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6212074975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公开号206157018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621207497.5(22)申请日2016.11.09(73)专利权人河南易道测试科技有限公司地址450046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东明路47号(72)发明人赵欣 赵颖 高勇 张会明 乔琳庆 张志刚 (74)专利代理机构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26代理人李红卫(51)Int.Cl.C02F11/12(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57)摘要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壳体和传输带,传输带贯穿挤压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挤压壳体内顶部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下表面上连接有位于传输带上方的压板,压板配合传输带设置;挤压壳体的底面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过水孔,挤压壳体下方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水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挤压壳体中设置压板可以对挤压壳体中的污泥进行挤压,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量,方便污泥的处理;挤压过程迅速,挤压效果好,适用于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的过程。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206157018U2017.05.10CN206157018U1.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挤压壳体和传输带,传输带贯穿挤压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挤压壳体的内顶部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下表面上连接有位于传输带上方的压板,压板配合传输带设置;挤压壳体的底面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过水孔,挤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水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压板的外部套设有配合传输带设置的限位筒,限位筒竖直设置,限位筒的底部开口。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挤压壳体的底面呈锥形,过水孔位于锥底。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带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带的两侧均固连有挡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传输带的下表面上贴合有支撑杆,支撑杆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支撑杆的横截面呈圆形。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固设有支撑架,支撑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6157018U2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泥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污泥处理方法有3种:焚烧、填埋和资源化利用。[0003]国外多采用焚烧工艺,其投资巨大,易造成大气污染;国内多采用填埋,虽然投资较小,但是一方面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另一方面会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因为国内上海等大中城市土地再生资源很少,难以长期采用此方式。[0004]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为利用微生物处理污泥,使得污泥发酵成有机肥。该方法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消除污泥的恶臭,有效控制污泥的二次污染,环境效益显著。[0005]发酵好的有机肥,肥效好,使用安全方便,抗病促长,还可培肥地力等。[0006]在污泥的自动化利用过程中,需有经历以下步骤:1、加菌;2、搅拌;3、挤压;4、中温发酵;5、发酵完成。[0007]现有的污泥挤压方法为:将污泥放置于带有网孔的板体上,多人操作挤压板,使得挤压板向下挤压污泥,从而将污泥中的水分挤出。这种方式劳动强度较高,同时不利于实现污泥处理的流水线工作。实用新型内容[0008]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的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包括挤压壳体和传输带,传输带贯穿挤压壳体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挤压壳体的内顶部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的下表面上连接有位于传输带上方的压板,压板配合传输带设置;挤压壳体的底面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过水孔,挤压壳体的下方设置有顶部开口的集水槽。[0010]压板的外部套设有配合传输带设置的限位筒,限位筒竖直设置,限位筒的底部开口。[0011]挤压壳体的底面呈锥形,过水孔位于锥底。[0012]传输带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0013]传输带的两侧均固连有挡板。[0014]传输带的下表面上贴合有支撑杆,支撑杆与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垂直,支撑杆的横截面呈圆形。[0015]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固设有支撑架,支撑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0016]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1、设置的传输带实现了污泥在挤压壳体内部的传输;设置的压板可以对传输带上的污泥进行挤压;集水槽可以对从挤压壳体内出来水进行收集,避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2、压板的外部套设有配合传输带设置的限位筒,从而通过限位筒对污泥进行限位,提高压板对污泥的挤压效果;3、挤压壳体的底面说 明 书1/3页3CN206157018U3呈锥形,过水孔位于锥底,提高挤压壳体的排水速度。4、传输带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从而避免传输带上有水停留。5、传输带的两侧均固连有挡板,从而防止污泥从传输带上掉落下来。6、传输带的下表面上贴合有支撑杆,从而对传输带进行支撑。7、沿传输带的传输方向固设有支撑架,支撑杆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从而降低传输带传输过程中的摩擦力。附图说明[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8]一种污泥处理用挤压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挤压壳体1,在挤压壳体1的内顶部设置有液压缸4,液压缸4的下表面上连接有压板5。为了提高压板5的挤压效果,在压板5的外部套设有限位筒51,限位筒51的底部开口,限位筒51相对于压板5滑动设置;同时,限位筒51配合传输带设置。为了实现限位筒和压板的滑动连接,在限位筒的内壁上设置有滑块,压板的外表面上配合滑块设置有滑槽,从而通过滑块和滑槽的配合实现限位筒和压板的滑动。通过滑块和滑槽一方面实现了压板和限位筒的滑动连接;同时,也实现了两者之间的限位。[0019]在使用的时候,限位筒51首先与传输带2接触,并将污泥限制在其内部;压板5随着液压缸的移动相对于限位筒51移动,并下降,从而对限位筒51内部的污泥进行挤压,进而降低污泥中的含水量,提高污泥的处理效果。[0020]为了实现挤压壳体1内部污水的排放,在挤压壳体1的底面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过水孔8,优选方式为:挤压壳体1的底面呈锥形,过水孔8位于锥底,从而提高挤压壳体1内部水的排放速度。[0021]在挤压壳体1的下方设置有集水槽9,集水槽9的顶部开口,通过集水槽9可以将从挤压壳体1中出来的水收集起来,避免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0022]为了实现污泥在挤压壳体1内部的传输,在挤压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传输带2,传输带2贯穿挤压壳体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其中传输带2位于限位筒51的下方,同时,限位筒51和压板均配合传输带2设置。其中配合的意思为:压板5的宽度以及限位筒51的宽度均与传输带2的宽度相等,压板5和限位筒51均可以与传输带2的上表面贴合。[0023]在传输带2上贯穿设置有至少1个通孔,通过通孔可以提高污泥挤压过程中水的排放速度。为了防止过多的污泥从通孔中掉落下来,通孔的直径小于10mm,这样,挤压的过程中,污泥会成饼状,从而解决了污泥容易从通孔中出来的问题。在传输带2的两侧均固连有挡板3,通过挡板3可以防止污泥从传输带2上掉落下来。[0024]为了实现对传输带2的支撑,防止挤压过程中传输带2过度变形,在传输带2的下表面上贴合有支撑杆6,支撑杆6与传输带2的传输方向垂直;同时,支撑杆6的横截面呈圆形。为了实现支撑杆6的安装,沿传输带2的传输方向固设有支撑架7,支撑杆6与支撑架7转动连接,从而降低传输带2传输过程中的摩擦力,降低能耗。[0025]在工作的时候,污泥通过传输带2进入到挤压壳体1内部;随后,液压缸带动压板5和限位筒51向下降,限位筒51首先与污泥接触,并进入到污泥内部;压板5相对于限位筒向下滑动,直至与污泥接触;压板向下挤压污泥,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水分被适量挤压出来;挤压出的水通过通孔掉落到挤压壳体1的底面上,最后,通过过水孔进入到集水槽中进行收说 明 书2/3页4CN206157018U4集。[0026]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在挤压壳体中设置压板可以对挤压壳体中的污泥进行挤压,从而降低污泥的含水量,方便污泥的处理;挤压过程迅速,挤压效果好,适用于将污泥转化为有机肥的过程。说 明 书3/3页5CN206157018U5图1说 明 书 附 图1/1页6CN206157018U6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