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博物馆的多媒体创新应用—以南京博物院数字博物馆为例尤翔一、背景二、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三、经验与启示目录“在计算机系统中,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使用的媒体包括文字、图片、照片、声音(包含音乐、语音旁白、特殊音效)、动画和影片,以及程序所提供的互动功能。”————维基百科对于多媒体(Multimedia)的定义维基百科的定义仅仅描述了多媒体的构成元素和载体,而对于多媒体应用方式及其目标并没有提及。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多媒体应用的多种可能性。因此,围绕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博物馆根据自己的目标和现实条件衍生出多种应用方式。背景1、辅助展品展示展品的音、视频说明,以及提供主动式音、视频、文字查询等2、展品或遗址的多媒体再现通过多种采集手段,以多媒体方式再现3、沉浸式体验通过对存在或消失实物的复原,提供虚拟或增强现实的体验4、网络虚拟再现单个展品、展览或全部实体馆的网络浏览、体验5、通过多媒体手段为展品的保存、管理、修复、研究提供便利背景这些应用无疑有效地提高了博物馆的管理、展示、研究效率,扩大了文明传播的广度和深度。但这些应用又因缺乏对观众诉求的关怀,以及被动的输灌模式,难以建立起观众、展品以及展馆之间的自主交流与信任。背景•难题新建的南京博物院数字馆没有一件实物藏品。失去了实物参照,失去了参观者习惯的传统参观模式。如何组织展览?如何吸引参观者并引之共鸣?多媒体的内容载体在哪里?大量的多媒体软硬件能否方便参观者使用?大量的多媒体软硬件会不会带来运维的负担?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思路放弃传统布展理念强调自我启发、自主认知,强调自主参与与体验观众与布展者对等,共同建设、可生长的博物馆平台与公众融合、公众与公众融合、现实与历史融合寻找超出展品、地域、文化与时间限制的布展主线,以求观众与历史的共鸣。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思路数字馆整体架构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手段搭建互为依存、互为工具、互为终端的实体数字馆和虚拟数字馆提供多种参与、互动的模式和软硬件展陈的新技术、空间与观众的互动强调软硬件的稳定性,而不追求纯粹的技术创新传统互动与多媒体互动相结合多媒体与陈列空间相结合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相结合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搭建互为依存、互为工具、互为终端的实体数字馆和虚拟数字馆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数字馆网络虚拟馆整体架构•应用提供多种参与、互动的模式和软硬件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传统互动与多媒体互动相结合“幸福生活”——《南都繁会景物图卷》上海世博会《清明上河图》动态影像长卷的观察,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散点透视”画法,虽然画作中有丰富的细节,但没有统一的视觉汇聚中心,观众很自然的会沿着画卷行走,边走边看却忽略了细节。为了将《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细节信息传递出去,我们采用“吸引观众”、“放大细节”的手法——在长卷投影墙上开了五个暗门,内嵌小屏幕表现更多的细节影像。比如长卷中的杂技画面,旁边的观众先看到长卷,然后发现有人在画前打开暗门“窥视”,这就引发了好奇心,待走到近前就看到了更加丰富细腻的杂技表演。通过这种画中画的多媒体影像组合,我们准确有效的将——繁荣的大场景和细腻的细节——这一信息传递给了观众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传统互动与多媒体互动相结合•应用展示陈列的新技术、空间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为了表现清朝末年的闭关锁国和妄自尊大,我们将多媒体与空间和装修结合,在展厅中心营造了一个孤岛式的小房间。整个房间以玻璃围合仅留一个出入口,内置中式传统家具,小屏幕播放“戏曲”、“园林”“菜式”等中国文化精粹。玻璃墙整体覆单向玻璃膜,观众在房间外能清楚看见里面,但进入房间后就只能看见四面镜子,暗喻清末的“唯我独尊”心态。这其实是一个“诱导”装置,被吸引进来的观众在房间里看片子的同时,成为了别人的“风景”。观众与房间以及房间里的多媒体共同组成了鲜活的展项。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展示陈列的新技术、空间与观众的互动,让观众成为展览的一部分。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因为爱情很少有人想过把自己的东西留在博物馆展示。我们在设置南博数字馆“情感流线”的时候特地设定了“爱情”单元,表现历代爱情故事的同时,观众也可以在这里“秀恩爱”。投影幕上播放的是项羽和虞姬的爱情故事,对面的相片墙上播放的是历代名人伉俪的照片或者画像,“爱情树”雕塑顶部挂屏上流动的是描述爱情的诗句。观众可以用虚拟馆、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扫描墙面的二维码,在跳转后的页面上将自己的情侣照、结婚照推送到屏幕上;可以自己写诗句推送到LED屏幕;甚至可以自己做影片发送到投影屏幕。有了“爱情”这一永恒共通的话题,这里成为观众互动的一个热点。“七夕”期间,南京博物院成功地在这里做了一次观众互动活动。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因为爱情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因为爱情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因为爱情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文明丝路在这里,参观者不仅可以浏览中外文明交流的历程。而且可以通过实体馆或虚拟馆将自己真实的语音录制下来。这些语音根据参观者所选择的地区或语言录制、存储、播放。它的累积就构成人类当代行为的样本,并使该行为本身也成为博物馆收藏和展出对象。这个互动过程生动地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带给参观者全新的兴趣和参与感。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文明思路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生命因你永恒该展项基础画面呈现一种浩瀚的宇宙星空景象,当观众按要求编辑并发表评论后,在上述星域内可找到以编辑者命名的星球。实体馆和虚拟馆均可进行操作并显示。当编辑完成后,可以对其进行评价,低于标准者将取消命名资格,该星球自动变为无主星球,可以重新定义。如有不同用户进行同一课题编辑,则产生竞争机制,由评价体系决定命名权归属。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线上、线下,移动终端互动,强调虚拟与现实、网络与现场的全互动。生命因你永恒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相结合透明屏和3D打印透明屏和3D打印技术并不算很新,但在博物馆展陈之中还很少使用。我们用这两个技术将实体文物复制品和虚拟影像结合起来,让观众能看到真实文物的体量和结构,并能看到叠合的动态影像解读。在透明屏置于复制品之前,屏幕播放对应的数字内容解读,如:陶俑的动作、表情和衣着分析,陶土的类型和烧制方法,以及表面纹样的解读等等,可以涵盖很多内容。观众看到的是真实的物与虚拟的像叠合的画面。本单元通过简单、新奇的技术手段吸引观众、传递复杂信息。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相结合透明屏和3D打印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相结合沙盘模型与幻影成像在“扩张与融合”的过渡部分,我们根据空间位置设置了仿“宋、明都城图”的沙盘模型。在约25平米的面积内布置了有皇城、宫殿、街坊、民居以及动态人物、河船等微缩模型,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城市生活与城市空间。这种沙盘模型形式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在这片看似普通的微缩模型中,我们将动态的古典戏曲影像以幻影成像的方式呈现在实物模型戏台上,犹如点睛之笔,瞬间调动起参观者的欣赏兴趣。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实物模型相结合沙盘模型与幻影成像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陈列空间相结合在展馆(包含博物馆)的多媒体展陈中,屏幕(包含各类显示屏和投影幕)是不可或缺的硬件载体。总的趋势就是——通过巨大的尺寸造成震撼感、围合空间造成的沉浸感、在非常规的地方出现影像造成的新奇感。但这些形式都是强调数字媒体的表现,弱化或者忽视了“屏幕”作为一个实在的空间构建在空间中的作用。我们在进行数字博物馆空间和多媒体设计时,力图寻找与展陈空间融合并强化内容感染力的可能。这一理念在数字博物馆的多个展区落实。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陈列空间相结合“热血青年”单元,我们以“旗帜”作为这一展区的视觉符号作为投影幕。在“壮志凌云”展区。我们考采用由顶部垂吊下来三块独立大尺寸投影幕作为展区核心。一方面打破了巨幕造成的封闭,使观众能够透过巨幕缝隙看到其背后的旋转廊道,打通了空间和视线;更重要的是纵向的大尺寸投影幕模拟并夸大了“丰碑”的形象,在空间力量方面营造了适度的“宏伟”、“壮观”和“压迫”感,更加符合展区的“帝王”主题。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应用多媒体与陈列空间相结合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应用•创新创新理念许多公司和个人完成的多媒体创新仅在纯技术层面。多媒体创新应用是否是应用了多少新技术、做了多少新研发的纯技术创新?多媒体应用创新首先应是理念上创新。多媒体应用的终极目的是功能性的:将最全的信息以最快的方式向使用者传递,并使其最大限度的接收。所以,多媒体只是手段,人机交互是过程,信息传递才是目标。让一切的设计和应用回归到“信息传递”的本源——传递的核心信息是什么?给谁用?如何传递最好?如何最有效率?这才是数字博物馆多媒体创新应用的核心。经验与启示•创新南京博物院数字馆的多媒体创新应用便是将“主动型”和“被动型”结合,将观众“诱导”进入预设的线索和单元中“主动查找信息”。这一创新理念落实在南京博物院数字馆之中就是——以“情感”作为参观主线。以此为主线即是让观众不再置身事外,而是与古人共享情感。情感架起了历史、文明、文物与参观者沟通、共鸣的桥梁。以“情感”拉近观众,以多媒体与空间和装修装饰结合,多种互动手段的结合加强信息传递的效率,这便是数字博物馆的多媒体创新理念。经验与启示•经验与教训主题线索中的部分“情感”要素过于抽象,难以在短时间内被参观者理解。新的参观主线和模式普及需要在实践中推广,各展项的导览、使用介绍不足,使相当部分的参观者无法迅速体验。部分展项受空间限制,导致效果受到影响。尽管在设计上考虑了使用的稳定和便利性。但庞大的网络、数据以及硬件设备依然会出现不稳定现象。经验与启示•结语南京博物院数字博物馆提出了多种类型的多媒体创新应用,这是一次曲折艰苦但获益良多的尝试,即有欣喜的收获,也有偏差和失误。我们希望在这里抛砖引玉地提出多媒体创新的构思和理念,提供给更多的博物馆、展陈和多媒体专业人员作为有益的参考,并期望共同探讨进步!经验与启示THEEND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