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实用新型专利(10)授权公告号(45)授权公告日(21)申请号201820106384.9(22)申请日2018.01.22(73)专利权人广州德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地址510080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585号鹏景大厦410房(72)发明人蔡建辉 黄德智 张海霞 (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05代理人胡辉(51)Int.Cl.C02F9/14(2006.01)(54)实用新型名称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57)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主体,处理池主体包括依次相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还设有与沉淀池相通的清水池和污泥池,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曝气装置,还设有连接厌氧池和沉淀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水循环系统,此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厌氧池后,在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中依次净化,最终的获得清水,曝气装置能提高微生物降解的效率,水循环装置则对污水多次循环降解,整个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只需较少的能耗。此实用新型用于污水净化领域。权利要求书1页说明书3页附图1页CN207904095U2018.09.25CN207904095U1.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主体,所述处理池主体包括依次相通的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和沉淀池(4),还设有与所述沉淀池(4)相通的清水池(5)和污泥池(6),所述厌氧池(1)上设有进水管(7),所述清水池(5)上设有排水管(8),所述污泥池(6)上设有排泥管(9),所述缺氧池(2)和好氧池(3)中均设有曝气装置,还设有连接所述厌氧池(1)和沉淀池(4)、缺氧池(2)和好氧池(3)的水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好氧池(3)中的中部汽提装置(10)和设置在沉淀池(4)中的后部汽提装置(11),还设有连接所述中部汽提装置(10)和缺氧池(2)、所述后部汽提装置(11)和厌氧池(1)的管道(12),所述中部汽提装置(10)和后部汽提装置(11)均连接鼓风机(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进水管(7)相连的若干布水管(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布水管(14)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15),每条所述布水管(14)上共有两排所述通孔(15),两排所述通孔(15)对称分布所述布水管(14)上,各所述通孔(15)的轴线均与水平面成45°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包括若干曝气头(16),各所述曝气头(16)均连接鼓风机(1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3)内设有三排曝气头(16),所述好氧池(3)靠近缺氧池(2)一侧的二分之一底面上设有一排曝气头(16),所述好氧池(3)靠近沉淀池(4)一侧的二分之一底面上设有两排曝气头(16)。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4)中还设有导流筒(17)。权 利 要 求 书1/1页2CN207904095U2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背景技术[0002]我国现阶段村镇生活污水缺乏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和部分工业废水,几乎是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村镇的水体如河道、池塘、地下水等,造成严重污染。由于污水长期直接排入水体,加之村镇水体通常较小,水体的流动性也较弱,环境容量十分有限,造成的结果就是不但水体丧失了应有的功能,而其还严重破坏了村镇的整体环境和景观。由于村镇污水具有排水量小而分散、水质波动比较大等特点,以及与城市相比,村镇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上的差异,在村镇污水处理上无法采用较为成熟的城市污水工艺,而一些所谓的生态型工艺往往不能满足处理要求,或缺乏实施的条件如土地资源。[0003]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通常需要较为复杂的处理工艺,且规模较大,能耗高,无法满足村镇污水处理的需要。实用新型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较为简单、耗能少的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0005]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0006]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主体,处理池主体包括依次相通的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还设有与沉淀池相通的清水池和污泥池,厌氧池上设有进水管,清水池上设有排水管,污泥池上设有排泥管,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均设有曝气装置,还设有连接厌氧池和沉淀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的水循环系统。[0007]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好氧池中的中部汽提装置和设置在沉淀池中的后部汽提装置,还设有连接中部汽提装置和缺氧池、后部汽提装置和厌氧池的管道,中部汽提装置和后部汽提装置均连接鼓风机。[0008]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厌氧池的底部设有与进水管相连的若干布水管。[0009]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各布水管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每条布水管上共有两排通孔,两排通孔对称分布布水管上,各通孔的轴线均与水平面成45°夹角。[0010]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曝气装置包括若干曝气头,各曝气头均连接鼓风机。[0011]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好氧池内设有三排曝气头,好氧池靠近缺氧池一侧的二分之一底面上设有一排曝气头,好氧池靠近沉淀池一侧的二分之一底面上设有两排曝气头。[0012]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沉淀池中还设有导流筒。说 明 书1/3页3CN207904095U3[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此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厌氧池后,在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和沉淀池中依次净化,最终的获得清水从排水管中排出,而污泥则从排泥管中排出,通过添加曝气装置提高了微生物降解的效率,通过添加水循环装置对污水多次循环降解,整个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只需较少的能耗,且工作人员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布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17]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主体,处理池主体包括依次相通的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和沉淀池4,还设有与沉淀池4相通的清水池5和污泥池6,厌氧池1上设有进水管 7,清水池5上设有排水管8,污泥池6上设有排泥管9,缺氧池2和好氧池3 中均设有曝气装置,还设有连接厌氧池1和沉淀池4、缺氧池2和好氧池3的水循环系统。[0018]此高效节能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从进水口进入厌氧池1后,在厌氧池1、缺氧池2、好氧池3和沉淀池4中依次净化,最终的获得清水从排水管8中排出,而污泥则从排泥管9中排出,通过添加曝气装置提高了微生物降解的效率,通过添加水循环装置对污水多次循环降解,整个工艺流程比较简单,只需较少的能耗,且工作人员操作简单,大大节省了人力。[001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水循环系统包括设置在好氧池3中的中部汽提装置10和设置在沉淀池4中的后部汽提装置11,还设有连接中部汽提装置10和缺氧池2、后部汽提装置11和厌氧池1的管道12,中部汽提装置10和后部汽提装置11均连接鼓风机13。[0020]具体的,好氧池3内的混合液通过中部气提装置,回流至缺氧池2,回流量控制在200%,达到脱氮效果,中部气提装置仅利用鼓风机13产生的气体,耗费的能量较少。沉淀池4污泥混合液通过后部气提装置,回流至厌氧池1,回流量控制在50%,达到除磷效果,后部气提装置仅利用鼓风机13产生的气体,耗费的能量较少。[002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厌氧池1的底部设有与进水管7相连的若干布水管14。[0022]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各布水管14上均开设有若干通孔15,每条布水管14上共有两排通孔15,两排通孔15对称分布布水管14上,各通孔 15的轴线均与水平面成45°夹角,每条布水管14上都均匀开有的通孔15的直径为10mm,孔距为300mm。布水管14可以控制水力均匀,防止局部冲击过大、负荷高,且可以有效防止死角现象。[002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曝气装置包括若干曝气头16,各曝气头 16均连接鼓风机13。在缺氧池2中的曝气为微曝气,微曝气可以增加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处理效率,缺氧池2末端溶解氧控制在0.5mg/L。[002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好氧池3内设有三排曝气头16,好氧池 3靠近缺说 明 书2/3页4CN207904095U4氧池2一侧的二分之一底面上设有一排曝气头16,好氧池3靠近沉淀池4一侧的二分之一底面上设有两排曝气头16。此安装方式使得好氧池3内的曝气方式为渐进式曝气,将好氧池3末端溶解氧控制在2.0mg/L。[002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沉淀池4中还设有导流筒17。[0026]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过程进行阐述:[0027]处理对象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由管网收集于调节池,通过提升泵抽取,由底部进入厌氧池1,水量控制在2.1m3/h,水面不断上升后通过过水孔流至缺氧池2,缺氧池2内进行微曝气,配备溶氧量仪表检测末端溶解氧量0.5mg/L。污水通过过水孔流至好氧池3,该阶段进行渐进式曝气,配备溶氧量仪表检测末端溶解氧2.0mg/L,好氧池3混合液通过中部气提装置回流至缺氧池2,控制回流量为4.2m3/h。然后污水通过导流筒17进入沉淀池4,向四周辐流扩散后均匀上升,比重大的污泥则沉淀于泥斗内。经过沉淀池4后,上层水体流向清水池5,最终达标排放。[0028]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说 明 书3/3页5CN207904095U5图1图2说 明 书 附 图1/1页6CN207904095U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