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ANK工艺设计总结1UNITANK工艺的发展UNITANK(一体化活性污泥法,又称交替生物池)工艺是比利时SEGHERSENGINEERINGWATERNV开发的专利。它不仅具有其他SBR系统的主要特点,还可象传统活性污泥法那样在恒定水位下连续运行。自从90年代初UNITANK工艺推出后,目前世界各地已有600多项工程成功的应用了此种工艺,处理效果很好。在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采用该项技术,建成了规模不等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在中国也有数座规模在10万m3/d以上的污水厂,澳门、石家庄等城市的较大型的UNITANK工艺污水处理厂已成功运行。2达卡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参数我院在孟加拉达卡污水处理厂投标过程中,采用了UNITANK工艺作为比选方案。达卡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167000m3/d。进水水质为:BOD5350mg/L;SS350mg/L出水水质为:BOD5≤40mg/L;SS≤50mg/L主要设计参数:(单座)设计污水最低温度16℃好氧泥龄:6.2天污泥负荷:0.167kgBOD/kgMLSS容积负荷:0.667kg/(m3·d)产泥系数:1.0有效水深:8m池容利用率:0.545中间池(II池)的MLSS:3.27g/L边池(I、III池)的MLSS:4.36g/L3工艺运行设计采用4组12个反应池。反应池为12座矩形钢筋砼结构,采用鼓风曝气。由于本工程对于氮、磷的去除没有特殊要求,故在比选方案中对UNITANK工艺常规运行阶段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工艺运行如下:每组分为三个反应区,曝气区和两个沉淀(兼曝气)区串联组成,每区长39m,宽39m,有效水深8m,超高0.6m。每组一天分3周期运行,每周期8小时,每周期分为上下两个时段。上半周期:①主反应段:污水首先从I池进入生物反应池,同时I池曝气,II池曝气,III池作为沉淀池出水,此段运行时间为3h;②过渡段:污水从II池进入生物池,I池停止曝气,转为静沉,II池继续曝气,III池出水,此段运行时间为1h;至此,上半周期运行结束。下半周期:③污水先从III池进入生物反应池,同时III池曝气,II池曝气,I池作为沉淀池出水,此段运行时间为3h;④过渡段:污水从II池进入生物池,III池停止曝气,转为静沉,II池继续曝气,I池出水,此段运行时间为1h;至此,一周期运行结束。从以上运行可以看出,II池始终作为曝气池,I、III池既做沉淀池,也做曝气池。各阶段运行全部依靠进出水的自控阀门,故UNITANK工艺对自控阀门的要求较高。每组的三个反应区通过靠近底板(远离进水端侧)的导流孔连接,导流孔的设计流速为0.1m/s。孔口尺寸为2m×2.5m。出水堰采用固定三角堰,设计长度148m,为避免水流短路问题,在I、III池边池壁和进水端的池壁上设置集水槽,在集水槽两侧设出水堰。为保证出水水质,在出水槽上方设置反冲洗水管,为清洗曝气时残留在出水槽中的污泥,冲洗水回到中间池。4曝气系统由于反应池设计水深为8m,考虑氧的利用率因素,设计上采用鼓风曝气,选用膜片式微孔曝气器,根据运行时两个边池和中间池的MLSS不同,生物总量不同,故曝气量也不同。设计中在两个边池设置了4940个微孔曝气器,中间池设置了3700个微孔曝气器。5排泥系统由于两个边池起着反应池和沉淀池的双重作用,在沉淀后,池中排除剩余污泥后,仍然存在着大量的活性污泥,这部分活性污泥在下一个工序进水阶段,与进水混合,进而达到了污泥回流的作用,所以UNITANK工艺不用设置外回流系统。剩余污泥是在沉淀阶段后0.5小时的阶段内排除,本次设计是在池内设置了潜污泵,通过该泵将剩余污泥排除。6结论UNITANK工艺具有独特的优点:①与其他SBR工艺相比,可不设回流污泥系统;②模块化设计,便于将来的扩建;③采用矩形池结构,反应池可进行共用隔墙布置,可节省土建费用和工程建设用地;④系统为连续运行,出水采用固定堰,不需设滗水器(其他SBR工艺需设置滗水器),运行时水面基本桓定;⑤通过调整运行工序,即可具有脱氮的功能。UNITANK工艺污水处理系统中需设有一套简单而有效的生物处理监测与控制系统,包括溶氧仪、氧化还原电位(ORP)、污泥浓度、流量、pH等等,根据水质、水量情况,改变或设定运行周期,改变进水点,获得相应的污泥负荷。故UNITANK工艺需要较高的自动监测和自动控制水平。本次设计中UNITANK反应池的有效水深取到8m,在峰值流量时,为了增加污泥的沉降速度,应考虑是否在池子底部增设其他设施,如斜管等。本次工程建设方提供的数据中没有变化系数,加之如增设斜管增加沉降速度,随之增加许多运行维护的问题,故本次设计没有考虑增设任何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