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护理•儿科三病区刘双婴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体、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表现的消化道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甚至可引起死亡。轮状病毒性肠炎是由轮状病毒所导致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病原体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以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小儿腹泻最为常见。轮状病毒性肠炎由轮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6-24个月的婴幼儿,四岁以上者少见发生季节在9-12月份秋季腹泻呈散发或小流行,经粪-口途径传播,也可通过气溶胶形式经呼吸道感染而致病个案分析病史汇报:患儿柯文浩,男,1岁1个月。因“腹泻3天,发热1天”入院。患儿于3天前明显诱因开始出现腹泻,大便为黄色稀水样便或糊状便,一日3到4次,量多少不等,不含粘液及血丝,无呕吐、发热、当地输液治疗2天(具体用药不详),腹泻加重,每日11次,大便为黄色稀水样便或者蛋花样便,量偏多,小便量减少。昨晚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5℃左右,伴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寒颤、抽搐及昏迷,无咳嗽、喘息,无皮疹、自服布洛芬,体温易反复,门诊以“腹泻病并Ⅰ°脱水收治入院。体检:T38.9℃、P125次/分、R26次/分、体重11kg,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呼吸平稳,全身皮肤弹性可,四肢末梢循环可,手脚暖,前囟、眼窝稍凹陷,哭时有泪,小便量减少,口唇干燥,咽充血,扁桃体1°肿大。轮状病毒临床特点潜伏期1~3天,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一般无明显中毒症状。病初1~2天常先发生呕吐,随后出现腹泻。大便次数多,每日多在10次以内,少数达数十次,黄色或淡黄色,粪便含水分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无腥臭味。常并发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数日后呕吐渐停,腹泻减轻,自然病程3~8天,少数较长。护理评估1、健康史a、腹泻患儿应详细询问喂养史,人工喂养儿询问乳品种类、冲调浓度、每天喂哺次数及量b、何时添加辅食,辅食种类、顺序、量c、近期进食食品的种类、量以及食欲、大便情况d、注意有无饮食不洁、食物过敏史,有无肠道内、外感染情况,了解当地有无类似疾病的流行e、询问最近有无腹部受凉;询问患儿何时腹泻开始时间、大便次数、颜色、性状、量、气味f、询问有无长期使用抗生素史等。2、身体评估脱水程度的判断轻度中度重度失水量(占体重)50ml/kg5%50-100ml/kg5-10%100-120ml/kg10%神志精神精神稍差略烦躁萎靡烦躁极萎靡淡漠、昏睡昏迷皮肤皮肤略干弹性稍差皮肤干燥苍白弹性较差皮肤发灰、发花干燥、弹性极差粘膜唇粘膜略干唇干燥唇极干前囟眼窝稍凹明显凹陷深度凹陷眼泪有泪少泪无泪尿量稍少明显减少极少或无3.辅助检查大便常规示:轮状病毒阳性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降低血液生化测定:正常心肌酶:心肌受损4.心里社会评估患儿由于出现腹泻、腹痛、呕吐等身体不适而出现烦躁、哭闹,由于住院陌生的环境,可能与父母分离,害怕静脉采血、输液等原因,患儿常有焦虑和不安的表现。在评估时应了解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况及他们对疾病的病因、治疗、护理知识的认知程度,了解是否缺乏小儿喂养和卫生知识,评估患儿家庭环境、卫生习惯、居住条件及经济状况,注意疾病的流行趋势。阿糖腺苷小儿电解质补给注射液维生素C针法莫替丁思密达灌肠口服补液盐具体用药1排便形态紊乱腹泻与喂养不当、感染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有关。2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3体温过高与肠道感染有关。4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不足有关5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大便次数增多,频繁刺激臀部皮肤有关护理诊断6潜在并发症(1)酸中毒:与腹泻丢失碱性物质及能量摄入不足有关(2)低血钾、低钙、低镁血症;与腹泻、呕吐丢失过多和摄入不足有关7焦虑恐惧与环境陌生、与父母分离、害怕检查及治疗操作有关。8知识缺乏与家长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卫生知识以及腹泻的护理知识有关。护理诊断1.患儿排便次数减少,脱水不再发生。2.患儿能维持体液的平衡,体温逐渐恢复正常,体温维持正常。3.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皮肤破溃。4.患儿不发生酸中毒,低血钾等并发症。5.患儿焦虑、恐惧的感觉减轻,情绪平稳。6.家长能说出腹泻的病因,能协助医务人员护理患儿。预期目标护理措施1.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1)调整饮食:腹泻患儿调整饮食应强调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与禁食相比,继续喂养更能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促进恢复,增加体重,预防营养不良,根据患儿的病情、消化能力和对食物的耐受力逐渐调整。调整饮食具体方法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对于严重呕吐的患儿暂时禁食4~6小时,但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母乳喂养者可继续母乳喂养,但要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并在喂奶前先喂适量温开水,暂停辅食;人工喂养儿,可继续喂等量的米汤或稀释的牛奶或其他代乳品,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病毒性肠炎多有双糖酶缺乏,暂停乳类喂养,改为豆制品或发酵奶,以减轻腹泻,缩短病程。较大患儿可给予半流质、易消化的饮食。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并每日加餐一次,共两周,以赶上正常生长。1.控制腹泻、防止继续失水(2)控制感染;严格执行医院消毒措施,做好床边隔离,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3)观察排便情况: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量,作好动态比较,为输液方案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2.补液的护理123轻、中度脱水重度脱水呕吐频繁心肌损伤口服补液盐,纠正脱水、又不加重心脏负担分次数少量服用,并在服补液盐期间自由饮用白开水、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补液盐,导致高钠血症,增加心脏负荷静脉补液,严格执行医嘱,按无菌技术操作,遵循先快后慢,先浓后淡、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补液时既要起到纠正脱水的作用,又不能增加心脏的负荷,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及脱水情况调节输液速度,必要时应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速度3.发热的护理卧床休息,病室温度适中,通风良好体温38.5℃时,减少衣被,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体温≥38.5℃时,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指导家长给患儿多饮水,及时更换内衣,并防止着凉。臀部护理尽量不使用纸尿布尿布选用浅色、柔软、吸水性好的棉质尿布污染尿布用肥皂水清洗,日光暴晒后使用勤换尿布保持尿布平整干燥对于已发生臀红者,局部皮肤发红处,涂抹鞣酸软膏皮肤溃疡局部尽可能暴露空气中,也可用微波照射15-20分钟以促进愈合。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干毛巾吸干保持臀部及会阴部皮肤干燥清洁5.严密观察病情(1)密切观察有无酸中毒的表现:当患儿出现呼吸深长、精神萎靡、口唇樱红、恶心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及时补液或使用碱性药物纠正。(2)密切观察低血钾的表现:当患者出现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腹胀提示有低钾血症,应按医嘱及时补充钾盐。5.严密观察病情(3)观察循环情况:如患儿出现四肢厥冷、皮肤花斑、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表示患儿有循环衰竭,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4)记录液体出入量:入量包括静脉输液量、口服液体量和食物中的含水量。液体出量包括尿量、呕吐物量、大便丢失和不显性失水等。6.提供情感支持,促进舒适,减轻焦虑患儿入院时可能已患病多日或突然发病,儿童和家长通常有焦虑,允许他们询问和提问题;向家长及患儿解释治疗、护理过程,介绍液体疗法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等;为患儿提供安静的休息环境,鼓励家长陪护;将患儿喜欢的玩具或能安慰他的物品置于患儿能接触的范围内;尽可能的接触、拥抱患儿。与患儿多交谈,促进信任关系,以减少分离性焦虑;为婴儿提供安慰奶嘴,促进舒适感。鼓励患儿将生气、害怕和疼痛表达出来,以减轻心理压力。7.健康教育1.指导家长防止感染传播的措施。如护理患儿前后要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消毒处理衣物、尿布;防止患儿的手和物品接触污染尿布区;注意患儿会阴部的卫生。2.指导患儿家长配置和使用ORS溶液的方法。3.指导家长正确检测出入量及评估脱水的体征,如有变化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脱水情况及口服补液中出现的问题。7.健康教育4.指导合理喂养: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对人工喂养儿,应让家长掌握正确的喂养方法,如乳制品的选择和调制方法;添加辅食应遵循根据婴儿的月龄由少到多,有一种到多种,有稀到稠的原则,患病期间不可添加辅食。另外母乳喂养者,应避免在夏季断奶。5.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食物应新鲜清洁,食具应定时煮沸消毒,避免肠道内感染。教育儿童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7.健康教育6.增强体质,发现营养不良、佝偻病要及早治疗,加强体格锻炼,适当进行户外活动。7.气候变化时防止受凉或过热,夏天多喝水。集体机构中如有腹泻流行,应积极治疗,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8.避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