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技能整理技能问答题要点一、初步诊断及依据:(一般心理问题):诊断程序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精神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诊断依据:举例(三级例一348)1、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与找工作有关,由现实刺激引发,与其处境符合,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该求助者心理问题仅局限在找工作上,没有出现泛化,且仅持续一个多月,可以排除严重心理问题。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由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一个多月,痛苦程度和社会功能受损程度轻微,符合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要点。6、据此,初步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但是,引发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刺激比较强烈,应该引起注意,避免快速泛化,演变成严重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诊断程序:1、分析求助者问题是否有器质性病变作基础2、根据区分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心理学原则,分析求助者自知力及有无经生病性症状,与精神病性问题相鉴别3、分析求助者的内心冲突类型,与神经症性问题相鉴别4、分析求助者情绪是否泛化,若已泛化,需分析泛化的具体表现5、确定求助者心理问题持续时间、心理、生理及社会功能影响程度6、形成初步诊断注意:如果是抑郁症状,需要与心境障碍的抑郁发作相鉴别,如果是焦虑症状,需要与心境障碍的焦虑发作相鉴别诊断依据:举例?(二级例五367):1、该求助者历年体检正常,故其心理问题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心理活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自知力相对完整,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与高考压力有关,由现实因素引发,与处境相符,没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可以排除神经症性问题4、情绪反应已经泛化,具体表现为。。。5、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特点是:有现实刺激引发、持续时间四月,有一定程度的痛苦,学习效率有所下降,社会功能轻度受损,负性情绪已经泛化。6、据此,初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诊断程序:1、根据既往病史或体检结果,判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否存在器质性病变基础2、根据区分心理正常和心理异常的原则,自知力程度,是否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判断求助者是否存在精神病性问题3、根据求助者内心冲突的性质,判断是否存在神经症性问题4、如果求助者内心冲突是变形的,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判断求助者是否可以确诊为神经症5、根据求助者的主导症状以及不同种类神经症的诊断要点,确定神经症的类型,形成初步诊断6、与具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根据上述程序,对该案例形成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结果:(二级例一神经衰弱360)1、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五器质性病变基础2、该求助者五精神病性问题3、该求助者存在变形冲突,表现为:因与同学因一小事吵架后,就总觉得人家跟自己过不去,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4、根据神经症简易评定法,该求助者病程一年以上,3分,精神痛苦无法自行摆脱,2分,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避免与他人接触,有回避行为,但仍能坚持上学,社会功能受损程度2分,总分7分,可以确诊为神经症5、该求助者的主导症状是与精神易兴奋相联系的精神易疲劳,并伴有烦恼、易激惹等情绪症状和头部不适、睡眠障碍等躯体症状。与神经衰弱的诊断要点相符合,据此逐步诊断为神经衰弱6、与其他类型神经症相鉴别①该求助者虽然心情不好,但是没有出现全天大部分时间的情绪低落或兴趣减少,可以排除抑郁发作和抑郁神经症②该求助者虽然有焦虑情绪,但是又具体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以排除广泛焦虑③该求助者虽然有回避他人的行为,但是其内心感受来源于总想着与同学以前的矛盾,而不是与处境不相符的担心和害怕,可以排除恐怖神经症④该求助者虽然有想摆脱但摆脱不了的内心冲突,但是这种冲突继发于当前的痛苦状态,痛苦不是由于这种冲突引发的,可以排除强迫性神经症抑郁性神经症的鉴别诊断(二级例四抑郁性神经症366)1、与抑郁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表现出情绪低落,兴趣下降,自我评价低等症状,但在病程上已经持续近三年的时间,且伴有变形的内心冲突,因此可排除抑郁症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表现出焦虑的症状,但与其抑郁症状相比,焦虑症状不是主要的,而是抑郁的伴发症状,且非无名焦虑,因此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的鉴别诊断(二级例六疑病性神经症369)1、与疑病妄想相鉴别:该求助者认为自己患肝癌,但主要是怀疑和担心,而不是坚信不疑,可排除疑病妄想2、与广泛性焦虑相鉴别:该求助者虽然出现焦虑情绪,但是焦虑有具体内容,不是无名焦虑,可排除广泛性焦虑3、与恐怖性神经症相鉴别:该求助者虽对肝癌存在担心和害怕,但这种担心和害怕是指向未来的,不是已经患了肝癌,所以这种担心和害怕是焦虑而不具备恐怖的特点,可以排除恐怖性神经症问题出现原因分析:三级例一3491、生理因素:年龄、阶段2、社会因素: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或者经历②家庭教育、家庭教养严厉③社会支持系统④文化因素对心理障碍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如涉及对性的看法)3、心理因素:①存在明显的认知错误②对现实问题的误解或错误的评价③缺乏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④被焦虑情绪所困扰,不能自己解决⑤人际关系方面与同学交往少,缺乏沟通和交流⑥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⑦人格特征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1、MMPI测验,用来探寻求助者的病理人格以及做精神病的鉴别诊断2、SCL-90测验,以了解求助者对自身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3、SAS测验,评估求助者在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4、SDS测验,评估求助者在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5、EPQ测验,用来了解求助者的人格特征应该选择什么方面或类型的心理测验?1、选择直接与临床表现有关的心理测验,将问题的严重程度量化2、选择与临床表现有密切关系的心理测验3、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心理测验4、选择为排除其他诊断而使用的心理测验怎样评估咨询效果:六个维度评估咨询效果:求助者自评、社会功能、周围人评、咨询师评、心理测验前后对照、症状改善程度。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估:其对(焦虑、烦躁)等症状改变方面的主观体验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求助者适应社会的情况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其家人、亲朋好友和同事对求助者改变情况的评估也是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指标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比较:根据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结果的对比,可了解求助者在症状及程度方面的改变,这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咨询师可根据观察,评估求助者的内心痛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症状改变情况,这是评估咨询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如何把握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咨询的任何时间内1、在开始一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应该收集的资料:一般资料:1求助者的人口学资料2、求助者生活状况3婚姻家庭4、工作记录5、社会交往6、娱乐活动7、自我描述8、求助者个人内在世界的重要特点9、其它资料个人成长史资料:婴幼儿时期、童年生活、少年期生活、青年期目前状态资料:精神状态(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情绪情感表现,意志行为,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身体状态(有无躯体异常感觉,近期体检报告)社会活动状态(工作动机、考勤、社会交往、家庭生活)(案例提出的搜集资料)三级例三,3501、是否做过心理测验、施测的项目及测验结果2、婚姻家庭中的其它重要事件与原因,家庭的现状与过去的比较3、以往解决问题的行为模式4、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5、对未来的希望6、早年回忆,有无负性情绪记忆社交恐怖症:1、家族史2、疾病史3、既往心理咨询史4、心理测验情况5、家庭成员关系6、娱乐活动情况7、价值观、信念或理想在摄入性谈话中要注意什么?1、态度必须保持中立2、提问中避免失误3、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以免产生误解咨询中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硬注意什么,如何选择摄入性谈话的切入点)1、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进行谈话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5、谈话目标中若有一个以上的内容,应分别处理在摄入性谈话中,要避免什么样的提问失误?1、避免“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4、避免修饰性反问5、避免责备性问题6、避免解释性问题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求助者的权利有哪些?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与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谈话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应注意哪些内容)1、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积极3、有效如何对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例六353)1、通过判断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原则分析。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故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正常的范围。2、从该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本案例的求助者表现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从求助者对“症状”和“自知”程度来分析,本案例的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对神经症性问题求助者的临床表现进行量化评定:1、病程:少于三个月,1分,3个月到1年,2分,一年以上,3分2、精神痛苦程度:轻度,可自行摆脱,1分,中度,自己无法摆脱,需借助别人帮助或处境改变才能摆脱,2分,重度:几乎完全无法摆脱,即使别人安慰开导异地修养也无济于事,3分3、社会功能:轻度社会功能受损,能照常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只要轻度妨碍,1分,中度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或人际交往效率显著下降,不得不减轻工作或改变工作,或只能部分工作,或某些社交场合不得不尽量避免,2分,重度社会功能受损者,完全不能学习工作,不得不休假或退学,或某些必要的社会交往完全回避,3分怎样和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1、首先向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形式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方案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修改在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时,如何判定咨询目标是有效的?1、属于心理学范畴:对于不牵扯心理问题的来访,一般不属于心理咨询范围。2、积极:目标的有效性,在于目标是积极的,符合人们发展的需要。3、具体或量化的:目标不具体,就难以操作和判断,目标越具体,就越容易见到效果。具体目标是应该受终极目标指引的具体目标,而不是孤立的具体目标。4、可行:目标没有可行性,超出了求助者可能的水平,或超出了咨询师所能提供的条件,则目标就很难达到。此外,经济条件等因素也会成为影响可行性的因素。5、可以评估:目标无法评估,则不称为目标。及时评估,有助于看到进步,鼓舞双方信心,可发现不足,及时地调整目标或措施。6、双方接受:咨询目标应该由双方共同商定。若双方的目标有差异,则应通过双方的交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