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二学考知识点汇总word版本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且是闭花授粉的植物;(2)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性状。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实验现象P:DD高茎×dd矮茎↓F1:Dd高茎(显性性状)F1配子:__D、d__↓○×F2:高茎∶矮茎(性状分离现象)F2的基因型:3∶1(性状分离比)DD∶Dd∶dd=_1︰2︰1_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P-5)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测交Dd高茎×__dd矮茎__↓__Dddd__(基因型)__高茎矮茎(表现型)___1︰1__(分离比)二、相关概念1、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2、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2、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基因。3、纯合子与杂合子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分为显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和隐性纯合子(如aa的个体)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4、表现型与基因型表现型:指生物个体实际表现出来的性状。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关系:基因型+环境=表现型)5、杂交与自交杂交: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测交: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可用来测定F1的基因型,属于杂交)三、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2四、基因分离定律的两种基本题型:正推类型:(亲代→子代)亲代基因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⑴AA×AAAA全显⑵AA×AaAA:Aa=1:1全显⑶AA×aaAa全显⑷Aa×AaAA:Aa:aa=1:2:1显:隐=3:1⑸Aa×aaAa:aa=1:1显:隐=1:1⑹aa×aaaa全隐逆推类型:(子代→亲代)亲代基因型子代表现型及比例⑴至少有一方是AA全显⑵aa×aa全隐⑶Aa×Aa显:隐=3:1⑷Aa×aa显:隐=1:1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五、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1)正确地选用试验材料;2)分析方法科学;(单因子→多因子)3)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4)科学地设计了试验的程序。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一、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实验现象:P: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yyrr↓F1:黄色圆粒(YyRr)F1配子:__YRYryRyr__↓F2:黄圆︰绿圆︰黄皱︰绿皱9︰3︰3︰1(分离比)测交:黄色圆粒(YyRr)×绿色皱粒_(yyrr)__↓__YyRr︰yyRr︰Yyrr︰yyrr__(基因型)__黄圆︰绿圆︰黄皱︰绿皱__(表现型)___1︰1︰1︰1__(分离比)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I分裂后期,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自由组合。(注意:非等位基因要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才满足自由组合定律)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思路:“先分开、再组合”(即一对性状一对性状计算,然后再相乘)如AaBb×AaBb1)后代基因型种类:3×3=9种2)表现型种类:2×2=4种3)后代出现AABb的概率:1/4×1/2=1/84)后代出现显性显性(A_B_)的概率:3/4×3/4=9/16四、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相关概念:1、减数分裂: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2、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3、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4、四分体:联会后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一个四分体包含__1__对同源染色体,__4__条染色单体,__4__个DNA分子。二、精子(形成场所:睾丸)与卵细胞(形成场所:卵巢)的形成过程及特征减Ⅰ的特征: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Ⅱ的特征: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子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区别:①卵细胞形成过程存在细胞质的不均等分裂,精子形成过程为均等分裂②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___4__个精子,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产生__1__个卵细胞。③精细胞需要变形形成精子,卵细胞不需要变形。三、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主要时期细胞图像比较(见下表)有丝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①②③中期①②③后期①②③第二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的假说:基因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二、一条染色体上一般含有多个基因,且这多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还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第三节伴性遗传1、伴性遗传基因型的写法先写出性染色体,男性XY,女性XX,再在性染色体的右上角写上基因。4红绿色盲是由__X__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正常色觉男性的基因型写作:XBY_,红绿色盲男性写作:_XbY_;正常色觉女性的基因型写作:_XBXB或XBXb_;红绿色盲女性的基因型写作:XbXb。2、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②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3、家族系谱图中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快速判断无中生有为隐性→病女父或子正常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病男母或女正常为常显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色盲、血友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先天性聋哑、白化病常染色体显性:多(并)指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一)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1、肺炎双球菌有两种类型类型:S型细菌:有毒性R型细菌:无毒性2、格里菲思实验(1)给小鼠注射活的R菌→结果小鼠正常生活(2)给小鼠注射活的S菌→结果小鼠死亡(3)给小鼠注射经加热杀死的S菌→结果小鼠正常生活(4)给小鼠注射活的R菌和加热杀死的S菌混合菌液→结果小鼠死亡3、实验证明: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与被加热杀死的有毒性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种性状的转化是可以遗传的。推论(格里菲思):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二)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1、实验过程:(P-44)2、实验证明:DNA才是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等不是遗传物质)二、赫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噬菌体机构和元素组成:2、实验方法:同位素示踪法将噬菌体的蛋白质衣壳标记上35S、DNA标记上32P。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其__DNA_注入细菌体内,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不进入细菌体内。3、实验结论: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亲代的DNA遗传的。(即:DNA是遗传物质)四、小结:细胞生物(真核、原核)非细胞生物(病毒)核酸DNA和RNADNARNA遗传物质DNADNARNA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5第二节DNA的结构和DNA的复制一、DNA的结构1、DNA的组成元素:C、H、O、N、P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4种)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的。(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对数..)②特异性:每个特定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的。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6、与DNA有关的计算:在双链DNA分子中:①A=T、G=C②任意两个非互补的碱基之和相等;且等于全部碱基和的一半。二、DNA的复制1、概念:以亲代DNA分子两条链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2、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Ⅰ前的间期3、场所:主要在细胞核4、过程:(P-54)①解旋②合成子链③子、母链盘绕形成子代DNA分子5、特点:半保留复制,边解旋边复制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7、条件:①模板: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②原料:4种游离的脱氧核糖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等8、DNA能精确复制的原因:①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能够准确进行。9、意义: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10、与DNA复制有关的计算:复制出DNA数=2n(n为复制次数),含亲代链的DNA数=2三、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转录:(1)概念:在细胞核中,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6成RNA的过程。RNA包括mRNA、tRNA、rRNA(2)过程(3)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能量:ATP酶:解旋酶、RNA聚合酶等(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U、T—A、G—C、C—G)2、翻译:(1)概念: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密码子: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叫做一个“遗传密码子”。)(2)过程:(3)条件:模板:mRNA原料:氨基酸(20种)能量:ATP搬运工具:tRNA场所:核糖体(4)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5)产物:多肽链3、与基因表达有关的计算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6:3:1四、基因对性状的控制1、中心法则72、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2)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第五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一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谷氨酸→缬氨酸)根本原因:控制合成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碱基对的替换。2、原因: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3、特点:①普遍性②不定向性③随机性④多害少利性⑤低频性4、时间: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期)5、应用——诱变育种①方法:用射线、激光、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物。②原理:基因突变③实例:高产青霉菌株的获得④优缺点: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6、意义: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③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二)基因重组1、概念: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的过程。2、种类:①基因的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减Ⅰ后期)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这些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②基因的交叉互换:减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等位基因的交换。结果是导致染色单体上基因的重组,组合的结果可能产生与亲代基因型不同的个体。3、应用(育种):杂交育种4、意义:①为生物的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材料;③是形成生物体多样性重要原因之一。第二节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及其应用一、染色体结构变异:实例:猫叫综合征(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1、类型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实例:2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