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727-2014环境信息交换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dataexchangeofenvironmenalinformation(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4-12-25发布2015-03-01实施发布I目次前言……………………………………………………………………………………………...II 1 适用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缩略语……………………………………………………………………………………….2 5 环境信息分类……………………………………………………………………………….2 6 交换信息XML描述………………………………………………………………………..2 7 环境信息交换网络基础…………………………………………………………………….2 8 环境信息交换方式………………………………………………………………………….2 9 环境信息交换总体框架…………………………………………………………………….2 10 环境信息交换模型………………………………………………………………………….3 11 环境信息传输方式………………………………………………………………………….3 12 环境信息交换流程………………………………………………………………………….4 13 环境信息交换报文规范…………………………………………………………………...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环境信息交换方式Schema………………………………………….16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环境信息交换报文格式Schema…………………………………….22附录C(资料性附录)信息交换xml文件object项实例………………………………………27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加强环境信息管理,规范环境信息交换流程,促进环境数据共享和应用,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信息的XML描述方式、信息交换格式,描述了异构系统间的环境信息交换模型、传输方式、交换流程。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首次发布。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4年12月25日批准。本标准自2015年3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环境信息交换技术规范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环境信息的XML描述方式、交换格式、交换模型、传输方式、交换流程等,适用于国家、省、市环境保护部门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换活动。各类环境信息的交换活动可在本标准基础上,根据交换信息的数据项,制定详细的数据交换报文格式。如,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适用HJ/T352-2007。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2312-1980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GB13000.1-1993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UCS)第一部分:体系结构与基本多文种平面HJ/T352-2007环境污染源自动监控信息传输、交换技术规范(试行)HJ/T417-2007环境信息分类与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环境信息environmentalinformation环境管理、环境科学、环境技术、环境保护产业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数据、指令和信号等,以及其相关动态变化信息,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影像和声音等各种形式。3.2信息类型informationtype进行交换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数据集、档案、文件、报告、服务信息等,具体的形式可以是数据库、图片、文档、音频、视频、服务信息等。3.3信息交换informationexchange将分布在不同地域、不同部门、不同系统的同一应用或者不同应用中的同类信息按统一格式、时间要求传到交换中心(也可以是另一系统)。3.4交换节点exchangingnode交换节点是指参与环境信息交换的环保部门。按照树的结构来定义各交换节点之间的关系,上一级交换节点是下一级交换节点的父节点,下一级交换节点是上一级交换节点的子节点;按照传输的方向,所有数据均是由发送方向接收方传输。3.5国家级节点nationalnode环境保护部节点。国家级节点是各省级节点的父节点。3.6省级节点provincialnode省级环境保护厅(局)节点。各省级节点是国家级节点的子节点,是其所含市级节点的父节点。3.7市级节点citynode市级环境保护局节点。各市级节点是其所属省级节点的子节点。23.8信息交换格式informationexchangeformat一个预定义和结构化的、在功能上相互关联的聚合数据元或数据元的集合,它涵盖在信息共享活动中对某类交换信息的共享要求,旨在双边或多边的信息交换中确保各方对所交换信息的无歧义理解和自动处理。4缩略语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FTP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TransferProtocol)SOAP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ObjectAccessProtocol)X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MarkupLanguage)eiXML环境信息可扩展标记语言(environmenalinformationExtensibleMarkupLanguage)5环境信息分类环境信息分类方式应符合HJ/T417-2007的要求。6交换信息XML描述6.1字符集使用的字符集应符合GB13000.1-1993或GB2312-1980的规定。6.2命名空间环境信息交换方式XML描述使用的命名空间为:“”。环境信息交换报文格式XML描述使用的命名空间为:“”。6.3Schema描述交换信息Schema描述应符合附录A和附录B的要求。7环境信息交换网络基础各节点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换采用国家环境保护业务专网。8环境信息交换方式环境信息交换方式分为数据发送和数据调用两种方式。8.1数据发送一个交换节点直接向另一个交换节点主动传输数据。例如省级节点直接向国家级节点传输某一天水质自动站的全部数据。8.2数据调用数据调用是指一个交换节点向另一个交换节点发送数据请求,并由该节点向其发送数据。例如国家级节点向某个省级节点发送数据请求,需要某一天的某个污染源的数据,该省级节点在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传输给国家级节点;或者一个省级节点向国家级节点查询另一个省的某些数据,国家级节点在收集完数据后,将数据传输给发送请求的省级节点。9环境信息交换总体框架环境信息交换总体框架,规定了省级节点与国家级节点之间、市级节点与省级节点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数据调用。环境信息交换总体框架见图1。3图1环境信息交换总体框架10环境信息交换模型环境信息交换模型基于通用的XML技术进行数据标准化集成,实现异构系统、异构数据库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换。交换模型如图2所示。当进行复杂的跨节点环境信息交换时,可使用多个交换模型完成逐级交换。图2环境信息交换模型11环境信息传输方式11.1消息队列传输方式交换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采用消息队列方式,借助消息队列中间件完成对子节点和父节4点之间的数据传输。交换节点向消息队列中间件发送消息,消息的格式可以是XML格式,或是只包含各种数据和命令的简单文本,在接收到消息后,对消息进行分组,添加到各消息队列中等待执行。11.2FTP传输方式对于各类多媒体及文本文件,使用FTP方式在交换节点之间进行传输。11.3WebServices传输方式使用WebServices方式来传输XML格式的环境信息。11.4HTTP传输方式使用HTTP方式来传输网络中的文件。11.5SOAP传输方式使用SOAP方式来传输XML格式的环境信息。12环境信息交换流程12.1交换操作12.1.1数据请求数据请求操作是指从一个节点向另一个节点发送请求,请求对方向其发送一组环境信息,数据请求数据结构见表1。表1数据请求数据结构DiagramNamespace数据报文Source见附录A环境信息交换方式.xsd12.1.2数据传输数据传输操作是指一个节点将一组环境信息传输到另一个节点,数据传输数据结构见表2。表2数据传输数据结构DiagramNamespace数据报文Source见附录A环境信息交换方式.xsd512.2交换流程12.2.1数据上传数据上传的主要环节为子节点向父节点的数据传输操作,子节点与父节点之间的环境信息交换使用证书颂发机构的数字证书进行身份认证。流程见图3。图3数据上传12.2.2数据下发数据下发的主要环节为父节点向子节点的数据传输操作,数据下发过程中不对父节点的身份进行认证。流程见图4。6图4数据下发12.2.3数据查询与响应数据查询与响应的主要环节为父节点向子节点的数据请求操作、子节点向父节点的数据传输操作,流程见图5。7查询失败父节点子节点查询请求处理成功,传输数据请求处理处理错误,返回错误信息查询失败请求响应处理返回结果查询成功图5数据查询与响应12.2.4跨节点数据查询与响应跨节点数据查询与响应的主要环节为子节点A向父节点的数据传输请求、父节点向子节点B数据调用、子节点B向父节点的数据传输、父节点向子节点A的数据传输,子节点A与子节点B同属于一个父节点,流程见图6。8图6跨节点数据查询与响应12.3错误信息12.3.1错误信息结构错误信息类型包括操作错误、数据错误等,错误信息结构见表3。表3错误信息结构9diagramnamespace操作错误数据错误source见附录A信息交换方式.xsd12.3.2操作错误a)操作错误结构交换过程中发生操作错误的结构见表4。表4操作错误结构diagramnamespace操作错误编码操作错误名称操作错误描述source见附录A信息交换方式.xsdb)编码规则操作类别编码(2位编码)+传输方式编码(2位编码)+错误原因编码(3位编码)。操作类别编码、传输方式编码、错误原因编码分别见表5、表6、表7。表5操作类别编码编码名称描述01数据发送操作与数据请求有关的操作02数据调用操作与数据传输有关的操作表6传输方式编码编码名称描述01消息队列传输使用消息队列传输的方式02FTP传输使用FTP传输的方式03WebServices传输使用WebServices传输的方式04HTTP传输使用HTTP传输的方式05SOAP传输使用SOAP传输的方式表7错误原因编码编码名称描述001数字证书非法节点认证无效,数字证书非法002数字证书已过期节点认证无效,数字证书已过期003数字证书已被废除节点认证无效,数字证书已被废除004其他证书错误节点认证无效,其他证书错误10010节点不存在节点信息未注册011节点掉线节点已注册,但不在线012节点信息过期节点信息更换后,未重新注册020数据不存在操作数据不存在030数据已存在操作数据已存在031数据有歧义操作的数据存在歧义032数据格式有误数据的格式不符合目标类型033数据容量过大数据的容量太大,不满足传输要求040权限超限超出赋予的操作权限范围050数据库错误数据库系统错误060无法建立网络连接网络不通,无法连接到对端节点061网络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