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改进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2012年秋季我们使用的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又一次重新编排,经过一年多的教学,使我清楚地认识到新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实验的不足,其中有些实验,设计不合理,实验误差被人为增大;有些实验按照课本上的探究过程,教师准备起来十分繁琐,极大地浪费了实验器材,浪费了教师时间;有些实验农村学校实验室器材不全,完成起来比较困难;有些实验学生在探究中不能直观地感受探究带来的乐趣,导致教师讲实验,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研究如何改进实验,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显得特别重要。二、课题界定: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不高,处于从生活经验思维向逻辑思维的过渡阶段。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判断、推理离不开直观形象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物理时观察和实验是学生获取认知的最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在直观的基础上形成准确的逻辑思维。《初中物理实验改进研究》课题主要从初中物理实验的要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便于教师开展教学为目的开展研究,收集教学过程中实验改革创新的灵感,获得改进实验教学的准确资料,为物理教师课堂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由于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能力水平有限,本研究的范围限定在初中物理。三、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是加深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理解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认识物理规律的感性基础,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物理教育工作者进行大量的教改实践,都是想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注重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强大压力,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实验设备的不足及实验技术的落后等因素,在当前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仍是极其薄弱的环节,这种状况将影响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必须强化实验教学,提升教学效果。1.以初中物理实验的研究为主线,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选择用合适的实验,合理地进行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地认清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能否达到最优目的,关键问题是实验能否能激起学生较大的兴趣,生动有趣,富有魅力的实验,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新课程改革要求新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逐步培养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体验。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提高,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四、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难点本课题主要以初中八、九年级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为研究对象。基本内容:1.挖掘课本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对教材中每个实验进行细致研究,对实验器材在实验中的作用,做到了如指掌;针对实验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改进实验模式;使实验效果更显著、更富趣味性,更加突出新课标要求,更具探究性和启发性。2.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趣味物理实验。引导学生了解日常生活中物品的物理性能,结合初中物理知识,将物理课堂与日常生活二者有机结合,显现其物理特性。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有助于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对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重点:对现有实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使得实验更具有趣味性,成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的切入点。难点:很多实验存在效果不明显,现象不直观的缺点,学生观察之后看不懂,我们要对这样的实验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努力做到由繁入简,使实验现象变得简单直观,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抓住学生的心。五、研究对象和步骤:1、对象:本研究中的实验是指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学科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课后小实验、小制作等。(1).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研究:针对《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涉及的实验,用更科学直观的形式呈现实验现象、启发学生思维,研究成果直接服务教学。(2).完善现有教材中个别有缺陷的实验仪器、方案及方法。结合教师在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实验存在的问题,想方设法改进实验方式方法,简化操作,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和准确度。(3).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良好的实验素养。2、实施步骤:本课题研究分三个阶段(1)研究的准备阶段:(2013年11月—2014年1月)通过调查研究,充分酝酿和讨论;制定研究方案,邀请相关领导和老师进行开题论证。(2)主体实验阶段:(2014年2月—2014年6月)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研究和实践。实验教师要写出6至7个教材实验的改进方案和1至2篇有关实验教改的经验论文,进行必要的实验反思,及时记录实验改进方案。(3)总结验收阶段:(2014年7月—2014年8月)对研究过程的材料进行分析,写出研究报告、结题,接受上级教研部门的评审验收。六、研究方法:1、实验研究法。按照“研究方案→实验操作→分析小结”的程序,循环往复,螺旋递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2、调查研究法。全面了解、分析物理学学科的实验课教学情况,依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指导。3、教学行动研究法。实验教师根据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展开研究,定期组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就某个实验的改进、优化实验流程等交换看法,互相启发,互相提高。4、点面结合法。依据本学科特点和实际情况按照课题的计划开展实验。与此同时,及时总结物理实验改进和创新的经验,协同攻关,并将成功的实验改进经验在全校推广。七、研究成果:1.改进实验方案,优化实验过程,效果更明显。初中物理的实验器材都是我们身边随手可得的物体,它可以帮我们完成一个个重要的实验,例如:惯性现象实验,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法来进行:①.实验需要提前准备4至5个大号象棋子、一根筷子,将棋子摞成一摞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筷子快速从下方打一棋子,其余的仍摞成一摞,不会倒下来或者散开。②.在玻璃水杯中到一些水,杯口放一硬纸片,上面放一颗鸡蛋,用手指弹纸片,就可以观察到鸡蛋竖直落入杯内水中,不会落到杯子外去。③.用一个小纸条,上面放一个盒粉笔,快速拉动纸条,粉笔盒留在原地。2.利用物理现象、创新设计实验、更直观。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我们对初中物理中的一些实验总是用一些老套的办法,但只要仔细分析、深入,我们可以做到更精确、更直观。如:演示大气压强实验,大家公认的实验是纸片托一杯水,但这个实验受纸片材质的影响较大,还与水杯口的光滑程度有关而失误较多,因此可以在平底烧瓶里放一些沾了酒精的棉花,点燃棉花,在烧瓶口放一熟鹌鹑蛋,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棉花的燃烧,瓶内氧气减少,气压降低,大气压把蛋一点点地,缓慢地压进烧瓶里,甚至蛋会变形。3.激发灵感、通过小制作弥补器材种类和数量的不足。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生活废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除了可以弥补实验器材的不足,还可以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废物经过加工可以制作成实验器材,比如:用矿泉水瓶可以完成许多实验:①.两个瓶子,一根细线,制成土电话。(固体可以传声)②.用图钉在瓶身沿竖直方向每隔2-3厘米依此扎三个洞,然后装满水,观察水从这三个洞中流出的情况,比较三个洞中流出水射程的远近让学生知道液体的压强与深度有关。③.把瓶子的颈部剪下,做成一漏斗,一手把乒乓球放入“漏斗”中的顶部,另一只手捉住瓶口,用嘴使劲向下吹气,同时放开拿乒乓球的手,发现乒乓球没有掉下去,引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个小实验可以要求每个学生都动手做,亲身体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④.取一个纯净水瓶,往瓶中装水到满过瓶身一半即可,再取一个废弃眼药水瓶,再在瓶口套或绑一个小螺母并装入用墨水染成红色的水做成“浮沉子”,放入纯净水瓶中,然后,用手捏或放瓶身,控制力度,看到“浮沉子”在水下沉、悬浮、漂浮,同时仔细观察,“浮沉子”上浮时,会有红色的水从“浮沉子”中喷出,多做几次,会发现“浮沉子”中的水的颜色变浅,说明有水也进入“浮沉子”中,从而让学生知道潜水艇浮沉的原理。4.提升师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开展课题研究,促进老师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教学思路更加开阔,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学习能力得到一定增强,中考中物理实验考试成绩明显提高。5.完成主体论文:《几个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实验随笔若干;自制教具3件:潜水艇原理、上下楼开关演示、飞机飞行原理。八、有关问题的探讨与建议:1.关于激发教师教育创新的手段。《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要求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体会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限、生活经验少,对探究的实施有很大影响,笔者设想,相关教育研究机构能否在教材之外,配发内容翔实、花样多变的教学案例参考资料,收集真正来自教学一线的成果和经验,形成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踏板。这样不但不会束缚教师的思维,相反,应当是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2.在实验课上开展基本的演示实验活动,实验仪器要做到尽可能基本配套,取用方便。要靠课后或课前的老师或同学自备自制一学期搞数次还可,多了老师和同学在准备费的时间太多,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校在逐步设法解决。3.我们感到由于受现行教材和考试制度的限制,实验活动目前还未能在大面积的在课堂全面推开,特别是九年级下学期因中考的压力,课后的实验活动也因学生没有时间而无法正常进行了。所以迫切希望使用新的教材和实行新的评价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