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一、中药药剂学的含义与性质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制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二、中药药剂学常用术语1.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饮片:系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植物油脂和提取物:系指从植、动物中制得的挥发油、油脂、有效部位和有效成分。包括以水或醇为溶剂经提取制成的流浸膏、浸膏或干浸膏、含有一类或数类有效成分的有效部位和含量达到90%以上的单一有效成分。2.药物与药品药物:凡用于治疗、预防及诊断疾病的物质总称为药物,包括原料药和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3.剂型根据药物的性质、用药目的和给药途径,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4.制剂根据《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等标准规定的处方,将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可直接用于临床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5.成方制剂系指以中药饮片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经药政部门批准的处方和制法大量生产,有特有名称并标明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和规格的药品称为成方制剂。其中单味处方者称为单味制剂。成方制剂习称中成药。6.处方系指医师对患者治病用药或药剂制备的书面文件。7.非处方药系指无需凭执业医生处方,消费者可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的药品,也称为柜台发售药品(OverThecounterdrugs,简称OTC)。8.新药系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已上市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给药途径、增加新适应证的,按照新药注册申请管理。9.GMPGoodManufacturingPractice的简称,即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一、中药药剂学发展的历史回顾书名成书年代作者学术价值《汤液经》商汤伊尹为我国最早的方剂与制药技术专著《黄帝内经》战国1.我国现存第一部医药经典著作2.记载了汤、丸、散、膏、药酒等不同剂型,并有较明确的制法、用法、用量和适应症,可谓中药药剂学的先导。《神农本草经》秦汉首次强调应根据药物性质选择剂型。书名成书年代作者学术价值《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张仲景首次记述了以动物胶汁、炼蜜和淀粉糊作丸剂赋形剂。《肘后备急方》葛洪第一次提出“成药剂”的概念,主张批量生产贮备,供急需之用将成药、防疫药剂及兽用药剂分专章论述。《本草经集注》陶弘景1.明确提出了应根据疾病性质和临床需要选择药物剂型的原则2.并提出“合药分剂料理法则”,明确指出药物的产地和采集方法会对其疗效产生影响。《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孙思邈1.著名的成药磁朱丸、紫雪等今沿用不衰2.《备急千金要方》并设有制药总论专章,叙述了制药理论至、工艺和质量问题,促进了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外台秘要》王焘苏合香丸(原名乞力伽丸),新药冠心苏合丸、苏冰滴丸即据此方研制而成。《新修本草》唐我国也是世界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代我国历史上由国家颁发的第一部中药制剂规范其中逍遥散、藿香正气散等,至今临床应用仍很普遍。《普济方》明代朱橚对外用膏药、丹药及药酒列专篇介绍。《本草纲目》李时珍附方13000余首,剂型近40种,对方剂学、药剂学均有重大贡献《证治准绳》清代王肯堂其中二至丸、水陆二仙丹等沿用至今《外科正宗》明代陈实功冰硼散、如意金黄散等均卓有效验《理瀹骈文》清代吴尚先为外用膏剂之大成。《温病条辨》清代吴鞠通创制有效方剂如桑菊饮银翘散安宫牛黄丸等《圣惠方》(王怀隐辑)、《圣惠选方》(后希彭辑)、《圣济总录》(赵佶令编)等,收载成方达数万首之多,并有膏药、丹剂等专篇介绍。二、中药制剂新剂型新技术新辅料的研究应用现状(一)中药制剂主要新剂型煎剂、浸膏倍散、浸膏丸及滴丸等。新剂型的开发:需要向1.三效(高效、速效、长效)2.三小(毒性小、副作用小、剂量小)3.五方便(服用、生产、携带、运输、贮藏方便)努力!!(二)中药制剂的新技术新工艺1.浸提技术①超临界流体萃取法②超声波提取法③其他:如加压逆流提取、酶法提取以及几种方法配合联用等2.分离精制技术①膜分离技术②吸附澄清法③大孔树脂吸附法④综合法:如水醇法配合高速离心分离或上述适宜的分离精制技术等。3.制粒技术①流化喷雾制粒②喷雾干燥制粒③快速搅拌制粒4.包合技术β-环糊精包合5.固体分散技术滴丸即是固体分散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具体应用。6.质量控制检测技术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双波长薄层扫描(DOTLCS)以及电子显微镜、同位素技术等,及指纹图谱的应用。7.中药制剂前处理综合工艺中药饮片或颗粒煎提(加水适量,煎煮2~3次,容器带搅拌)→分取煎液(离心机去药渣后药液再过筛)→煎液压滤(尼龙布为滤材板框压滤,必要时用活性炭先行吸附)→滤液高速离心分离(15000r/min,一般2次)→药液浓缩(低温减压浓缩)→浓缩药液。根据剂型要求及设备条件进一步处理:浓缩药液经喷雾干燥得疏松浸膏粉(含水量5%~7%);浓缩药液经低温、高真空连续快速干燥,得疏松浸膏粉;浓缩药液经冷冻干燥得疏松浸膏粉。(三)中药制剂常用新辅料目前中药制剂常用的新辅料主要有甘露醇、乳糖、微晶纤维素、微粉硅胶、羧甲基淀粉钠(CMS-Na)、预胶化淀粉、羟丙基淀粉、聚维酮(PVP)、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羧甲基乙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羧甲基纤维素钙(CMC-Ca)、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邻苯二甲酸酯、二氧化钛、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海藻酸钠、泊洛沙姆(poloxamer)、卡波沫(carbomer)、氮酮、聚乙烯醇(PVA)、β-环糊精、聚乙二醇(PEG)、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等等。第三节中药剂型的分类一、按物态分类固体剂型:丸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栓剂、膜剂、锭剂等;半固体剂型:软膏剂、凝胶剂、糊剂等;液体剂型:合剂、糖浆剂、露剂、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等;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二、按分散系统分类(液体剂型)真溶液型药剂:溶液剂、部分注射剂、甘油剂等;胶体溶液型药剂:胶浆剂、涂膜剂等;乳浊液药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混悬液型药剂:混悬剂、洗剂等三、按给药途径和方法分类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汤剂、合剂、糖浆剂、颗粒剂、丸剂、片剂等以及经直肠给药的灌肠剂、栓剂等。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注射给药的剂型、呼吸道给药的剂型、皮肤及粘膜给药的剂型等。注射给药的剂型:静脉、肌内、皮下、皮内及穴位注射剂;呼吸道给药的剂型:气雾剂、吸入剂等;皮肤给药的剂型:洗剂、搽剂、软膏剂、涂膜剂、凝胶剂等;黏膜给药的剂型:滴眼剂、滴鼻剂、舌下片剂(膜剂)、含漱剂等。四、按制法分类浸出药剂:汤剂、合剂、酊剂、酒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灭菌制剂:注射剂、滴眼剂统称为灭菌制剂第四节中药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一、根据疾病防治需要(剂型与疗效)急症患者:宜选用注射剂、气雾剂、舌下片、滴丸等速效剂型;慢性病患者:应选用丸剂、片剂、膏药及长效缓释制剂等;皮肤疾患:可用软膏剂、涂膜剂、洗剂、搽剂等剂型;某些腔道病变:可选用栓剂、灌肠剂等。二、根据药物性质有效成分易为胃肠道破坏,或不被胃肠道吸收,或对胃肠道有刺激性,或因肝脏首过效应易失效者均不宜设计为口服剂型。活性成分间易产生沉淀等配伍变化的组方,含水中不溶、难溶或不稳定成分的药物等一般不宜设计制成注射剂、口服液等水性液体制剂。如天花粉蛋白。三、根据“用、产、带、运、贮”方便性要求四、根据方药不同剂型的生物有效性参数和生产条件要求第五节.药品标准一、药品标准基本知识由国家制定并颁布的药品标准即为国家药品标准,系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而规定的药品所必须达到的最基本的技术要求。我国药品标准现有《中国药典》和部(局)颁标准。凡正式批准生产的药品或药用辅料都要执行《中国药典》或部(局)颁标准。未被国家药品标准收载的中药饮片,暂可参照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执行。二、药典1.药典的性质与作用药典是一个国家记载药品质量规格、标准的法典。2.中国的药典唐显庆四年,由当时政府组织编纂并颁布的《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全国性药典。新中国成立后,已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有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和2010年版共九版。其中1953年版为单部,2005年版和2010年版《中国药典》分为3部,其余六版均分为一、二两部。2010年药典一部收载药材和饮片、植物油脂和提取物、成方制剂及单味制剂等;二部收载化学药品、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及药用辅料等,三部收载生物制品。《中国药典》分别由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组成。凡例--是使用本药典的总说明,包括药典中各种计量单位、符号、术语等的含义,及其在使用时的有关规定。正文--是药典的主要内容,叙述本部药典收载的所有药物和制剂。附录--则是叙述本部药典所采用的检验方法、制剂通则、药材炮制通则、对照品与对照药材及试药、试液、试纸等。三、部(局)颁标准对同一时期未被药典收载的常用而有一定防治效果的药品,由药典委员会编辑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批准后执行的药品标准,即部(局)颁药品标准。我国目前药品所有执行标准均为国家注册标准。国家注册标准,是指国家卫生部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申请人特定药品的标准,生产该药品的药品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包括药典标准、新药转正标准、进口药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成方制剂药品标准》等等。一、药品卫生标准《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对不同给药途径的中药制剂规定了微生物限度标准。1.致病菌背记技巧:口服大肠埃希无动物还去沙门菌局部葡萄铜绿假鼻呼也五大肠菌阴道尿道梭念珠以上治病菌都无(1)口服给药制剂:①每lg或1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②含动物组织(包括脏器提取物)及动物类原药材粉(蜂蜜、王浆、动物角、阿胶除外)的制剂每10g或10ml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沙门菌。(2)局部给药制剂:①每lg、1ml或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②鼻及呼吸道吸入给药制剂每lg、1ml或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③阴道、尿道给药制剂,每lg、1ml或10cm2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梭菌+白色念珠菌。2.细菌、霉菌、酵母菌背记技巧:两不一直细菌少,质量体积千和百;口服给药制剂:①不含药材原粉制剂;局部给药制剂:②表皮或黏膜不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制剂;③直肠给药制剂细菌数细菌数:每lg不得过1000个菌落(即1000/g),每1ml不得过100个(即100/ml)原粉完整是一万,丸剂含粉是三万;口服给药制剂:①含药材原粉制剂局部给药制剂:②表皮或黏膜完整的含药材原粉的制剂③丸剂含药材原粉细菌数:每lg不得过10000/g(丸剂lg不得过30000/g)豆豉、神曲菌最多,十万一千不得过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细菌数每lg不得过100000/g,每1ml不得过1000/ml直肠原粉酶酵百,局部其他腔道十霉菌和酵母菌数:直肠和所有含药材原粉的每1ml不得过100/ml,局部耳、鼻、呼吸道、阴道、尿道每1ml小于10个。豆豉、神曲又特殊,质量体积五百一霉菌和酵母菌数: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lg不得过500/g,每1ml不得过100/ml大肠菌群若检出,一百和十要牢记!大肠菌群:含豆豉、神曲等发酵原粉的制剂应每lg小于100个,每1ml小于10个。3.无菌制剂制剂通则、品种项下要求无菌的制剂及标示无菌的制剂、用于手术、烧伤或严重创伤的局部给药制剂应符合无菌检查法规定。4.有兼用途径的制剂应符合各给药途径的标准。5.霉变、长螨者以不合格论。6.中药提取物及辅料参照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