制成的截齿,用来掘进夹杂着煤层的岩壁。炮头下方是一个厚重的铲板,两侧设置有巨大的金属转轮,可以将炮头破碎的岩石和煤块转拨到掘进机下方的运输皮带上。现场一名矿工告诉记者,这台掘进机平均一天可以向前掘进8米至9米,是一台先进的设备。下午1点,在做好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后,掘进工作开始。随着掘进机的启动,巷道内前方顿时煤尘弥漫。掘进机最高处坐着一名矿工,他是负责指挥掘进机掘进方向的观山工,旁边驾驶位上的司机根据观山工的指挥,将岩壁上半部的岩石掏空后,负责组装钢铁支架的矿工便会立即将组装好的u形钢铁支架抬起,运送到刚刚掏空的岩壁前,将其支撑在掏空的岩壁上。随后,掘进机会慢慢将岩壁下半部掏空,组装工人也会随着进度将刚刚支起的u形支架固定死。就这样,掘进约50厘米,固定一个u形支架,掘进的巷道也随之越来越深。记者跟随运输物料的矿工,尝试帮助运输一根还未组装的钢铁支架,但刚刚托起,沉重的钢铁压得胳膊顿时没了力气。据一名运输矿工介绍,这些钢材,一根的重量是170多斤,四根可以拼成一个完整的钢铁支架。采煤现场井下温度较高,矿工们仍坚守岗位一个半小时后,中午12点多,大河报记者跟随采煤矿工,步行穿过狭长的巷道和铺在地面上的轨道,到达了采集面一线作业现场附近。还未走近,便听到刺耳的机器轰鸣声。越往里面路越难走,其实都不叫路,有的地方仅能让一个人侧身通过,更难走的地方还要弯腰、低头方能慢慢通过,有时稍不留意,头顶上的安全帽就会碰到巷道上方的岩石,发出“叮当”的响声。在最深处的一线采煤现场,多名矿工正在作业,他们是之前的一个班组,还没下班。该班组指挥采煤机的矿工王军波手拿遥控器,正在指挥机器作业。不到5分钟时间,巷道墙壁上就掘出一个长方形洞,煤块不断滚落下来,直接进入运输机。“控制采煤机,最关键就是要让它听话,除掌握好高度外,还要记住不要割到煤炭顶上或底部的岩石。”王军波指着作业区的煤堆说,割高了,不安全;若割低了,岩石就混在煤炭里,煤炭质量就差,影响后续销售时的价格。他介绍,采煤机在巷道里不停地来回移动,一刀下来可以采到60厘米宽的煤块。采煤机上有水管在不停地往采煤机滚筒上洒水降尘。据了解,掘进后才能采煤,而采煤前要先安装运输机和支架,20多人三班倒,有时需要半个月左右时间,再完善电、运输系统、管线等,瓦斯和其他设备所有达标后,方可进行采煤。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