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规范DB64T869201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13.020.01Z01DB64宁夏回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64/T869—2013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规范2013-09-16发布2013-09-16实施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4/T869—2013I前言本标准的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本标准由宁夏回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宁夏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市政西北设计院宁夏分院、宁夏环境监测中心站、宁夏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夏训峰、席北斗、张青、张列宇、赵颖、王丽君、刘锦霞、张浦源、任学蓉、王德全、尹伟康、张生海。DB64/T869—2013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的一般规定、预处理设施、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2894安全标志GB4284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T21431-2009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CJJ6城镇排水管道维护安全技术规程(附条文说明)CJ/T158-2002城市污水处理厂管道和设备色标CJ/T249-200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HJ2005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DB64/T699-201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规范DB64/T700-2011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标准3一般规定3.1基本要求3.1.1农村污水处理站建成后交由乡镇管理。3.1.2依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手册及故障处理措施。3.1.3污水处理站内排水、供电等设施的运行、维护及管理工作应符合CJJ6的规定。3.1.4污水处理站内应有工艺流程图、管网现状图以及供电系统图等。3.1.5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维护管理制度,各岗位运行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掌握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维护要求及技术指标。3.1.6定期对污水处理站内的建筑物进行检修和维护。3.2安全防护3.2.1岗位作业人员应了解有关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工作职责与工作质量要求;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技术性能与运行维护、安全操作规程,特殊岗位须经专业培训。3.2.2备急停开关必须保持完好状态,当设备运转中遇到紧急情况时,可采取紧急停机措施。3.2.3在设备转动部位设置防护罩,设备起动和运转时,操作人员不得靠近、接触转动部位。DB64/T869—201323.2.4各种阀门开启与关闭应有明显标识,应符合GB2894的要求,并应定期做启闭试验,定期检查维护。3.2.5对污水处理站内各种管线、阀门及设备应着色并标识,并应符合CJ/T158-2002中7识别符号的规定。3.2.6对电动阀门的限位开关、手动与电动的连锁装置,应定期检查。3.3维护保养3.3.1运行管理、操作和维护人员应按要求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运转状况,设施、设备的使用与维护保养应按照设施、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修保养规定执行并做好记录。3.3.2各种阀门井应保持无积水,寒冷季节应对外露管道、阀门等设备采取防冻措施。3.3.3定期检查,保持清洁,及时处理跑、冒、滴、漏、堵等问题。3.3.4对栅渣、浮渣、污泥等废弃物的输送系统应定期做维护保养,在室内设置有除渣、除泥等处理设施时,应保持室内的通风。3.3.5设备需要维修时,应在机体温度降至常温后,方可维修。3.3.6对构(建)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阀门、护栏、爬梯、管道、盖板、照明设备、防雷电设施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保持完好。3.3.7对高(低)压电器设备、电缆机器设备,应定期检查和检测,保持其性能良好。3.3.8凡设有钢丝绳结构的装置、应按要求做好日常检查和定期维护保养,当出现绳端断丝、绳股断裂、扭结、压扁等情况时必须更换。3.3.9各类水池检修后长期停用时,应根据需要采取抗浮措施,并应对池配套设施进行妥善处理。参见HJ2005中3.10条的有关规定。3.4防火防爆3.4.1消防器材的设置应按相关的要求定期检查、更新,保持完好有效。3.4.2定期对含有有毒有害气体或可燃气体的污水井、管道、构筑物等设施设备进行维护,维修操作前,必须先放空、通风,并对现场有毒有害气体进行检测,不得在超标环境下操作,所有参与操作的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装置,直接操作者应在可靠的监护下进行,并应符合CJJ6的规定。3.4.3污泥消化处理区域及除臭设施防护范围内,严禁明火作业。3.4.4构(建)筑物等避雷、防爆装置应符合GB/T21431-2009的规定。3.5安全操作3.5.1新投入使用或长期停运后重新启用的设施、设备,必须对构筑物、管道阀门、机械、电气等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正常后方可投入使用。3.5.2各种设备维修前必须先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禁止合闸的标识牌,经检查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操作。3.5.3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时,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机带电部位、润滑部位及电缆头等。3.5.4停用的设备应每月至少进行1次运转。环境温度低于0℃时,应采取防冻措施。各种类型的刮泥机、刮砂机等设备,长时间停机后再开启时,应先点动,后启动。冬季有结冰时,应先除冰后再启动。3.5.5设施、设备维修前,应先检查,制定维修方案及安全保障措施;设施、设备修复后应及时组织验收,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3.6指标要求DB64/T869—201333.6.1污水处理系统的进、出水水质应符合DB64/T699-2011的要求。3.6.2污水处理系统的年处理量要求初期达到设计指标的60%,并在交付使用1年内逐步达到满负荷运行。3.7常规检测污水处理站进出水的检测项目及频次按表1的要求,检测方法按DB64/T700-2011的规定执行。表1生活污水检测指标检测项目检测频次pH值半年1次化学需氧量(CODcr)半年1次氨氮(NH3-N)半年1次注:凡是污水处理设施接纳工业污水、医院污水的污水处理站,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确定相应的检测项目及频次。3.8污泥处理与处置3.8.1污泥脱水宜设置沉泥池、贮泥池,采用污泥干化床自然风干。3.8.2污泥作为农田肥料使用时,应符合GB4284的有关规定。3.8.3污泥送至填埋场用于混合填埋时,其基本指标应满足CJ/T249-2007的要求,其中污泥含水率应小于60%。4预处理设施运行管理4.1格栅4.1.1污水通过格栅前后水位差应小于0.3m。4.1.2及时清除栅条、格栅出口上的杂物,栅渣应及时处理或处置。汛期或进水量增加时,应增加清污次数。4.1.3对转动机械格栅应定期检查,并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4.1.4检查或人工清捞栅渣时,应切断电源,并在有效监护下进行。4.2提升泵房4.2.1保证备用水泵能够正常启动。4.2.2及时清除集水池内的沉积物,集水池的水位变化应定时观察,集水池的水位宜设定在最高和最低水位的范围内。5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5.1改良式化粪池5.1.1运行管理5.1.1.1定期检查进、出水口保证排水通畅。DB64/T869—201345.1.1.2防臭检查:定期检查池体的密封性,要注意检修盖是否盖好,避免池内恶臭气体溢出污染周边空气。5.1.1.3清理池渣:建成投入使用初期,可不进行污泥的清理,运行1年~2年后,可采用专用的槽罐车,对污泥每年清抽1次,保证污泥区留有1/3的剩余污泥。排出的污泥应及时处理或处置,污泥回用于农田时要符合GB4284的要求。5.1.2故障处理5.1.2.1定期检查系统管件,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5.1.2.2定期检查填料是否堵塞,适时更换部分填料。5.2厌氧生物滤池5.2.1运行管理5.2.1.1厌氧生物滤池启动时,可采用污泥接种,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少于水量的8%~10%。接种污泥来源于已有的、运行良好的厌氧处理系统。5.2.1.2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月~6月的时间完成。5.2.1.3正常运行后,定期检查进、出水口和排气口,保证排水、排气通畅。5.2.1.4根据进水污染物浓度定期排放污泥,排泥时保证污泥区留有1/3~1/2的剩余污泥。排出的污泥应及时处理或处置,污泥回用于农田时要符合GB4284的要求。5.2.2故障处理5.2.2.1定期检查系统管件,当出现故障时,应及时排除故障。5.2.2.2定期检查填料是否破损和堵塞,及时对造成厌氧生物滤池堵塞的填料进行局部更换。5.3综合处理池5.3.1运行管理5.3.1.1格栅1周清理1次。5.3.1.2调节水池、厌氧生物滤池、沉淀水池的剩余污泥每100d用潜污泵抽至干化池。5.3.1.3厌氧生物滤池的启动与运行管理参见5.2.1.1~5.2.1.4。5.3.1.4污泥在干化池内干化后将污泥移去填埋。5.3.2故障处理5.3.2.1定期巡查处理系统的进、出水管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排除故障。5.3.2.2定期检查处理系统的提升水泵、污泥泵,出现故障时,及时修理。5.3.2.3局部更换造成厌氧生物滤池内堵塞的填料。5.4一体化设备(A/O接触氧化法)5.4.1运行管理5.4.1.1鼓风曝气系统开始时,应排除管路中的存水,并经常检查自动排水阀的可靠性。5.4.1.2按照设备说明,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5.4.1.3根据进水浓度调整进水量、曝气量、污泥回流量、混合液回流量、剩余污泥排放量等,保证出水稳定达标。DB64/T869—201355.4.1.4根据污泥沉淀比、混合液污泥浓度及污泥龄调整剩余污泥排放量。5.4.1.5当曝气池水温低时,可采用提高污泥浓度、增加污泥龄等方法,保证污水的处理效果。5.4.1.6当出水氨氮超标时,应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节:a)减少剩余污泥排放量,提高污泥龄;b)提高好氧段DO。5.4.1.7当出水总氮超标时应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调节:a)降低缺氧段DO;b)增大好氧混合液回流量。5.4.2故障处理5.4.2.1定期巡查处理系统的进、出水管件,出现故障时,及时清理或更换管件。5.4.2.2定期检查处理系统的曝气设备、提升水泵、污泥泵,出现故障时,及时修理。5.4.2.3局部更换造成生物滤池内堵塞的填料。5.5稳定塘5.5.1运行管理5.5.1.1稳定塘竣工验收后,用灌溉水或湖水预灌,以便确定渗透率。5.5.1.2及时修复塘堤的受损和被冲刷部位。5.5.1.3保证污水在塘内的水力停留时间符合设计要求,应定期对塘水和受纳水体的水质进行检测。5.5.1.4维护塘内植物的生长,防止藻类的快速繁殖。5.5.1.5及时清除老化死亡的浮水植物。5.5.1.6定期清除塘底污泥,塘底污泥的蓄积深度不超过0.3m~0.5m。5.5.1.7塘体周围植树,绿化环境。5.5.2故障处理5.5.2.1水体出现恶臭时,要停止进水。5.5.2.2塘内水质变差,无法降低进水负荷时,可采取增设间歇运行的表曝机增氧,保证上层水体的溶解氧供应。5.6土地渗滤系统5.6.1运行管理5.6.1.1定期检查配水效果,保证配水均匀,避免出现短流现象。5.6.1.2根据植物不同生长期进行田间管理,补种缺苗、清除杂草以及植物收割。5.6.1.3调节进入系统的污水量,适当的采用间歇运行方式。5.6.1.4夏秋季节要加强植物的病虫害控制,在控制过程中应防止引入新的污染源。5.6.2故障处理5.6.2.1出现短流或堵塞时,应及时排除故障,适时重新布土。5.6.2.2及时更换土地渗滤系统表面已板结的土壤。5.7潜流湿地5.7.1运行管理DB64/T869—201365.7.1.1湿地系统进水前,应检查确保湿地单元所有配水阀门处于开启状态(如需检修关闭情况除外)。5.7.1.2湿地系统进水后,定期检查配水管道、阀门工作状况,防止植物残体及其它漂浮物引起堵塞,保证各湿地单元集水口出水均匀。5.7.1.3保证湿地内部通畅,对收水渠的倒膜阀门每2周进行1次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