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20世纪文学(一)第一节俄罗斯苏联文学概论第二节现实主义文学与高尔基、肖洛霍夫第三节非主潮文学与帕斯捷尔纳克、布尔加科夫第一节俄罗斯苏联文学概论历史背景一,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形成及其基本特征•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纷呈迭起:•1917年的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随后十月革命爆发。•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建立,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1945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1991年,苏联解体。俄苏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从思想特征看,1.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表现新主题、塑造新型的主人公形象。3.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从艺术特征看:1.多种文学流派并存,竞相发展并迅速交替。2.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综合。3.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基本创作方法。(主张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要洋溢理想的激情;不提倡统一的风格,要求作家的创作探索运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要求对生活现象进行史诗性、全景性描写。)二、俄苏文学的4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迄于本世纪20年代末。与俄国历史处于新旧交替时期一样,新旧文学观念的嬗变也十分迅捷,文坛出现了多种文学流派,多种文学形态共存的局面。•有的文学史研究者把1890至1917年这个文学时代称为“白银时代”。克里姆林宫与红场象征主义•象征主义者把哲学家弗·索洛维约夫(1853—1900)尊为精神导师•强调艺术的宗教底蕴,坚信艺术具有改造尘世生活的伟大作用,赋予艺术以“创造生命”、“建设生活”的重要意义,认为“象征”是带有寓意性的形象,并有其无限宽泛的多义性。•象征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诗歌。阿克梅派•阿克梅派认为最高的“自我价值”在尘世,追求艺术表现的明朗化和清晰度,主张恢复词的原始意义,显示出与象征派艺术观的鲜明对立。•尼·古米廖夫(1886—1921)是阿克梅主义理论的主要阐释者。•从诗歌创作的角度看,安娜·阿赫玛托娃(1889—1966)和奥·曼德尔什塔姆(1891—1938)两位诗人则是阿克梅派的双璧。古米廖夫阿赫玛托娃曼德尔什塔姆•俄国未来主义诗人高举“未来”的旗帜,声称与“过去”和“现在”决裂,抛弃一切文化传统,反对社会对个性的束缚。•在诗歌创作上,他们主张语言革新,不受传统审美习惯和诗歌形式的束缚,大胆表现现代生活的高速度、强节奏以及人对外界迅速变换的事物的瞬间感受。•马雅可夫斯基(1893—1930)是俄国未来主义诗人的代表。未来主义马雅可夫斯基•现实主义文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仍获得重大进展。•以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和柯罗连科为代表的老一代现实主义作家继续创作,既丰富了现实主义库藏,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又直接影响了新一代现实主义作家。•新一代作家的杰出代表有高尔基以及布宁、库普林等。现实主义托尔斯泰契诃夫柯罗连科高尔基布宁库普林20年代的小说成就•绥拉菲莫维奇(1863—1949)的《铁流》(1924)和法捷耶夫的《毁灭》(1927)是较早描写国内战争、正面歌颂革命英雄人物的两部代表作品,其中后一部作品显示出作者杰出的心理分析才能。•叶·扎米亚京(1884—1937)的日记体幻想小说《我们》(1924),运用象征、荒诞、幻觉、梦境、意识流等艺术手段,表达了反对过于强调集中统一、维护个性自由独立的意向。20年代的小说成就•安·普拉东诺夫(1899—1951)的长篇小说《切文古尔》(1927—1929)描写20年代中期俄罗斯中部某草原小城切文古尔“自发地”提前实现共产主义的故事,是“反乌托邦文学”的一部力作。•在一大批肯定现实的小说中,革拉特科夫(1883—1958)的《水泥》(1925)和潘菲罗夫(1896—1960)的《磨刀石农庄》(第1部,1928)是较有代表性的两部。其中,《水泥》以国民经济恢复、工业生产建设为题材,《磨刀石农庄》则是第一部反映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长篇小说《切文古尔》封面第二阶段•自30年代初至50年代初。是苏联历史上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时代。•1934年8月召开了第一次全苏作家代表大会,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选举高尔基为作协主席,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原则。高尔基画像代表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真正成就的是:•布尔加科夫(1891—1940)的《大师与玛格丽特》(1928—1940)•高尔基的《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阿·托尔斯泰(1882—1945)的《苦难的历程》三部曲。第二阶段第三阶段•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中期。苏联文学进入精神更新时期。•1954年,老作家爱伦堡(1891—1967)发表中篇小说《解冻》,宣告了20世纪俄罗斯文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同年12月,在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上,作家们就“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文学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展开争论,打破了文坛长期以来的沉闷空气。•“奥维奇金派”的出现,“解冻文学”思潮的流行,“战壕真实派”的崛起,标志着苏联文学的深刻变化。第三阶段•这一时期文学趋势是多元化,各种思潮、流派和风格的作家作品争奇斗妍,并存发展。•这30多年间影响较大的作品有鲍·帕斯捷尔纳克(1890—1960)的长篇小说《日瓦戈医生》(1957),肖洛霍夫的短篇小说《人的命运》(又译《一个人的遭遇》,1956—1957),鲍·瓦西里耶夫(1924—)的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69),艾特玛托夫(1928—)的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1980)等。第四阶段•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回归”是这一时期俄罗斯文学最突出的现象:1.“回归文学”首先是指世纪之初白银时代的作品、三代侨民作家的作品,经过若干年月的风风雨雨,终于回归到俄罗斯读者手中来。2.“回归文学”也指自20至80年代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种种原因被禁止发表、被封存或被“搁置”的作品,从被禁状态回归到自由状态,得以同广大读者见面。•80年代中期以后还出现了所谓“另一种文学”(即“异样文学”)。第四阶段•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内文学与侨民文学之间的界线被打破,两大文学板块的区分不复存在。•90年代文学的基本特点是多元化。同时,宗教对文学的广泛渗透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文化现象,通俗文学作品也显示出量的优势和特殊的影响力。这一切都改变着世纪末俄罗斯文学的基本格局。高尔基正在给列宁读书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现实主义是全部20世纪俄罗斯苏联文学中最主要、最有成就和影响的文学流派。这不仅是由于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强大存在和有力影响,更因为20世纪的现实决定了俄罗斯作家们始终没有丢弃人道主义的旗帜和强烈的使命感。但20世纪的现实主义作家们在继承19世纪传统的基础上,又积极吸取各种新兴艺术流派、包括西方现代主义的新鲜经验,不断向纵深开掘,因此取得了不容忽视的新成就。伊凡·布宁(1870—1953)•“知识派”成员•以诗歌创作进入文坛,却是以小说创作确定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他的小说,或以“严峻的真实”描写俄国农村;或以凄婉的笔调勾画出贵族庄园的没落。•193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俄罗斯作家。《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1927—1931)是布宁最重要的作品。•被称为“虚构的自传”。•其中,作者再现了过去时代的俄罗斯以及自己童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表现了深深的乡愁、浓厚的怀旧情绪和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并流露出对某些“永恒”问题的哲学沉思。亚·伊·库普林(1870—1938)•库普林是现实主义作家。•中篇小说《决斗》(1905),借鉴了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反映1905年革命前后俄罗斯人社会意识的觉醒。•中篇小说《亚玛》(1909-1915),以妓女生活为题材,写尽她们的不幸与悲苦。阿·托尔斯泰(1883—1945)•阿·托尔斯泰以象征主义诗歌创作进入文坛,1910年后,他找到了小说这一适合自己的文学体裁。•代表作品是三部曲《苦难的历程》。《苦难的历程》《苦难的历程》共三部:•《两姊妹》(1921)•《1918年》(1927-1928)•《阴暗的早晨》(1941)《苦难的历程》封面和插图康·亚·费定(1892—1977)•费定最著名的作品是长篇小说《城与年》(1924)。•“城”指的是主人公安德烈生活过的德国和俄国的城市。•“年”指的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到苏联国内战争那一动荡的历史时代。亚·亚·法捷耶夫(1901—1956)法捷耶夫最重要的作品是两部长篇小说:•《毁灭》(1927)•《青年近卫军》(1945)“战壕真实派”•“战壕真实派”是指从50年代中期起在文坛崭露头角的、一批亲历卫国战争的青年作家。•他们的作品多以个人经历或所见所闻为素材,用逼真的细节描写再现战场上的实景,写出了普通士兵和下级军官在前沿战壕中的真实感受,从而突破了以往的战争题材作品偏重描写“司令部真实”的旧有模式。“集中营文学”•大都根据作者的个人经历写成,往往融自传、纪实和政论于一体。•描写集中营生活的黑暗可怖以及其中的反抗、暴动和逃亡事件,把劳改犯个人遭遇的展示和对他们心理状态的揭示结合起来,并进行历史和哲学的思考。•其中索尔仁尼琴的作品最著名。索尔仁尼琴(1918—)•中篇小说《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1962)•长篇小说《第一圈》(1968)•“文艺性调查初探”《古拉格群岛》(1973)等。道德题材作品•道德题材作品在60—70年代的苏联文坛尤为发达,且深受当时的读者喜爱。•这些作品一般不刻意追求情节的紧张复杂,出现在读者面前的人和事仿佛都是从生活中信手拈来,作者几乎不加任何雕琢。•读者在他的小说中所看到的,往往不是离奇的故事,而是蕴藏在平凡生活中的真理,并由此而受到某种启示。钦·艾特玛托夫(1928—)•在当代苏联文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而独特的地位。•他认为自己的创作是“严格的现实主义”,并在作品中对苏联当代生活的各种问题进行展示和哲理探索。•他凭借神话传说等假定性形式来隐喻、象征和折射现实,集历史、现实、未来于一体,创造出作品构思的立体性框架。《一日长于百年》•1980年,艾特玛托夫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一日长于百年》(又名《风雪小站》)。•这部小说在历史、现在和未来的立体画面中,神话、现实、宇宙三条线索相互交错,又对应包含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悲剧。二、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高尔基是20世纪世界文学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3月28日出生。•幼年丧父,仅上过两年小学,依靠刻苦自学和在社会“大学”中学习而获得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高尔基的创作道路•早期创作(1892—1907)•中期创作(1908—1924)•晚期创作(1925—1936)早期创作(1892—1907)•包括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类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有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1892)和《鹰之歌》(1894)、《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现实主义代表作为短篇小说短篇小说《切尔卡什》(1892)等,剧本《底层》(1902)和长篇小说《母亲》(1906—1907)。中期创作(1908—1924)•这一时期高尔基在创作思想和艺术风格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尔基在这一时期共完成了六大系列作品,即“奥库罗夫三部曲”、自传体三部曲、《罗斯记游》、《俄罗斯童话》、《日记片断》和《1922至1924年短篇小说集》。晚期创作(1925—1936)高尔基的晚期创作主要是两部长篇小说:•《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自传体三部曲•包括三部中篇小说:《童年》(1913)、《在人间》(1916)和《我的大学》(1923)•是高尔基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的自传体三部曲。•自传主人公名叫阿辽沙。《童年》•《童年》描述阿辽沙从1871年父亲去世到1879年母亲去世八年间在下诺夫戈罗德市外祖父家的生活,包括他短暂的学校生活和1878年秋辍学后“到街头去找生活”的情景。《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