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技术规范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8-12-25发布2019-03-25实施ICS13.020.01Z10DB43/T1545—2018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EnvironmentalDamageAssessmentMonitoringDB43/T1545—2018I目次前言………………………………………………………………………………………………………Ⅱ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24监测原则………………………………………………………………………………………25工作程序…………………………………………………………………………………………36损害识别………………………………………………………………………………………36.1资料收集…………………………………………………………………………………………36.2现场踏勘………………………………………………………………………………………36.3人员访谈…………………………………………………………………………………………46.4数据分析…………………………………………………………………………………………47损害监测………………………………………………………………………………………………57.1监测工作方案……………………………………………………………………………………57.2基线对照区域……………………………………………………………………………………57.3大气环境监测……………………………………………………………………………………57.4水体环境监测……………………………………………………………………………………67.5土壤环境监测……………………………………………………………………………………67.6生物环境监测……………………………………………………………………………………77.7人群外暴露监测…………………………………………………………………………………87.8检测分析…………………………………………………………………………………………107.9质量控制与质量评价……………………………………………………………………………128监测报告…………………………………………………………………………………………13附录A(资料性附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报告编制大纲………………………………14DB43/T1545—2018I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艳、潘海婷、吴文晖、罗岳平、廖岳华、邹辉、高雯媛、骆芳、陈贝贝、陈其平、陈一清、李惠全、张晋、李启武。DB43/T1545—20181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湖南省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对受损生态环境开展监测的目的、基本原则、内容、工作程序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因污染生态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等原因造成的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和人体外暴露环境等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的生态环境监测。本标准不适用于因核与辐射及致病性生物所致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5009食品卫生检验方法GB547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T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GB2320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HJ2.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1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T20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HJ25.2场地环境监测技术导则HJ/T91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7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T298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493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494水质采样技术指导HJ/T58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HJ630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导则HJ664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HJ839环境与健康现场调查技术规范横断面调查HJ877暴露参数调查技术规范DB43/T1545—20182NY/T398农、畜、水产品污染监测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态环境损害ecologicaldamage指因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原因造成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要素和植物、动物、人群等生物要素的不利改变,及上述要素构成的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3.2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environmentaldamageidentificationandassessment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方法,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和专业知识,鉴别污染物性质,评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所致环境损害的范围和程度,确定生态环境恢复至生态环境基线状态并补偿期间损害的恢复措施,量化环境损害数额的过程。3.3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environmentaldamageassessmentmonitoring指采用科学、系统的调查方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对待鉴定评估对象的影响环境要素、生物要素等生态服务功能因素代表值进行监测分析,为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提供证据支持的过程。3.4生态环境基线ecologicalbaseline指污染生态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未发生前,受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的状态。3.5外暴露exposure指污染物穿透人群外暴露界面而到达靶器官的过程,主要指污染物通过机体可见界面通道的物理迁移(如呼吸、饮食、饮水和积尘等)。外暴露的途径包括人体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等。4监测原则4.1科学性原则用科学化和程序化的方式规范监测行为,由专业人员、有资质的机构运用国家统一规定的、公认的技术方法进行现场调查和检测分析,保证监测过程的规范性、客观性和代表性。在监测过程中数据和资料的搜集、样品的采集与运输、样品的分析检测应当严格按照有关技术规范科学开展。4.2公正性原则监测工作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受任何部门和个人因素的干扰。除应当保密的情形以外,各种监测活动应当在利益相关方知情的情况下公开进行。参与监测的单位和人员应当与鉴定评估对象或鉴定评估委托方无利益关系。4.3全面性原则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损害影响因素较多,因果关系复杂,损害类型多样,监测工作应力求严谨周密,不得以偏概全,确保监测数据和结论能够客观反映生态环境损害的实际情况。DB43/T1545—201834.4及时性原则应在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后尽早介入,尽快开展,从而准确反映当时情况,及时提供鉴定评估所需的数据证据。5工作程序监测工作涉及的程序包括损害识别、损害监测和监测报告编制等环节,详见图1。6损害识别进行污染源或污染事故调查,初步判定污染水平是否超过生态环境基准或标准,是否已对自然资源或生态环境造成损害,并初步划定受损范围。6.1资料收集6.1.1通过访谈、观察、填写问卷及查阅文献等方法收集资料。6.1.2应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a)自然地理信息:调查区域内的气候气象、地形地貌、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主要生物、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状况、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等信息,以及主要厂矿和建筑物的分布情况等。b)社会经济活动信息:调查区域内的人口、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土地利用现状,居民区、饮用水水源地等敏感点,农业生产信息、渔业生产信息等。c)污染源信息:调查区域内污染源的数量、位置和周边情况,污染排放时间、方式、频率、去向;特征污染物种类、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报告、监督性监测报告、企业自行监测报告、污染物在线监测报告、污染纠纷和投诉情况等。d)环境监测信息:调查区域内各环境介质的历史数据、污染应急处置预案和监测报告等。e)人体健康信息:调查区域内人口分布情况,损害前后的人口健康状况、历史患病情况信息等。6.1.3当调查区域与相邻区域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时,需调查相邻区域的相关记录和资料。6.2现场踏勘6.2.1现场踏勘以受损区域为主,兼顾周围区域。对污染环境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以污染源、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受损生态环境所在区域为主要踏勘范围;对破坏生态行为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以受损或退化的生物所在区域和生态系统为主要踏勘范围。6.2.2现场踏勘的主要内容包括:受损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相邻区域的现状与历史情况,受损区域内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的描述等。6.2.3现场踏勘人员应根据受损区域的具体情况掌握相应的安全卫生防护知识,并装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和现场快速测定仪器。DB43/T1545—20184图1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工作程序流程图6.3人员访谈可采取当面交流、电话交流、电子或书面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受损区域当前或历史的受害者和知情者,如地方政府和管理机构、周围居民等进行访谈,补充相关信息,考证已有资料。6.4数据分析6.4.1损害识别分析报告应初步划定监测范围、确定受损区域内及周围区域有无可能造成损害的污染源,判断污染物类型。项目启动项目结束是否损害监测阶段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数据分析是否需要进入监测阶段制定监测工作方案点位布设及样品采集现场及实验室分析是否需要进行中长期监测编制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监测报告质量控制与评价损害识别阶段监测报告阶段否是DB43/T1545—201856.4.2对潜在的污染源,应说明可能的污染类型、途径和来源,并提出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损害监测。7损害监测制定详细的监测工作方案,开展现场调查和监测,依据适用方法开展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7.1监测工作方案7.1.1根据前期资料收集和第一阶段损害识别结论制定损害监测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监测周期(原则上覆盖一个自然年)、布点采样方案、分析测试方案、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案、健康和安全防护方案等。7.1.2根据受损区域的具体情况、相关污染源分布、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等因素判断监测区域范围等,确定目标介质,主要包括大气环境、水体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及人群外暴露等。7.1.3根据受损区域和损害受体的特征,确定各环境介质的监测指标及频次,监测污染物在各环境介质内的积累分布和转移代谢情况,并评价受损区域内损害程度及时空变化状况。7.1.4突发环境污染应急状态以及损害识别结果为非严重污染或污染来源、污染因子、污染途径单一等情况,可根据实际损害情况适当简化监测方案和监测工作内容。7.2基线对照区域7.2.1基线对照区域内不应存在与损害监测相关的污染源。7.2.2基线对照区域在地理位置上应尽可能靠近受损区域,并与受损区域具有类似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人群生活方式等。7.2.3进行人群暴露监测时,基线对照区域的居住人群应相对稳定,并有足够的监测人群样本。7.2.4生态环境基线的确定方法包括:a)利用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前评估区域近三年内的历史数据确定生态环境基线,数据来源包括历史监测、专项调查、学术研究等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历史数据。b)利用未受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影响的相似现场数据确定生态环境基线,即“生态对照区域”数据。“生态对照区域”应与评估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生态系统服务等具有可比性。c)利用模型确定生态环境基线。可考虑构建环境污染物浓度与种群密度、物种丰度等生态环境损害评价指标间的剂量-反应关系来确定生态环境基线。d)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