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淀与澄清沉淀法简介沉淀法是在重力作用下将重于水的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去的一种处理工艺,是废水处理中用途最广泛的方法之一。沉淀法应用于:在沉砂池中去除无机颗粒;在初次沉淀池中去除有机悬浮物或其他固体物;在二沉池中去除生物处理出流水中的生物污泥;在混凝后去除絮凝体;在污泥浓缩池中分离污泥中的水分,使污泥得到浓缩等。竖流沉淀池工作特征竖流式沉淀池的工作特征是废水以速度V向上流动,悬浮颗粒也以同一速度上升。在重力作用下,颗粒又以u0的速度下沉。颗粒的沉速为其本身沉速与水流上升速度之和。u0v的悬浮颗粒能沉于池底而被去除。u0=v的悬浮颗粒悬浮于池内,如颗粒间的碰撞使粒径增大,它也将被分离出去,故以u0=v作为分离颗粒的极限条件。而u0v的颗粒则不能下沉,将随水流出池外。对分散颗粒,在负荷相同的调节下,竖流沉淀池的去除率将低于其他类型的沉淀池。絮凝颗粒的沉淀情况较为复杂。水流上升,颗粒下沉,颗粒之间相互碰撞、接触、絮凝、使粒径变大,颗粒沉淀速度(u)也增大。这时,原来沉淀速度uu0的颗粒,也有可能会被分离出去。沉淀池设计规则一般规则①污水自流进入,按最大设计流量计算;提升泵进入,按工作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计算;按最小流量校核。②沉淀池个数或分格数不应少于两个,宜并联。③池子超高至少采用0.3m。④一般沉淀时间不小于1.0h,有效水深多采用2~4m,对辐流沉淀池指池边水深。⑤沉淀池缓冲层高度一般采用0.3~0.5m。⑥污泥斗的斜壁与水平面的倾角,方斗不小于60°,圆斗不宜小于55°。⑦初沉池储泥时间应与排泥方式适应,静压排泥时储泥时间2d,机械排泥时可按4h污泥量计算;二沉池排泥时间不宜大于2h。⑧排泥管直径不应小于200mm。平流沉淀池设计①池子(或分格)长宽比不小于4,长深比一般8~12。②有效水深多采用2~4m。③池底坡度多采用0.01~0.02,采用你都时,每斗应设单独的排泥管及排泥底阀,池底横向坡度采用0.05。竖流式沉淀池设计①池子直径(或正方形一边)与有效水深之比不大于3。②池子直径不宜大于8m,一般采用4~7m,最大10m。③中心管内流速不大于0.03m/s。④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之间的缝隙中污水流速不大于0.02m/s。⑤中心管下端至反射板之间的缝隙高在0.25~0.5m。⑥喇叭口直径及高度为中心管直径的1.35倍。辐流式沉淀池①池子直径与有效水深的比值一般在6~12.②池径不小于16m。③池底坡度一般采用0.05。斜板(管)沉淀池设计①斜板垂直净距一般采用80~100mm,管孔径50~80mm。②长度一般1~1.2m。③倾角一般采用60°。④斜板(管)区底部缓冲层高度一般0.5~1.0m。⑤斜板(管)区上部水深一般为0.5~1.0m。⑦斜板(管)沉淀池一般采用重力排泥,每日至少排泥1~2次,或连续排泥。⑧初沉池池内停留时间不超过30min,二沉池不超过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