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天的感觉心理咨询追求的意境心理咨询不同于一般的安慰,就在于它不仅要世人开心,更要使人成长。成长,就是通过咨询的过程,使来询者自己想通了,认清问题的本质,知道该怎么做,达到了人们常言的心理平衡,所以,使人开心只是心理咨询的前奏曲,使人成长才是心理咨询的主旋律。由此,心理咨询力图使个人将不愉快的经历当作自我成长的良机。它竭力使人们积极地看待个人所经受的挫折和磨难,从危机中看到生机,从困难中看到希望。本质上都是要帮助来询者从自卑和迷茫的泥潭中自己挣脱出来。一.自卑(宣泄——转移比较——实际行动)宣泄(catharsis),指将郁积来询者心头已久的精神痛苦和烦恼倾诉给咨询者的过程。它可使来询者感到极大地精神解脱。同感(empathy)。指咨询者尽量设身处地地理解来询者的内心感受,说出他想说的话,已建立充分的思想共鸣。自我披露(self-disclosure),指咨询者与来询者相互分享生活中相关经历的过程,以增进两人间的同感共鸣及相互信任。哭,对于宣泄和排遣来询者的不良情绪,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在心理咨询场合下,哭经常是来询者自我领悟的一个重要突破点。聆听(listening),指咨询者全心聆听来询者讲话,尽量体会其内心感受的努力。贯注(attending),指咨询者通过各种言语及体语的表示,向来询者传达前者对后者讲话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沉默(silencing),指咨询者在与来询者对话中,尽量做到寡言默语,不打断对方讲话,以促进其独立思考。治疗方法:现实疗法(RealityTherapy),由格拉泽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该疗法认为,人的心理失衡与障碍表现皆由不能在当前的困难和挫折面前承担责任而造成。要点:1.人都有爱与被爱的两种基本需求。如果它们不能得到满足,人就会产生焦虑、怨恨、自暴自弃等消极情绪反应,并可能产生逃避现实、不负责任的欲望。因此,心理咨询的目标在于减少来询者不负责任与自我毁灭的意向。2.人都具有自主自立能力。也具有成长动力。因此心理咨询的作用在于使来询者在生活中区分“成功的认同”与“失败的认同”,增加对前者的体验,减少后者的体验,这样才能充分满足个人爱与被爱的需求,感受到个人的价值。3.“现实疗法”重视现在超过过去。它强调过去的事实无可改变,因而应将眼光放在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之上。它主张咨询者在协助来询者面对个人的痛苦、失败经历是,要帮助他看到个人的潜能及以往的成功经历,从而认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很美好的东西存在,可供自己选择和享用。4.“现实疗法”十分注重承担责任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将其当作心理咨询的核心,强调人只有积极面对现实,才能承担责任,获得成功认同。在操作方法上,“现实疗法”十分强调面质(confrontation),制定具体计划,不接纳接口,不用惩罚等技巧。人物:格拉泽(Glasser)早年在美国获得心理学学位。他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现实疗法”,并强调自由选择在心理咨询中的重要性。他反对行为主义过分强调外界环境的作用,主张心理咨询要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二.适应新环境(克服经验主义,理解;寻找内在原因)常春藤联盟(theIvyLeagueColleges):美国东部8所历史最悠久的私立大学,分别是: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和达特茅斯大学。反移情倾向(counter-transference):指咨询者将个人对事物的某种偏好投射到来询者身上的无意识反应。阻抗(resistance):指来询者对咨询者咨询目标、方法不满的表示。心理咨询中有一句行话:心理咨询就是出租你的耳朵(Counselingistolendyourears)。格式塔疗法要点:人都有能力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心理咨询的中心任务是帮助来询者充分认识到自我在现实中的存在和感受。由此,心理咨询不求为来询者的困难作解释和指导,而是鼓励来询者主动承担责任,主持自己的治疗和改善。人应该将精神集中在现在的生活与感受之中,而不要对过去的事情念念不忘。使人积极面对现实,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帮助他完成内心中的那些“未完成的情结”(unfinishedbusiness),这通常指个人因以往生活中的某些心灵创伤和刺激经历所留下的不良情绪体验。它们犹如一个个心结,系住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由活动。而要使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现实生活,就必须排除这些“心结”的干扰。在咨询手法上,甚强调帮助来询者由“环境支持”转向“自我支持”,以使来询者一开始就不依赖他人,尽量挖掘自己的潜能。佩尔斯(F.K.Perls),对心理咨询行业的贡献在于创立了“格式塔疗法”。他认为人的许多精神状态是分裂的而自相矛盾的,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询者协调、整合自我的分裂状态,建立起健康的格式塔。三职业选择与矛盾Crimson:深红色。哈佛的主颜色。也是校报的名字。来询者中心疗法: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所以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询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的实现。人都有两个自我:现实的自我和理想自我。其中前者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获得的感觉,而后者则是个人对“应当是”或“必须是”等的自我概念。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了人的心理失常。人在交往中获得的肯定越多,则自我冲突减少,人格发展也越正常。这一疗法很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其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心理咨询人员应该与来询者建立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即可使来询者处于主动的地位,学会独立决策。在操作技巧上,这一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论、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个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罗杰斯(CarlRogers):创立“来询者中心疗法”。他主张在咨询过程中无条件肯定来询者,并十分强调同感共情在咨询关系中的重要性。四.爱情中的傲慢与偏见(完美主义和个人主义——助人自助)完美主义(perfectionnism):指人对于自己周围的人和事物提出过高过严、不切实际的要求和期望的行为表现。“安慰的语言的巧妙实施,是人类最古老的疗方。”Wordsofcomfort,whenskillfully,aretheoldesttherapyknowntoman.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Therapy):人既是理性的,又是非理性的。人的精神烦恼和情绪困扰大多来自于其思维的不合理、不符合逻辑的信念。它使人逃避现实、自怨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当人们长期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时,便会导致不良的情绪体验。而当人们接受更加理性与合理的信念时,其焦虑与其他不良情绪就会得到缓解。人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有三个特征:1.:“绝对化要求”,即对人或事都有绝对化的期望与要求;2.:“过分概括”,即对一件小事做出夸张、以偏概全的反应;3.“糟糕透顶”,即对一些挫折与困难做出强烈的反应,并产生严重的不良情绪体验。“ABC理论“:在诱发事件A(Activatingevent)、个人对此所形成的信念B(Belief)和个人对诱发事件所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这三者关系中,A对C只起间接作用,而B对C则起直接作用。换言之,一个人情绪困扰的后果C,并非由事件起因A造成,而是有人对事件A的信念B造成的。所以,B对于个人的思想行为方法起决定性作用。“理性情绪疗法“的目的在于帮助来询者认清其思想中的不合理信念,建立合乎逻辑、理性的信念,以减少个人的自我挫败感,对个人和他人都不再苛求,学会容忍自我与他人。艾利斯(AlbertEllis)对心理咨询的贡献在于创立了“理性情绪疗法“。他强调人的非理性的思维会导致人的种种挫败体验和人格扭曲,所以排除非理性思维是维护健康心态和人格的关键。五.良心拷问林肯:“你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愚弄某些人,也可能在某些时候愚弄所有的人,但你不可能在所有的时候愚弄所有的人。”Youmayfoolsomeofpeopleallofthetimeandallofthepeoplesomeoftime,butyoucannotfoolallofpeoplealloftime.六.内疚(心底垃圾——完成没了情结)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前意识三部分,其中意识指人能够知觉心理活动;前意识指人平时感觉不到却可以经过努力回忆和集中精力而感觉到的心理活动;潜意识指人感觉不到却没有被清除而是被压抑的心理活动。弗洛伊德认为,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是由于那些被压抑在个人潜意识当中的本能欲望或意念没有得到释放的结果。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本我”是个人最原始、最本能的冲动,如食欲、性欲、攻击欲、自我保护欲等。它依照“快乐原则”行事。“自我”是个人在于环境接触中由“本我”衍生而来的。它依照“现实原则”行事,并调节“本我”的冲动,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行事。“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它依照“理想原则”行事,是人格的最高层次,也是良知与负疚感形成的基础。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人欲维持心理健康,就必须协调好三者的关系。人在维护自我的心理平衡和健康时,常对生活中的烦恼和精神痛苦采取某种自圆其说或自欺欺人等认识方法,以求心灵的自慰。弗洛伊德将这些认识方法称作“心理防御机制”,通常包括解脱、补偿、合理化、投射、转移、升华以及理想化等方式。弗洛伊德认为,这些心理防卫多是无意识的,它们对人体的心理健康可起积极作用,也可以起消极作用。为使人们领悟其心理障碍的根源,人们需要接受精神分析的治疗,通过移情关系的建立来重塑人格。在这当中,心理分析师通常使用解析、自由联想、催眠、释梦等技巧来疏解患者“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减轻“自我”的压力,更好地面对现实。解析(interpretation):是“精神分析”中的重要技巧。它通过对患者行为潜在动机的分析,增强他对自我潜意识中某些特定情感、行为方式的了解。七.移情内化(internalization):指来询者认同或者接受咨询者所讲的话,把它当作自我成长的一种内驱力。升华(sublimation):指人将压抑于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在转向社会许可活动中所获得的精神满足。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泛指咨询者对来询者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地爱与恨的情绪体验。八.缘分已尽(不要以自我为中心)交互式分析疗法人格由3种自我状态组成:“父母式自我”(ParentSelf)、“成人式自我”(AdultSelf)和“儿童式自我”(ChildSelf)。其中P代表父母的价值观,是其内化的结果,偏向于权威化;A是个人对外界环境的客观反映与评价,它既不情绪化,也不权威化;C是人格中的儿童欲望与冲动的表现,是其本能部分,偏向于情绪化。这3种自我状态,构成了人格冲突与平衡的基础。人皆渴望得到他人,特别是得到生活中重要人物的爱护和肯定。这通常包括父母、师长、领导、朋友、恋人等人物。个人在人格成长中得到关爱与肯定越多。则其人格冲突便越少,自信心则越强。正面的“父母式自我”、“成人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之间的交互作用,会产生积极、正面的生活脚本(lifescript)。反之,则会导致不良的人格表现,使人在交往中充满焦虑和自卑。心理咨询的目的,在于使来询者成为一个统合之人(integratedperson),使个人从“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交互模式中解脱出来,增强“成人式自我”的效能,而不再受他人支配。由此,学会与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并在交往中学会自我反省,是“交互分析疗法”的核心任务之一。在操作技巧上,交互分析疗法十分强调倾听分析的作用。它旨在推动来询者深刻反省其人格中“父母式自我”与“儿童式自我”的冲突,以“成人式自我”的眼光来审视个人的生活脚本,积极地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