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淮北市双龙实验小学宋淑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加强教育科研工作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我们双龙实验小学始建于1955年,现有3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近200人,教职工130人。我校始终坚持“科研兴校,特色强校,追求卓越,勇创一流”的办学思想,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形成了“学习、实践、反思、交流”的科研氛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和领导下,教育科研工作稳步发展,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健全教育科研机制,为课题研究提供保障近年来,我校进一步健全了教育科研机制,完善了《课题管理制度》、《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科研学习研讨制度》等管理激励制度,把优秀教师的评选、职称评定等评优与教育科研结合起来,把教育科研工作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教育科研看作教师生涯的必须工作。建立了校长室----教研室----课题组(教研组)——教师的科研网络管理模式,组成了一支以教学骨干为核心的教科研队伍,在全校形成了浓厚的科研氛围。我作为校长主动承担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及方法的研究》这一省级课题研究工作;齐美贞副校长主动承担了市级课题《传统经典诵读与小学德育工作整合的德育模式研究》,校长的科研引领,有力地推进我校教育科研规范有序、深入地开展。二、加强过程管理,推进教科研持续发展。建立教师个人教育科研业务档案。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让教师在不断地总结、反思中成长。学校为每个教师建立了教育科研业务档案。档案包括个人专业知识水平、教育教学工作业绩、科研成果和参加进修、培训、考核、评估等方面的基本内容,加强对全校师资及教师个人实行全方位、多角度、动态的网络管理,促使教师的科研成果系统化。教师们逐步体验到建立健全教师教育科研业务档案所辐射出的无限优点,主动及时上交应该归入其业务档案范围的材料,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态势。建立磨课制度,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辐射作用。张德华老师在我校指导工作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好课多磨”。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为了把群体实践智慧与个人经验提升有机结合起来,把教研活动质量与教学活动质量有机结合起来,我们充分利用校内现有资源,各学科都成立了磨课小组。学校领导干部班子也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对存在问题有针对性研究。先由执教者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邀请教研员、骨干教师、年级组教师等前来听试教课,每次说课试教后,进一步修改,以执教老师为主,其他教师一起再次共同修改教学设计,反复推敲,完善教学思路。在这种磨课中,参与磨课活动的所有教师各抒己见,目标定位在“精工出细活”上,把课磨成“精品课”。充分利用教育学会提供的各种机会,让我们老师走出去,把专家请进来。2012年我校先后组织教师180余人次参加市观摩研讨会、市展示课听评、市教师素养赛、学科同课异构、安徽省第七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赛等活动,基本上做到人人都有机会。邀请市教育局英语教研员丁正伟老师、语文教研员张德华老师、数学教研员田正峰老师等来校指导,深入课堂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创新工作的能力。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加市教研机构开展的课堂教学评赛活动和各类教学交流及研讨活动,为优秀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平台。如2012年在学校初选的基础上,推荐董瑞平老师参加市青年教师素养赛、我校陈孝辉老师多次参加了市名师大讲堂举办的教学研讨交流活动,2012年我校有33人次在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中获奖。各项活动的积极参与促进了青年教师专业的快速成长。实施“青蓝工程”。学校选派骨干教师或优秀教师担任师傅,与年轻教师结成“师徒对”。学校制定了“青蓝工程”实施方案,对新、老教师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如徒弟必须先听课、后上课。这项工程已连续开展6年,使我校的青年教师迅速成长起来,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三、加强课题研究工作促进学校特色发展我校至去年来已成功申报三个课题,分别为省级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及方法的研究》,市级课题《传统经典诵读与小学德育工作整合的德育模式研究》、《落实阳光大课间的长效机制的研究》,目前都处于实施阶段。我校的课题研究,由校教研室统一规划,根据课题的性质和要求,把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职称的教师组合起来,根据需要合理分配承担,为保证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学校围绕研究课题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如《信息技术环境下有效教学策略及方法的研究》课题组成员的“三个一”活动:每月研究一节精品课,写一篇课题教学案例,写一篇课题教研反思。努力把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相结合,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活动与培养教师相结合,努力做到课题研究经常化、专题化、系列化,促使课题组建设水平提升,教师课题研究能力、教学能力提高。多年来,我校本着“科研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特色,用教育科研有效促进学校特色建设。早在2009年我校就实施了以国学操为主体的大课间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阳光体育活动。2012年4月成功申报《落实阳光大课间的长效机制的研究》市级课题后,为了让课题研究与学校特色建设有机结合,学校多次召开教导处、教研室、体育组会议,精心策划大课间实施方案,做到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同时做好课题研究,总结出课题成果,让各部门、各学科的工作完全统一到“在工作中研究、研究中工作”这一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大课间活动逐渐显现出了自己的特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我校注重文化引领,是杜集区率先开展经典诵读的学校。2006年的时候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征求意见,制订并实施了以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以打造书香校园为核心的文化建设工程。2011年12月,我校与我省其他17所学校一起入选由教育部组织评选的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2012年6月,学校承担的市级科研课题传统经典诵读与小学德育工作整合的德育模式研究》正式开题研究。学校以“读圣贤书、做有德人”为主题,实施了师生读书活动计划。校课题组与学校的少先队红领巾广播站进行了联动,在广播站开辟“诵读经典”专栏;每周一升旗仪式上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全校师生齐诵经典名段。教导处根据年级特点编制了《双龙实验小学经典诵读考核读本》读本既有统一的侧重点,又有灵活的选择。校教导处积极倡导把“国学经典”与课程改革相结合,让国学经典进课堂,学校在低年级《课程表》上每周安排一节经典诵读课,课程主要有:《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千字文》以及古诗词,并与语文学科糅合,让学生深层次理解国学,加深对祖国传统文化精粹的认识。每日晨读10分钟诵读,由语文老师或普通话标准的学生带读。为更扎实有效地落实我校经典诵读开展情况,教导处每学期都组织进行经典诵读展示与考级活动。现在经典诵读不仅成为了我校师生日常生活的内容,也成为了学校教育的又一品牌特色。总之,我校教科研工作在各级教研室的全力指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成效,教育科研为全体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一大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在学校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后我们会更加努力,让教育科研引领教师不断走向更为光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