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9712009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58a70dc069dc5022aaea00c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DB35/T971-2009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2009-12-29发布2010-01-30实施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5/T971-2009I目次前言·················································Ⅱ引言·················································Ⅲ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安全要求········································24.1危险源识别·········································24.2危险源分析评估··········································34.3危险源控制········································34.4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45安全管理··········································45.1组织机构·········································45.2培训与指导··········································45.3安全设备、设施与环境条件········································55.4安全运行·········································55.5应急响应与处理··········································65.6安全检查··········································65.7改进与预防··········································6附录A(资料性附录)实验室活动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源及分类·····················7A.1导言········································7A.2物理性危险源········································7A.3化学性危险源·········································7A.4生物性危险源··········································8A.5心理、生理性危险源··········································8A.6行为性危险源··········································8A.7其它危险源··········································8附录B(资料性附录)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9B.1概述········································9B.2LEC法········································9B.3评价标准·········································9B.4评价结果··········································10DB35/T971-2009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制。本标准是对从事检测的实验室提出的安全管理要求,其主要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安全要求,包括危险源识别、危险源分析评估、危险源控制、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二是安全管理,包括组织机构、培训与指导、安全设备设施与环境条件、安全运行、应急响应与处理、安全检查、改进与预防;另外为了更方便实验室运用本标准,还给出了两个资料性附录:附录A实验室活动过程中各种主要危险源及分类,以及附录B工作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本标准由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提出。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文、陈晓健、王一宁本标准首次制定。DB35/T971-2009III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而从事产品质量检测的检验机构也逐步发展为一个强大的行业,影响此从业人员健康安全的检测实验室的安全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各类检测实验室也时有危及人们健康和安全的事件发生,从业各方一直在探讨实验室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国家也越来越重视这方面管理。目前,国家已制定了生物、医学实验室的安全要求,但尚未有一个适用于其它专业领域的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通用要求。在这个大环境下,研究制定一个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通用要求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标准对检测实验室提出了一定的安全要求,从指导检测实验室识别实验室存在的危险源开始,对危险源进行分析评估,帮助实验室预防或消除危险源,对危险源加以控制,并规范实验室的安全管理,达到维护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的目的。DB35/T971-20091检测实验室安全管理要求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检测实验室运作过程中人身和财产的安全要求、危险源识别评估与控制,并对检测实验室提出了安全管理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内的一切工作人员及工作中所接触的仪器、设施、标准或消耗物质、服务等的安全管理,不包括生物安全实验室、医学实验室和实验室外的工作场所的安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9000-2008(IDTISO9000:2005)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SY/T6631-2005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推荐作法3术语和定义GB/T19000-2008中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检测实验室从事检测工作的实验室。检测是指按照规定程序,由确定给定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处理或提供服务所组成的技术操作。3.2危险源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3危险源识别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3.4危害指一种物质或一种情况,该物质或情况具有潜在的能导致人受伤或影响健康、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损害。3.5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3.6事件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3.7风险DB35/T971-20092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合。3.8风险评估评价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容许的全过程。3.9风险值通过某一适用的方法对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后得出风险大小的一个或一组数值。3.10安全危害或损失被限制在可接受范围的一种状态。4安全要求4.1危险源识别4.1.1实验室应建立并执行对其所开展的活动进行危险源识别的程序。这些程序应包含:——常规和非常规活动;——所有进出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实验室还是由外界所提供);——法规和其它要求。4.1.2实验室应列出本实验室内存在的和潜在的危险源,并从以下几个方面(不限于)对危险源进行识别:——物理性危险源;——化学性危险源;——生物性危险源;——心理、生理性危险源;——行为性危险源;——其他危险源。注:以上危险源识别可参照附录A(资料性附录)进行。4.2危险源分析评估4.2.1风险评估实验室应对识别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应依据已有的知识和信息来确定危险源对工作人员、财产、环境和其他相关方的危害程度,并考虑在正常情况下、异常情况下、紧急情况下可能发生的危险的概率或频率。评估可以以定量评价或其他方法对危险源确定危险性或风险值,但应为进行风险分级提供方便。注:风险评估的定量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等,定性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危险性预分析法等,其适用范围可参照SY/T6631-2005,LEC法详见附录B(资料性附录)。4.2.2风险等级实验室应根据本实验室活动的特点,对危险源按其危害程度或风险值的大小确定风险等级,为采取不同措施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危险源进行预防及控制提供便利。DB35/T971-20093危险源可分为三个风险等级:一般风险危险源:发生此类危险不会造成人员的重伤或死亡及重大财产损失。重大风险危险源:能对人的生命或财产造成重大伤害或损失。不可容许风险危险源:一旦发生,即可造成不可估量的或不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注:按照LEC法(见附录B)评估时,建议一般风险危险源的风险值为D<160,重大风险危险源的风险值为160≤D<320,不可容许风险危险源风险值为D≥320。4.3危险源控制4.3.1总则实验室建立的安全管理制度或程序应确保对各种危险源实施必要的控制,以达到降低或减少实验室风险,防止事故发生的目的。并确保在后续进行安全管理、运行控制、安全检查及应急响应与处理时对重大风险危险源加以重点考虑。实验室在进行危险源风险控制时,适用时应考虑按以下控制步骤进行:——消除实验室内的危险;——采用替代物或替代方法来减少风险;——隔离危险源来控制危险;——应用工程控制,如局部排气通风来收集危害物或减少受危险物的影响;——采用安全工作经验,包括改变工作方式来减少受危险物的影响;——在采用其他控制危险源的方法都不奏效时,应当使用合适的人员保护设备。注:减少试验的规模是一个重要而有效的控制手段。4.3.2危险源控制措施一般风险危险源的控制可通过常规的管理与控制方法进行控制,如通过劳动防护或增加简单的安全设施、设安全警示等方法可消除或降低风险。对于重大风险危险源检测实验室应编制出所识别的重大风险危险源清单,根据每一项重大风险危险源制定出具体的控制方案,并评审其充分性及有效性后实施。当存在不可容许风险危险源时,原则上应立即停止工作,直到采取措施排除风险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为降低风险有时必须配备大量资源,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其控制措施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4.4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实验室应充分识别和获得适用的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及时更新有关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它相关方,并确保在进行危险源识别、评估、控制时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5安全管理5.1组织机构实验室应建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规定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和/或人员(不管是专职或是兼职),确定他们进行安全管理的职责。实验室至少有一位经昀高管理者授权的管理层人员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运行控制。检测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部门应负责实验室安全管理和日常监督工作,在开展检测的部门应有专职或兼职的安全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的日常安全工作。DB35/T971-200945.2培训与指导实验室应对所有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与指导,应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明确本实验室的主要危险源、个人防护要求、应急情况的处理规定和步骤。实验室还应对在其内工作的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程序或制度、工作区域内的各种危险源、危险源的控制与防护知识,以及在应急情况下的安全处理和安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知识,紧急抢救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实验室的安全培训与指导可以用宣讲、辅导和宣传标识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