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工艺外加碳源的利用性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8年12月安全产生某污水处理厂改良型A2/O工艺外加碳源的利用性研究赵月来贾玉柱刘玉国(光大水务(济南)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100)摘要:以某污水厂改良型A2/O工艺进行生产性脱氮试验,通过对碳源投加量、投加点进行研究,结合DO、内回流比等进行汇总分析。数据表明:在进水COD:215-346mg/L,TN:42.6-51.5mg/L,NH3-N:32.87-40.46mg/L,TP:3.78-5.64mg/L时,通过将内回流点提前至厌氧池前端,每万吨水投加25%液体乙酸钠1.25吨时,可使其出水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关键词:A2/O工艺;外加碳源;内回流;TN目前污水厂管网来水呈现出明显的“混合型城市污水”趋势,而许多工业废水含有氮素污染物[1-2]。氮素随污水进入水体,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并衍生出一系列不良的后果。因此,氮素污染控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3]。城市污水处理工艺可分物化法和生物法两大类,其中生物脱氮技术因其成本低、应用范围广等特点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污水处理工艺。传统A2/O工艺兼具脱氮除磷备受青睐,但由于固有的缺陷,以及运行控制不当,其高效脱氮一直是未解决的问题[1,4,5]。混合型城市污水高氨氮、低有机物等特点,导致进水碳氮比过低,严重破坏了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平衡,导致出水TN、TP无法稳定达标[6,7]。本文拟通过对污水厂改良型A2/O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对碳源投加量、加入点等节点进行研究,使其出水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且总体出水水质相对稳定。1试验部分1.1试验条件试验在某改良型A2/O工艺污水厂进行,共二期建设,试验在一期进行。分别在沉砂池出口、厌氧池末端、缺氧池末端、好氧池第1、2、3廊道末端取水样,编号0#~5#。除0#水样不做处理外,其他水样沉淀10min后取上清液,过滤测定水质。监测指标包括COD、TN、NH3-N、TP等,水质监测均采用国标法。1.2试验工况以生产性试验为依托,试验周期为2017年10月-2018年9月,通过对近一年的进、出水数据进行汇总,研究确定外加碳源的投加点、加入量等参数变化对TN去除效果的影响。2结果与分析2.1工况一的运行效果保持该厂原有的改良型A2/O工艺运行模式,内回流至缺氧池前端,回流比为100%。污泥回流至选择池前端,回流比为100%。MLSS:4000-6000mg/L,生物池DO:1.00-2.50mg/L。监测结果表明:进水TN浓度41.5-49.2mg/L(均值约44.7mg/L),好氧末出水口TN:18.3-23.2mg/L(均值约20.5mg/L),不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对TN的去除率51%-58%(均值约54%)。在好氧池中,TN的浓度呈缓慢上升趋势,说明在缺氧池反硝化过程中被去除的TN并没有被完全用于生物增殖或反硝化,部分仅是被微生物污泥吸附,而在好氧池曝气过程中又重新释放出来。图1工况一(不加碳源)对TN的去除效果工况一中,内回流点处于缺氧池前端,选择碳源投加点距离内回流点约一米处,目的是避免内回流带回来的DO直接消耗碳源。数据表明:生物末端DO值不高于2.50mg/L时,内回流点位的DO值在0.5mg/L内,不会破坏反硝化环境。投加碳源后,因碳源相对充足,内回流比上调至200%。该厂生物系统HRT为11.48h,为求脱氮稳定性,加药13h后取样化验。按每万吨水投加25%液体乙酸钠的量为0.5t、0.75t、1t、1.25t、2t时进行生产性试验,取样测定TN浓度,试验结果如下。图2工况一(投加碳源)对TN的去除效果552018年12月安全产生结果表明:随着碳源投加量的加大,缺氧池末端出水TN值持续下降,其中每万吨水投加1.25吨乙酸钠时,出水TN基本降到15mg/L内,TN去除率70%。但在好氧池中,TN的浓度依旧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2.2工况二的运行效果前期试验数据表明,该厂生物除磷效果不佳,主要依靠化学药剂除磷,同时反硝化细菌在争夺碳源方面比厌氧聚磷菌占优势。综合考虑,将内回流点前移至厌氧池末端,延长反硝化脱氮的HRT。图3工况二(不加碳源)对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进水TN浓度40.5-49.5mg/L(均值约46.2mg/L),好氧末出水口TN:16.4-20.3mg/L(均值约18.2mg/L),仍不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对TN的去除率52%-67%(均值约60%),与工况一相比,TN去除率提高了6%。相比工况一,工况二的运行模式下,好氧池曝气过程中,TN浓度没有增加,表明通过延长反硝化时间,被微生物污泥吸附去除的TN被彻底反硝化去除。工况二将内回流点前移至厌氧池前端,内回流比上调至200%。厌氧池HRT:1.37h,为求脱氮稳定性,加药15h后取样化验。按每万吨水投加25%液体乙酸钠的量为0.5t、0.75t、1t、1.25t、1.5t、2t时进行生产性试验,取样测定TN浓度,试验结果如下。图4工况二(投加碳源)对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随着碳源投加量的逐渐加大,缺氧池末端出水TN值持续下降,每万吨水投加乙酸钠的量1.25吨时,出水TN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TN去除率78%。与工况一不同,在好氧池曝气过程中,TN的浓度没有呈现出缓慢上升趋势。2.3稳定运行效果在工况二运行模式下,每万吨水投加1.25吨乙酸钠。污水厂稳定运行半年,进水水质:COD:215-346mg/L,TN:42.6-51.5mg/L,NH3-N:32.87-40.46mg/L,TP:3.78-5.64mg/L。出水水质:COD:17-24mg/L(均值约19mg/L),TN:9.82-17.1mg/L(均值约13.7mg/L),NH3-N:0.24-0.59mg/L(均值约0.32mg/L),TP:0.19-0.37mg/L(均值约0.26mg/L)。污水厂稳定运行时出水水质与生产性试验工况二的运行结果一致,区别仅在于个别出水TN浓度偏高,原因在于管网来水水质波动较大,存在个别异常进水时段。与工况一运行模式相比,工况二运行模式出水TN浓度能稳定达到一级A标准。3结论(1)在进水碳源不足的前提下,通过将内回流点前移至厌氧池前端,可延长反硝化细菌脱氮的HRT,出水TN的去除率提高约6%。但仍不能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2)工况一与工况二的运行模式下投加碳源,通过近一年的化验数据显示:工况二的运行模式下,外加碳源可被生物池反硝化细菌充分吸收利用,保证出水TN稳定达标,且出水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工况一。同时碳源的吨水药耗成本相比工况一运行模式明显降低。参考文献[1]邵辉煌,李艺,郭玉梅,等.DO对AAO工艺处理效果及运行能耗的影响[J].中国给水排水,2015,15(31):64-68.[2]姚宁波,殷成强,等.AAO污水处理工艺的运行过程及控制述评[J].环保科技,2017,23(4):60-64.[3]吕贞,董阳,施亚东,等.A-AAO工艺回流系统控制优化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16,32(19):36-39.[4]华光辉,张波,等.城市污水生物脱氮除磷工艺中的矛盾关系及对策[J].给水排水,2000,26(12):1-4.[5]邹嘉乐,张生海,等.改良型AAO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生物脱氮优化控制[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24):86-90.[6]刘明超,辛晓东,等.改良AAO对低C/N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研究[J].水处理技术,2016,42(2):84-87.[7]甘晓明,邢少文,等.倒置AAO污水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应用实例[J].环境工程学报,2007,1(6):71-73.作者简介:赵月来(1986-),男,学士,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管理、技术与工艺;贾玉柱(1991-),男,硕士,研究方向为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刘玉国(1977-),男,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污水处理技术与工艺。56

1 / 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