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市热电联产规划编制要求(试行)××××年××月2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1.1城市概况1.2城市发展总体规划1.3规划编制原则第二章供热及电源现状2.1热负荷现状2.2热源现状2.3热网现状2.4供热管理2.5电源及电网现状第三章存在问题3.1供热设施3.2环境状况3.3供热管理体制3.4电源设施第四章热负荷与电负荷发展预测4.1供热分区域划分4.2供热面积发展预测4.3采暖热负荷4.4生活热水及空调负荷4.5集中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汇总4.6工业热负荷4.7电力发展空间第五章热源及热网规划5.1热源规划5.2热网规划第六章机组选型36.1拟定机组选型方案6.2汽量平衡6.3热经济指标计算6.4污染物排放6.5建厂条件6.6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6.7推荐方案6.8新建热电联产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第七章环境影响7.1分析、预测和评估7.2对策和措施第八章社会效益8.1节能环保效益8.2社会效益第九章结论与建议9.1新增热电联产项目9.2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9.3对热网工程建设的建议9.4其它建议附图及附件4前言[内容要求:简述编制依据、目的、意义(结合目前城市集中供热概况说明);任务来源;规划编制范围;相关背景情况;参与编制单位等][工作要求:热电联产规划的编制工作应由地市级及以上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由具有咨询资质机构负责编制,规划报告应为编制单位各级审核签字的正式文本,并应附编制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彩色)及工程咨询资格证书(彩色);省级发展改革部门会同省级城建、环保、国土等部门,以及国家认可的热电行业知名专家(不少于5人)进行审定]第一章总则1.1城市概况[内容要求:简述城市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气候条件(采暖天数)、地形地貌、地质特征、能源资源(矿产、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海洋及河流)、基础设施(铁路、公路、航空及码头)、经济结构与发展、能源消费及环境状况]1.2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内容要求:简述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及批准情况;城市发展的方针、目标、性质、规模;城区规划情况]1.3规划编制原则1.3.1指导思想[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如按照近、中、远期热负荷需求,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贯彻“以热定电”的原则,科学预测、合理布局、优先改造、分步实施,实现环保、节能、效益统一的目标。说明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59号),本规划属专项规划中的指导性规划]1.3.2编制依据[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国家有关热电联产政策规定、相关行业标准,及××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城市供热规划、××城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及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等(如果有,应写出文号)]1.3.3规划原则[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原则。应本着各规划之间(如城市总体规划、供热规划等)协调统一,热源建设与城市发展同步或适度超前,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区域锅炉房供热5为辅,先改后建,积极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的原则;热电联产规划应以××城市供热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为基础]1.3.4规划范围[内容要求:简述本规划地域具体覆盖范围、界限、面积等]1.3.5规划年限[内容要求:按照近期、中期、远期说明与城市总体规划和供热规划年限的协调性。热电联产规划编制中的近期年限按规划编制年后三年,中期、远期应与与供热规划保持一致]第二章供热及电源现状简述规划范围内供热现状(采暖、工业分述),热网情况等。2.1热负荷现状2.1.1采暖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现状”是指截至规划编制年的前一年底。简述规划范围内采暖热负荷现状及常住人口,以及各供热分区现状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范围及面积;依据供热规划,调研落实各供热分区现状总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和分类采暖建筑面积;填写表2.1.1]××市规划范围现状采暖热负荷统计表表2.1.1供热区域总采暖建筑面积(×104m2)分类采暖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104m2)集中供热普及率(%)类别面积(×104m2)占总采暖建筑面积的比例(%)××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合计住宅公共建筑6工业建筑注:供热分区按供热规划中分区。2.1.2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生活热水和空调热负荷现状;依据供热规划,调研落实城市采暖期及非采暖期现状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填写表2.1.2]××市规划范围现状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统计表表2.1.2供热区域生活热水负荷(MW)夏季制冷负荷(MW)备注采暖期非采暖期××供热分区××供热分区合计注:供热分区按供热规划中分区。2.1.3工业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热用户现状工业热负荷;依据供热规划,调研落实汇总各供热分区现状工业热负荷;填写表2.1.3]××市现状工业热负荷统计表表2.1.3供热区域热源名称热用户名称用汽量(t/h)用汽参数供汽管线距离(Km)最大最小平均压力(MPa)温度(℃)××供热分区××供热分区合计注:1、“热源名称”为现状供汽单位名称。2、“供热分区”按供热规划中分区。2.2热源现状2.2.1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现状[内容要求:对规划范围内现有热电联产项目的厂址、装机台数、容量、供热能力及实际供热范围、采暖面积(如有工业负荷亦应简单描述)等按项目分别描述;填写表2.2.1]7××市规划范围现有热电联产项目统计表表2.2.1热电厂名称锅炉汽轮机供热抽汽参数厂内编号型式主汽压力(MPa)主汽温度(℃)单台出力(t/h)厂内编号型式单台容量(MW)压力(MPa)温度(℃)平均汽量(t/h)××电厂××电厂2.2.2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现状[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现状锅炉房及集中供热面积;按容量统计锅炉台数,填写表2.2.2][工作要求: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统计规模宜根据原建设部有关规定,一般大中城市(20万~100万人口)按单台锅炉容量≥7MW(10t/h),特大城市(100万人口以上)按单台锅炉容量≥14MW(20t/h)统计。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单台锅炉容量更大,热效率更高的锅炉]××市规划范围现状区域锅炉房统计表表2.2.2供热区域锅炉房座数(座)集中采暖面积(×104m2)7MW锅炉(﹡14MW锅炉)7MW以上锅炉(﹡14MW以上锅炉)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供热分区××供热分区合计注:﹡为特大城市统计用项。2.2.3分散锅炉供热现状[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现状分散锅炉及供热面积;按供热分区及锅炉燃料型式分别统计现有锅炉,填写表2.2.3]8××市规划范围现有分散锅炉统计表表2.2.3供热区域燃煤锅炉燃油锅炉电加热锅炉台数(台)容量(t/h)锅炉房座数台数(台)容量(t/h)锅炉房座数台数(台)容量(t/h)锅炉房座数××供热分区××供热分区合计2.2.4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现状[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及余热供热情况]2.2.5规划范围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内容要求:汇总规划范围内不同热源类型所供采暖面积,计算分类供热占总采暖建筑面积的比例,填写表2.2.5]××市规划范围不同热源类型所占比例统计表表2.2.5热源类型总采暖建筑面积(×104m2)分类采暖建筑面积(×104m2)所占比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分散锅炉供热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其它(火炕、火炉、电暖器)2.3热网现状[内容要求:城市热网按蒸汽管网和热水管网,对其覆盖范围、区域、管径、设计参数、主管布置走向、敷设方式、管网长度、建成投产时间、运行情况等进行简述]2.4供热管理[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供热管理模式和原则、热价确定原则或方式、热价情况等]2.5电源及电网现状[内容要求:介绍规划范围内现有电厂及周边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变电站及电网等情况]第三章存在问题3.1供热设施9[内容要求:分析××市能源结构、热源及热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能源结构可从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现状热源比例来分析]3.2环境状况[内容要求:分析采暖期污染环境的主要物质成分(烟尘、SO2、NOX、PM10)形成的主要原因,如:燃煤锅炉运行台数多,绝大部分锅炉无脱硫及除尘设施,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SO2污染环境等]3.3供热管理体制[内容要求:简述规划范围内热网、供热管理体制及热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4电源及供电设施[内容要求:介绍规划范围内现有电厂及供电设施存在的问题]第四章热负荷与电负荷发展预测4.1供热分区划分[内容要求:对有供热规划的城市,应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供热规划》划分供热分区,拟定××市供热分区表(区域名称及范围应与供热规划保持一致),对无供热规划的城市,应结合城市实际供热现状及管理情况,科学划分供热分区,并说明供热分区划分的依据及理由,填写表4.1]××市规划范围供热分区表表4.1供热区域各供热分区范围(以公路、河流、铁路分界)覆盖的主要行政辖区东界西界南界北界××供热分区××供热分区4.2供热面积发展预测[内容要求:根据《××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城市供热规划》,按供热分区分近期、中期、远期分别叙述城市的功能、人口及建筑面积;填写表4.2]10××市规划范围供热面积发展预测表表4.2供热区域近期中期远期人口(万人)总采暖建筑面积(×104m2)集中供热普及率(%)集中供热面积(×104m2)人口(万人)总采暖建筑面积(×104m2)集中供热普及率(%)集中供热面积(×104m2)人口(万人)总采暖建筑面积(×104m2)集中供热普及率(%)集中供热面积(×104m2)××供热分区××供热分区合计注:人口是指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4.3采暖热负荷4.3.1建筑物构成[内容要求: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及《××城市供热规划》,按供热分区分期限分别统计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的面积,计算各分类采暖建筑占总采暖建筑面积的比例,填写表4.3.1]。××市规划范围各供热分区建筑物构成表表4.3.1期限供热区域总采暖建筑面积(×104m2)分类采暖建筑面积备注类别面积(×104m2)占总采暖建筑面积的比例(%)近期××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期××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11工业建筑远期××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4.3.2采暖热负荷4.3.2.1采暖热指标[内容要求: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及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供热规划》,说明规划范围内近期、中期和远期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值qh(W/m2)的确定原则,并填写表4.3.2.1]××市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值qh(W/m2)汇总表表4.3.2.1期限采暖热指标值qh(W/m2)备注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综合近期中期远期4.3.2.2采暖热负荷[内容要求:根据4.2供热面积发展预测、4.3.1建筑物构成及4.3.2.1采暖热指标值,计算各供热分区近期、中期和远期采暖热负荷,并填写表4.3.2.2]××市各供热分区采暖热负荷汇总表表4.3.2.2期限供热区域总建筑面积(×104m2)分类建筑面积采暖热指标(W/m2)分类热负荷(MW)热负荷合计(MW)类别面积(×104m2)近期××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12中期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远期××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供热分区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4.3.3采暖热负荷核实[内容要求:采暖热负荷的核实包括核实现状常住人口数量、采暖建筑面积、综合采暖热指标内容,最终确定计算用热负荷。[工作要求:1、常住人口是指户籍人口,按照当地户籍管理或统计部门提供的现状常住人口数量;采暖建筑面积,按照当地城建或规划部门提供的现状数据;综合采暖热指标按照现状建筑新旧和房屋建筑构成比例进行核算。如当地有关部门未能提供上述数据,则根据政府主管部门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