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科技》导学案编写说明一、编写宗旨:导学案的编写重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旨在通过转变课堂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二、编写形式:1、导学案的编写主要按课时进行,教(教师授课)与学(学生学习)同步。2、“统一模块”与“选学模块”的“导学案”应该具备各自不同的特点。三、使用方法:导学案必须在教学内容开展之前提前编写、完成印刷,并于课前下发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四、编写说明1、编写原则:学生探究性、合作性原则及教师指导性原则。2、导学案应该从三个维度阐明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3、组织结构:分为“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包括“预习情况交流”、“新课导学”、“训练与检测”三个环节)及“预习任务布置”三大板块。4、内容要求:在原有知识经验上逐层建构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帮助学生梳理科学的知识体系。具体要求为:“预习情况交流”(5分钟):学生交流上节课布置的预习任务,教师组织点评。“新课导学”(20分钟):教师从预习交流中继续引发探究,通过导学案中逐级设置的有效支架,对问题层层剖析,依照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引导学生开展有目标、有层次、有方法的学习探究活动。在编写学习支架时,注意学生思维及学习方法的引导。活动结束,师生共同总结新知与获取新知的方法。“训练与检测”(10分钟):教师可编写一些变式训练的内容,以减少(拆除)支架、减少(取消)指导为原则,实现让学生利用前面获取的新知尝试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注意该部分内容要具有明显的可检测性,即不仅让教师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还要能让学生进行自我检测和评价。“预习任务布置”(5分钟):遵循趣味性、相关性、探究性的原则,教师设计与下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为学生的预习内容,容量力争保持在学生课余时间10分钟之内。预习内容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为后面的课堂教学做铺垫,可以起到知识准备的作用,也可以通过问题的设置,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问题在形式上要尽量简洁,且问题要具有一定的可检测性。附:《高中信息科技》导学案模板一、学习目标:1.三维目标2.重点难点二、学习过程:1.预习情况交流:2.新课导学:探究1.小结探究2.小结3.训练与检测:训练1.训练2.三、预习任务布置:1.2.《枚举策略应用》导学案高一班姓名:学号: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枚举算法策略的基本思想。2、能灵活应算法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描述变量间的关系。3、能灵活应用枚举算法策略进行算法设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比较发票问题中变量的设置,发现数据变化规律及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算法语言进行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枚举算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2、学会发现揭示事物的内在规律的能力,激发学习算法设计的兴趣。学习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枚举算法策略的含义及灵活应用该策略进行相应的算法设计。2、发现数据变化规律及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用算法语言进行描述。3、用算法语言对数据变换规律及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正确描述。4、进一步挖掘数据变化规律,简化算法。学习过程:1、预习情况交流问题重现:一张单据上有5位编号,其中千位数和百位数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即该编号的形式为:147。但知道该数是57或67的整数倍。设计一个算法,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并统计这样数的个数。⑴满足147形式的数共有多少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什么?⑵试按顺序列出所有可能的编号⑶如何验证n是否是我们要的解?2、新课导学【探究】针对课前预习的问题,如何用循环结构实现编号的一一列举?填写下表。顺序列出可能的编号循环执行次数如果用变量i作为循环计数器,那么i的初值是循环控制条件如何表达?如果用变量n表示编号,那么n与i之间的关系表达式:小结:枚举思想3、训练与检测问题:一张单据上有5位编号,其中千位数和十位数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即该编号得形式为:147。但知道该数是57或67的整数倍。设计一个算法,找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并统计这样数的个数。【探究】⑴满足147形式的数共有多少个?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什么?⑵观察数据找出其中规律:填写下表。顺序列出可能的编号n循环执行次数计数器ii的十位ai的个位b⑶编号n与a、b之间的关系表达式:⑷如何验证n是否是我们要的解?三、预习任务布置:思考:1、你还能用其他方法解决这节课的问题吗?请画出相应的流程图。2、如何将任意多个数进行保存并求和?请描述你的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