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JT408200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造纸工业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408-2007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造纸工业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PaperIndustryProjectforCheckandAcceptofCompletedProject(发布稿)2007-12-21发布2008-04-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验收技术工作程序.......................................................................25.验收准备...............................................................................46编制验收技术方案.......................................................................77验收技术方案实施......................................................................138编制验收技术报告......................................................................149验收报告附件..........................................................................16附录A(规范性附录)验收技术方案、报告编排结构及内容.....................................17附录B(资料性附录)示例图..............................................................20附录C(资料性附录)参考表..............................................................27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保护环境,规范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有关要求和规范。本标准为首次发布。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河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7年12月21日批准。本标准自2008年4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HJ/T408-20071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造纸工业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造纸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工作范围的确定、执行标准选择的原则;工程及污染治理、排放分析要点;验收监测布点、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及质量保证、监测结果评价的技术要求;验收调查主要内容及方案、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造纸工业的制浆、造纸和制浆造纸联合企业(不含林纸一体化的林基地建设)的新建、改扩建以及技术改造等建设项目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7海水水质标准GB3544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5.1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5085.3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9078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3223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484危险废物焚烧污染物控制标准GB18598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9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2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2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25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HJ/T317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碱法蔗渣浆生产工艺)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及质量控制技术规范HJ/T339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漂白化学烧碱法麦草浆生产工艺)HJ/T340清洁生产标准造纸工业(硫酸盐化学木浆生产工艺)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0]38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应用于本标准。3.1制浆造纸指以木材、植物(纤维)和废纸等为原料生产纸浆,及以纸浆为原料生产纸张、纸板等产品的生产过程。3.2废液(黑液、红液)植物(纤维)经化学蒸煮后,在粗浆洗涤时与纤维分离提取获得的液体。碱法蒸煮后药液呈黑褐色称为黑液;酸法制浆后药液呈红棕色,称为红液。将蒸煮后的药液统称为废液。3.3碱回收率指经碱回收系统所回收的碱量(不包括由于芒硝还原所得的碱和补充的新鲜碱)占本期蒸煮所用总碱量(包括外来补充的新鲜碱)的百分比。(计算参见HJ/T317、HJ/T339、HJ/T340)。3.4中段水中段水一般指备料废水、洗浆、漂白和抄纸剩余白水及蒸发工段污冷凝水。3.5AOX指可吸附有机卤化物。3.6生产工况指生产装置或设施运行的状况。包括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正常生产工况指生产装置或设施按照设计工艺参数进行稳定运行的状态。非正常生产工况指生产装置或设施开工、停工、检修、超出正常工况或工艺参数不稳定时生产状态。4.验收技术工作程序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工作按照图1所示操作程序开展工作。HJ/T408-20073图.1验收工作流程图资料收集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初步设计文件及批复其他基础资料工程基本情况环保设施措施情况污染物排放及受纳环境环评及批复要求编制验收技术方案监测目的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监测仪器验收评价标准/依据质量保证/控制要求编写验收技术报告(表)工况及质控结果环保设施运行效果污染物达标情况环境影响情况检查和调查结果实施现场监测、检查、调查现场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污染物排放监测环保设施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环境风险/环境管理检查结论建议检查、调查内容工况核查项目基本情况公众意见调查现场勘查44.1准备阶段资料查阅、现场勘查、环境保护检查。4.2编制验收技术方案阶段在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勘查的基础上确定验收工作范围、验收评价标准、验收监测及验收检查、调查内容。4.3实施验收技术方案阶段依据验收技术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进行监测、检查及调查。4.4编制验收技术报告阶段汇总监测数据、检查及调查结果,分析评价得出结论,以验收报告形式反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结果,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技术依据。5.验收准备5.1资料收集和分析5.1.1资料收集建设单位应向验收监测部门提供以下资料:a)报告资料: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验收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环保篇)或环境保护治理设施设计资料。b)文件资料:建设项目立项、初步设计批复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试生产申请批复、重大变更批复。c)图件资料: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布置图(应标注有主要污染源位置、排水管网等)、固体废物堆场/填埋场地理位置图(包括水文地质资料)厂区周边环境情况图(注有敏感目标位置及敏感目标与厂界距离等)、物料及水量平衡图、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示意图、污染处理工艺流程图等。d)环境管理资料: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执行报告(包括环保设施运行台帐、各种药剂消耗量、燃料用量等信息)、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组织机构、规章制度、固体废物处置协议(或合同)以及受委托方的资质证明文件(如营业执照、处理资质等)、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日常监测计划等。5.1.2资料分析对收集到的技术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熟悉并掌握以下内容:a)建设内容及规模包括主、辅工程、生产设备及环境保护工程情况。改、扩建及技术改造项目应查清“总量控制、区域削减”的具体要求,以确定现场勘查的范围。b)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分析生产流程及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料及产品,并按生产流程分析废气、废水、固体废物、噪声等的产生情况、主要污染因子、相应配套治理设施、处理流程、去向,以落实现场勘查重HJ/T408-20075点内容。c)厂区总平面布置及现场勘查的顺序、路线了解厂区废气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源;废水外排口;噪声源等具体位置。确定拟布设的废气无组织、有组织排放监测点,废水排放监测点,厂界噪声监测点,环境保护目标监测点。拟定现场勘查的顺序及路线;d)建设项目周围环境保护目标包括受纳水体、大气敏感目标、噪声敏感目标、固体废物可能造成的二次污染目标,依据环境保护评价文件要求,确定环境质量监测勘查内容;e)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范围和类型识别识别建设项目潜在的生产设施(主/辅生产装置、贮运系统、公用工程、环保设施)风险和物质(主/辅材料、燃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三废”污染物)风险、风险类型(火灾、爆炸、泄漏、中毒)。f)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了解建设项目环评、初步设计污控设施(措施)和环评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环保机构的设置及环保规章制度的建立(包括环保监测机构的设立及日常监测计划)情况,固体废物的处置处理要求,并将环保投资计划(包括环保设施、措施、监测设备等)列表待现场勘查时核对。5.2现场勘查和调研5.2.1生产线的现场勘查按建设项目生产工艺进行现场勘查,确定污染源位置。a)原料工段了解原料类型、贮运及用料;原料堆场的占地面积;扬尘及控制情况。b)制浆工段备料蒸煮:了解备料类型(干、湿法),粉碎、输送方式;颗粒物产生及处理方式、排气筒高度,无组织排放,废水产生量、去向及处理方式。制浆:了解制浆生产工艺、规模及制浆方式、黑液提取率;废液产生量、贮存方式、处理方式;废水产生量、去向及处理方式,废渣产生量及处理/综合利用方式,恶臭污染物产生与控制、处理方式。漂白、制漂:了解漂白工艺、漂白剂类型(氯漂、无氯漂)、漂白剂制备、废气及废水产生量、去向及处理方式。核实固体废物去向,检查综合利用和安全处置方案是否落实。c)碱回收工段了解碱回收生产规模、碱回收率;碱回收炉烟尘产生量及处理方式,烟囱高度;废水及污冷水产生量、去向及处理方式;白泥、绿泥产生量及处理/综合利用方式。d)水汽工段供水:了解供水方式、供水量;6供汽:了解供汽方式;锅炉型号、蒸发量、锅炉数量及运行负荷,烟囱数量及高度;废气处理方式、处理量及排放方式;查看与调查燃料的种类、质量、产地、用量;废水处理方式、去向及排放量;废渣排放量及处理/综合利用方式。e)造纸工段了解纸机型号

1 / 4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