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学科素养目标】1、通过对5G技术的了解,掌握新事物的判断标准2、通过对5G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状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将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结合起来。【教学重难点】重点: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方法论难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合作探究、启发引导【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移动网络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从最初的1G、2G到现在我们熟悉的3G、4G,移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快捷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未来移动网络会走向何方?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移动网络的未来呢?(学生回答)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二)讲授新课【展示学科核心素养目标】◎通过对5G技术的了解,掌握新事物的判断标准。◎通过对5G技术的现状和未来分析,引导学生探究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状态;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将树立远大理想与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结合起来。【反馈预习情况】从课前预习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能认真地完成预习案,对课本上的知识有了初步了解,下面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一、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展示图片)2019年2月25-28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巴塞罗那召开,华为推出了全球首款5G折叠屏手机,让公众大吃一惊,纷纷觉得5G时代真的到来了!教师:那么什么是5G?5G时代真的到来了吗?让我们一起观看视频《什么是5G?5G给我们带来的变化》课堂活动:观看视频,独立思考,小组合学学生讨论:5G的优点、人们对5G的态度学生活动:自由发言,质疑补充。重点一: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趋势)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上的材料和问题,分组进行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口头展示。【探究一】根据视频中所展现出的5G的优点和人们对5G的期待,思考:问题1:你认为“5G”前景如何?属于新事物吗?为什么?问题2:相比4G,“5G”有哪些优点?说明什么道理?问题3:“5G”因其优越性而深受人们的期待,体现什么道理?通过讨论,得出结论:1、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2)原因: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②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③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注意:新事物战胜旧事物不是全盘否定,而是否定之中有肯定,肯定之中有否定。(过渡)5G虽然前景美好,但要全面普及5G并不容易,5G真的离我们很近吗?我们接着看视频。【探究二】根据视频内容,思考:“5G”时代的到来还为时尚早,这说明了什么?为什么?通过讨论,得出结论:2、道路是曲折的(原因)(1)从新事物本身看:事物总是会经历一个从小到大,从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从人们的认识过程看: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3)从旧事物本身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和竭力扼杀、摧残新事物,阻止新事物的成长壮大。总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3、原理总结: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方法论: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迎接挫折与考验。(过渡)虽然5G目前还没有商用,但相信这一天将很快到来,为此各大运营商都在摩拳擦掌,加快试点布局,推进5G全面建设。二、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教师:展示材料学生活动:结合导学案上的材料和问题,分组讨论以下问题,然后派代表展示和点评。重点二:事物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探究三】时政链接:推进5G全面建设当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促进产业、消费转型升级成为重中之重,推进5G全面建设,亦是题中之意。三大运营商也加快5G试点布局。其中,中国联通将在北京、天津、青岛、杭州、南京、武汉等16个城市开展5G试点。中国移动将在杭州、上海、广州、苏州、武汉5个城市开展5G外场测试,2019年进行大规模预商用实验。中国电信则采取“6+6”模式,即包括之前确定的雄安、深圳、上海、苏州、成都、兰州6个地区,还将试点范围再增设6个城市。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5G市场。中国的‘5G人口’将占全球的1/3。思考:问题1:“5G”的试点过程是一种什么变化?全面推广之后又是一种什么变化?问题2:从城市试点布局开始到全面普及“5G”体现了什么道理?5G是我们追求的终极目标吗?问题3:“5G”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们应该怎样尽快推动5G的普及?通过讨论,得出结论:1、量变与质变的区别量变质变含义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特点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根本的、显著的变化状态统一、相持、平衡、静止统一物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结果根本性质未变,一事物仍是一事物根本性质变化,一事物变为它事物学生活动:判断下列哪些属于量变,哪些属于质变?(1)水的温度由10℃到90℃(2)食物发霉(3)英文字母拼写位置的变化(4)鸡蛋变成小鸡(5)小树一天天长大2、量变与质变的关系(1)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3)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3、方法论总结(1)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学生活动:指点迷津。自主纠错,并解释。(1)事物的发展是直线式前进的。(2)只要有量变就会发生质变。(3)质变就是发展。(4)先有量变,后有质变,量变与质变截然分开。(5)只有实现质变,事物才能发展;因此,质变的完成表明事物变化发展的终结。(三)课堂小结展示:知识框架图教师:5G的到来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虽然其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但在国家和企业的推动之下也在稳步快速推进,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真正进入5G时代!让我们做好准备,好好拥抱它吧!【学情分析】高一学生刚刚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衔接,认知水平有限,辩证思维能力较差,所以学习哲学有一定的难度。他们在进行思考和关注时往往会出现简单、冲动的情绪和片面、零散的现象,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好在本课知识贴近生活,且前一个框题的学习为本框相关难点知识做了铺垫,所以由学生课前自学、搜集资料,进行简单分析,是学生能够做到的。在自学和分析中,学生一定会存在一些疑问,通过课上对这些疑问的分析探究,提高学生的理性思考和理论分析能力。【效果分析】本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效率比较高,学生掌握的也比较扎实。因此课堂评测的正确率也很高。从试题的反馈也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学生的上课水平。【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是《生活与哲学》(人教版)第八课第二框。在本课中,第一框从世界观的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点;第二框则从方法论角度讲发展,即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也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懂得脚踏实地做好量变的准备,又要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发展。本部分内容在理解发展本质和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对物质世界发展本质的考查,帮助学生领悟发展的观点,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待人生,看待事物,看待周围的人和事,运用乐观、向上、积极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实现自己的梦想。【评测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过去的2018年,可谓中美关系的多事之秋。几十年来,中美关系从未如此阴晴不定、跌宕起伏。这主要说明A.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B.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C.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相互联系着D.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2.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两岸统一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历史大势,但“台独”势力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两岸统一的道路依然充满艰辛。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①违背事物发展的趋势的台独势力必然走向灭亡②事物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③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勇敢地迎接挫折④国家统一符合两岸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近代以来,我们已经多次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擦肩而过。现在我们己经有资格与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这次我们不能再掉队。这一论述的哲学启示主要是A.坚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B.事物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可循的C.重视量的积累,为质变做好准备D.抓住机遇,促成质变,推动科技发展4.2018年10月8日,联合国发布报告指出,目前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摄氏度。如果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以现在的速度增长,到了2030年气温将比工业化之前高出1.5摄氏度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临界点。这表明①事物的发展都是通过质变实现的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④世界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5.郑板桥有诗云“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风池。”其中蕴含的辩证法道理是①新出现的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旧事物不符合客观规律,必然走向灭亡③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其发展前途是光明的④新事物的成长需要人们的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在行为心理学中,人们把形成一个新习惯最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为21天效应。它启示我们,不管是养成好习惯还是改掉坏习惯,都需要不懈地坚持。这表明A.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B.主观要符合客观C.要善于抓住时机,促成质变D.要重视量的积累,从点滴做起二、非选择题对于太空的探索,人类的脚步从未停止,并将向着更遥远、更广袤的宇宙进发。航天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技术极为复杂、难度极大的工程,需要许多高新技术的支撑。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一号”到“天宫二号”,这一过程历经了许多困难和挫折,而每一次飞行都会这用一些新技术,解决一些老问题;每一次验证的技术都比上一次更先进,更完美,中国人正在一步步实现自己的航天梦。人类对于太空的探索,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1971年,苏联3名宇航员在飞船气门阀失效时因为缺乏航天服的保护而死亡。1986年和2003年,美国“挑战者号”和“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爆炸,多名宇航员罹难......但是,牺牲从来没有阻挡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没有人知道太空有多辽阔,同样没有人知道我们能走多快多达。人类对太空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结合材料,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9分)【课后反思】本课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实际出发,采用议题式教学,围绕着“5G时代是否已经到来”这个时下比较热门的话题展开讨论。遵循“从情景导入到情景分析又回到情景回归”的要求,重点从挖掘学生的探讨、合作、交流和自主学习能力出发,设置许多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中开展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为主导作用”的新课程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的教学环境中感知知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课标要求】本框题教学内容是贯彻2017版新课程标准1.4规定的“描述世界是普遍联系、永恒运动的,领会全面地、发展地看问题的意义”的要求。【课标分析】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这个整体中的事物是相互作用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构成了运动、变化和发展。在这一意义上,发展观点是联系观点的逻辑延伸,因此,发展的观点和联系的观点一起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两者都是我们认识和观察事物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