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从统一到分裂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五讲从统一到分裂一、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二、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三、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四、西晋的短暂统一一、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1.对人口的争夺拥有最高法权控制全国财税资源掌握全国人力资源中央集权制政府之基础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东汉度田事件《后汉书·刘隆传》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是时,天下垦田多不以实,又户口年纪互有增减”。《后汉书·光武本纪》建武十五年(39)诏下州郡检核垦田顷亩及户口年纪,又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其事,而刺史、太守多不平均,或优饶豪右,侵刻羸弱,百姓嗟怨,遮道号呼。——《后汉书·刘隆传》建武十六年秋九月,河南尹张伋及诸郡守十余人,坐度田不实,皆下狱死。——《后汉书·光武本纪》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建武十六年(40)九月,郡国大姓及兵长、群盗处处并起,攻劫在所,害杀长吏。郡县追讨,到则解散,去复屯结。青、徐、幽、冀四州尤甚。十月,遣使者下郡国,听群盗自相纠擿,五人共斩一人者,除其罪。吏虽逗留回避故纵者,皆勿问,听以禽讨为效。其牧守令长坐界内盗贼而不收捕者,又以畏懦捐城委守者,皆不以为负,但取获贼多少为殿最,唯蔽匿者乃罪之。于是更相追捕,贼并解散。徙其魁帅于它郡,赋田受禀,使安生业。自是牛马放牧,邑门不闭。——《后汉书·光武本纪》东汉度田事件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2300000523000280吴940000280000263蜀767288144328811466423663423263魏56,486,85610,677,960157东汉口数户数时间三国较之东汉,户数下降86.3%,口数下降86.4%。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71.4%1616386356486856口数77%245984010677960户数下降西晋280年东汉157年魏晋户口下降的原因虽有多方面,但根本原因在于魏晋时期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使大量户口沦为私家的佃客。——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唐长孺著《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2.对地方政权的控制本地大姓子孙享有优先进用的权利迟至东汉后期被视为通例,从而州郡僚佐中所谓大吏右职照例由本地大姓垄断。大姓冠族每郡只此数姓,所以州郡大吏就带有世袭性。各级地方长官有任期,而地方僚佐多世袭,因此东汉时期的地方政权在一定程度上是由当地大姓、冠族控制的。太守辟举属僚、举荐秀孝,都必须考虑和依据乡论,而主持乡里清议即操纵乡论的,往往是地方大姓中的名士。豪强士族与中央集权政府之矛盾州郡记,如霹雳,得诏书,但挂壁。——《太平御览》卷四九六引崔寔《政论》大抵东汉至桓、灵之际,朝廷禄位已不如处士虚声,社会重心在下不在上,此亦自秦统一以来世运一大转变也。——钱穆《国史大纲》二、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184年黄巾起义汉武帝时定汉为土德。王莽重新排定德运,自居土德,以汉为火德。东汉末,欲代汉者皆自居土德。曹丕篡位,定年号“黄初”;孙权建国,定年号“黄武”、“黄龙”。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成帝绥和元年(BC8),以为刺史位下大夫而临二千石,轻重不相准,乃更为州牧,秩真二千石,位次九卿,九卿缺以高第补。哀帝建平二年(BC5),复为刺史。时朱博又奏曰:“汉家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人安宁。故事,居部九岁举为守相,其有异材功效著者辄登擢。秩卑赏厚,咸劝功乐进。今增秩为牧,以高第补九卿,其中材则苟自守而已,恐功效陵夷,奸宄不禁。臣请罢牧,置刺史如故。”奏可。元寿二年(BC1),复为牧。后汉光武建武十八年(42),复为刺史。——《通典》卷三二《职官十四》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时灵帝政化衰缺,四方兵寇。〔刘〕焉以为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辄增暴乱。乃建议改置牧伯,镇安方夏,请选重臣以居其任。……出焉为监军使者领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宗正刘虞为幽州牧,皆以本职居职。州任之重,自此而始。——《后汉书·刘焉传》刺史、太守主兵的制度,由沿边州郡推广至腹地。二级制—三级制诱发割据监察区—行政区刺史—州牧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各地方割据的,幽州有公孙瓒,冀州有袁绍,兖州有曹操,徐州始而是陶谦,后来成为吕布和刘备争夺之场。扬州,今寿县一带,为袁术所据,江东则入于孙策,荆州有刘表,益州有刘焉。这是较大而在中原之地的,其较小较偏僻的,则汉中有张鲁,凉州有马腾、韩遂,辽东有公孙度。当时政治的重心,是在山东(华山以东)。公元200年,官渡之战,袁绍为曹操所败,205年,绍二子为操所灭,北方无与曹操相抗衡者。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姿貌短小,而神明英发。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魏书·毛玠传》“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军资,如此则霸王之业可成也”。建安元年(196),曹操控制汉献帝,定都许县,“挟天子而令诸侯”。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建安十五年(210)、十九、二十二年,三次下“唯才是举”令。以俭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节自励,虽贵宠之臣,舆服不敢过度。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清;长吏过营,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或自挈壶餐以入官寺。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以魏武之暴戾强伉,加有大功于天下,其蓄无君之心久矣,乃至没身不敢废汉而自立,岂其志之不欲哉?犹畏名义而自抑也”——《资治通鉴》卷六八建安二十四年条臣光曰曹操……总是抓住汉献帝不放手,企图躲在汉献帝的背后完成作皇帝的一切准备。……他把皇袍当作衬衣穿在里面。——翦伯赞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志·诸葛亮传》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谋图自存。诸葛亮一、二次北伐图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孙吴霸业之起,在魏、蜀前;称王称帝,在魏、蜀后,其建国道路,曲折而又漫长。孙氏霸业稽延,症结盖在于调整与江东大族关系的需要。……其内核则是求得孙吴政权的江东地域化。——田余庆参考论文:《孙吴建国的道路》《暨艳案及相关问题》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自孙吴起,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定都建康(初名建业),合称“六朝”。石头城,孙权所建。临江而立,山形陡峭,是六朝都城的主要屏障。六朝都城遗址东汉的瓦解和三国鼎立屯田制、士家制与世袭领兵制屯田制度是封建大土地经营方式的模拟,屯田即是国家的私田,屯田客即是国家的私客。曹魏的士家制度和孙吴的世袭领兵制都是世袭兵。这种世代为兵的士家另有士籍,不入州郡户版。曹魏的士家制和孙吴的世袭领兵制正是大姓豪门家兵的模拟。屯田制和士家制是国家在特定条件下用豪强征敛的方式剥削国家佃客、用私人部曲方式组织国家军队的制度。孙吴“领州四,郡四十三,县三百一十三,户五十二万三千,吏三万二千,兵二十三万”。——《三国志》卷四八三、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到了前四世纪或前三世纪之际,所谓“斯基泰·西伯利亚·蒙古文化”——即以金属武器和车马具武装一新,更进一步骑马民族化了的欧亚内大陆游牧民和半牧半猎民、半农半牧民们,就以南俄罗斯、吉尔吉斯、阿尔泰山地、米努斯辛克盆地以及长城地带为基地,以欧亚大陆为舞台,绵延反复了两千年的所谓“南北相争”活剧的第一幕就拉开了。在这一幕中,成为主角的是西方的斯基泰和东方的匈奴。——江上波夫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居于北蛮,……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贵壮健,贱老弱。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匈奴牌饰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中国秦代统一,而秦汉之际北方诸族亦逐次统一于匈奴。匈奴国极盛时期:冒顿(BC209—BC174)、老上(BC174—BC160)、军臣(BC160—BC126)三单于时期,相当于从秦二世元年(BC209)到汉武帝元朔元年(BC128)。长城内外的两个统一政权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冒顿纵精兵四十万骑,围帝(高祖)于白登七日,汉兵中外不得相救饷。帝用陈平秘计,使使间厚遗阏氏。阏氏谓冒顿曰:“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主亦有神灵,单于察之!”以宗室女为公主,嫁匈奴冒顿单于。是时,冒顿方强,为书,使使遗高后,辞极亵嫚。高后大怒,召将相大臣,议斩其使者,发兵击之。……令大谒者张释报书,深自谦逊以谢之,并遗以车二乘,马二驷。冒顿复使使来谢,曰:“未尝闻中国礼义,陛下幸而赦之。”因献马,遂和亲。——《资治通鉴》卷一一、一二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汉武帝北击匈奴的三次战役元朔二年(BC127),卫青从云中出击,至陇西,夺回河套一带,设置朔方郡,徙民10万以实其地。元狩二年(BC121),霍去病自陇西出兵,重击匈奴右部,先后设立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四郡。“断匈奴右臂”,阻断了匈奴与羌人的联系,沟通了内地与西域。汉张掖都尉启信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汉武帝北击匈奴的三次战役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括地志》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元狩四年(BC119),卫青出定襄、霍去病出代郡,两路穷追匈奴。“是后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匈奴国的衰微和分裂时期:从公元前127年到公元后91年,即从伊稚斜单于到北匈奴第二次西迁,相当于中国汉武帝元朔二年到东汉和帝永元三年。东汉建武二十四年(48),匈奴在连年旱蝗后,发生内讧,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南匈奴附汉,入居塞内,进而内迁。东汉对南匈奴的政策,主要是稳定和监视,稳定它不受北匈奴的威胁,监视它不要分裂,不要跟北匈奴联合。东汉对北匈奴的政策,主要是隔离和封锁,使它与南匈奴、中国及西域诸国断绝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逐渐走上总崩溃的过程。秦汉以来的民族问题明帝永平八年(65),汉朝置“度辽营”并调原驻黎阳的“虎牙营”屯于五原郡之曼柏,这样就切断了南、北匈奴的交通要道,同时又扼阻了北匈奴南侵的道路。明帝永平十七年(74),窦固与耿忠合兵复出析罗漫山击平车师前、后王,从此便切断了匈奴通西域的道路。和帝永元三年(91),东汉军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匈奴战败后离开蒙古高原,向西远徙,北匈奴从此灭亡。漠北为新兴的鲜卑所占据,匈奴残留漠北的十余万户加入鲜卑。四、西晋的短暂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西晋的短暂统一313-316晋愍帝306-313晋怀帝290-306晋惠帝265-290晋武帝统治集团严重奢侈腐化宗王权重民族内迁引发的民族矛盾时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帝莫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宫人乃取竹叶插户,以盐汁洒地,而引帝车。——《晋书》卷三一《胡贵嫔传》西晋的短暂统一《晋书》卷三三《何曾传》“性奢豪,务在华侈。帷帐车服,穷极绮丽,厨膳滋味,过于王者。……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何绍〕骄奢简贵,亦有父风。衣裘服玩,新故巨积。食必尽四方珍异,一日之供以钱二万为限”。《晋书》卷三三《石崇传》“与贵戚王恺、羊琇之徒以奢靡相尚。恺以饴澳釜,崇以蜡代薪。恺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崇作锦步障五十里以敌之。崇涂屋以椒,恺用赤石脂”。《晋书》卷四七《傅咸传》“奢侈之费,甚于天灾。……今者土广人稀而患不足,由于奢也”。西晋的短

1 / 4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