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潘家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4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潘家华庄贵阳郑艳朱守先谢倩漪【内容提要】虽然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国际共识,但各界对于低碳经济的概念界定却不统一。本文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低碳转型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制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消费模式等多种驱动因素。低碳经济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在概念上既有联系又存在差异,低碳实践必须消除对低碳经济概念认识上的误区。关键词:低碳经济消费排放碳生产力人文发展作者潘家华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庄贵阳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郑艳、朱守先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在站博士后;谢倩漪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先后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编号:20080915)、世界自然基金会(WWF)(项目编号:CN010101-120701)、英国国际发展部(CNTR200808540)和英国外交部战略计划基金(SPF)的支持。低碳经济是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的必然选择。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国际社会日益达成共识,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渠道。虽然各国都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但对于什么是低碳经济在认识上并不统一。全球如火如荼的低碳经济实践,不仅需要解决方案,更需要理论指导,当务之急是在概念上达成共识。只有从科学的概念出发,才能寻求有效的实现路径。一、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其内涵低碳经济是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产生的。科学证据显示,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针对气候变化对各国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在国88际气候制度层面,国际社会达成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等相关文件,确认了“共同而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在国内政策层面,许多国家已经积极展开减排行动,认识到必须扭转传统经济体系对于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在低碳排放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虽然低碳经济的术语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文献[1]中就曾出现,但其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英国在其《能源白皮书》中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2]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NicholasStern)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3]2007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发布以后,其所包含的科学结论已经不容否认地成为了当今国际社会的主流话语:人类必须一致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越早采取行动越经济可行。IPCC报告特别指出,全球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取决于发展路径的选择。随着“巴厘路线图”的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经济发展道路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把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定为“戒除嗜好!面向低碳经济”,希望低碳经济理念能够迅速成为各级决策者的共识。哥本哈根会议各方虽然未就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达成协议,但它却是推进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开始。英国虽然提出了低碳经济概念,但并没有给出明确界定。对于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还是一种发展模式,或是二者兼而有之,学术界和决策者尚未有明确共识。英国外交部自2003年以来开展的“战略计划基金”(StrategicProgrammeFund,先前称之为“全球机遇基金”)的目标之一就是促进全球经济的低碳高增长(LowCarbon-HighGrowth)。[4]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英国政府对低碳经济的理解。庄贵阳利用碳排放弹性作为脱钩指标,分析了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1]AnnP.KinzigandDanielM.Kammen,“NationalTrajectoriesofCarbonEmissions:analysisofproposalstofosterthetransitiontolow-carboneconomies”,GlobalEnvironmentalChange,Vol.8,No.3,183~208,1998.[2]DTI(DepartmentofTradeandIndustry),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eaLowCarbonEconomy.London:TSO,2003.[3]SternNicholas,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7.[4]见英国驻华使馆的相关信息()。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89型具有阶段性特征。[1]中国国家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指出:“低碳经济是以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2]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CCICED)报告指出,“低碳经济是一种后工业化社会出现的经济形态,旨在将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一定的水平,以防止各国及其国民受到气候变暖的不利影响,并最终保障可持续的全球人居环境。”[3]何建坤认为,“低碳经济的本质要求,是提高碳的生产力——每排放单位二氧化碳,要产生更多的GDP。”[4]实际上,上述概念都部分地把握到了低碳经济的核心特征,即“低碳排放”、“高碳生产力”和“阶段性特征”,并且都指出了低碳经济的目的是为了应对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挑战,低碳经济的实现途径是技术创新、提高能效和能源结构的清洁化等等。但是,上述概念也存在着不足之处:一方面,对于低碳排放的含义及其与实现人文发展目标的关系未作具体深入的阐释;另一方面,对于低碳经济的内在驱动力未作深入剖析。目前,在国际气候制度和气候变化的学术研究中,对“低碳排放”的理解有不同的角度,一是基于国际公平原则,从国家总量上承担减排义务,因此低碳排放应当是一国排放总量的绝对减少;二是基于人际公平原则,认为碳排放是国家或个人实现人文发展的基本权利之一,主张降低发达国家的奢侈浪费碳排放,保障发展中国家满足基本需求的碳排放;三是基于资源投入与产出的成本效益原则,将碳作为一种隐含在能源和物质产品中的要素投入,衡量一个经济体消耗单位碳资源所带来的相应产出,即: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加小于经济产出的增量,则可称为低碳排放。碳生产力是每单位碳当量的排放所产出的GDP总量。碳生产力是单位GDP产出碳排放的倒数,一般可以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效率水平。由于碳生产力取决于人均碳排放与人均GDP两个指标,所以收入水平的高低和碳生产力的大小并没有直接的联系。根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的数据,2005年发达国家中碳生产力水平最高的是挪威,为5656美元/吨(二氧化碳),美国为2104美元/吨,发展中国家中印度为1998美元/吨,中国为956美元/吨。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非常贫穷的小国,如乍得[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气象出版社,2007年。[2]见周生贤为《低碳经济论》(张坤民、潘家华、崔大鹏主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8年)一书做的序言。[3]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和中国实践》研究报告,2008年12月。[4]何建坤:“发展低碳经济,关键在于低碳技术创新”,《绿叶》2009年第1期。国际经济评论90(Chad)的碳生产力达到107527美元/吨,为全球最高。阿富汗和马里分别排在世界第二和第三位。[1]可见,作为衡量低碳经济发展状态的指标之一,碳生产力指标比较适合经济发展水平(或人文发展水平)比较接近的国家之间对比。此外,碳生产力指标无法考量一个国家(经济体)的人文发展水平以及奢侈排放情况。由于各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因此各国的碳排放具有阶段性特征。这种阶段性特征可以用碳排放弹性指标(碳排放增长速度和GDP增长率的比值)来表示。由于低碳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因此碳排放弹性主要考察的是在经济增长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增长速度下对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程度。研究分析发现,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欧盟27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强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0)和弱脱钩(碳排放弹性小于0.8)为主要特征,其中英国最为突出,一直呈现强脱钩特征。虽然某些发展中国家在某个时段碳排放弹性出现小于0的情况,但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经济波动引起的,因为经济增长率为负,显然不属于我们对低碳经济的预期。虽然发展中国家也出现弱脱钩(即碳排放弹性在0和0.8之间),但还没有成为主流趋势,一般处于扩张连接阶段(碳排放弹性大于0.8小于1.2)。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向低碳经济转型的一条理想轨迹是在经济增长速度为正的前提下,碳排放弹性不断降低。[2]潘家华等认为,低碳经济是指碳生产力和人文发展均达到一定水平的一种经济形态,旨在实现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共同愿景[3](Globalsharedvision)。[4]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CO2排放所产出的GDP,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人文发展(humandevelopment)意味着在经济能力、健康、教育、生态保护、社会公平等人文尺度(humandimensions)上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一概念的特点在于,一方面对于人文发展施加了碳排放的约束,另一方面强调碳排放约束不能损害人文发展目标,其解决途径便是通过技术进步和节能等手段提高碳生产力。这一概念并未刻意区分绝对或相对的低碳排放,但是,从短期来看,可以在不改变其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前提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碳产出效率,实现相对的低碳排放;从长期来看,技术进步能够借助清洁能源替代、低碳技术应用等手段实现一国碳排放总量的绝对下降。[1]见世界资源研究所(WRI)气候分析指标工具(ClimateAnalysisIndicatorTool)。网址为:。后文中有关数据来源不再一一列出。[2]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气象出版社,2007年。[3]共同愿景是《巴厘行动计划》在公约长期合作行动中列出的要素之一,也是当前国际气候谈判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共同愿景的核心是2050年的长期减排目标。哥本哈根会议对全球升温幅度不超过2度达成一致。[4]潘家华、庄贵阳等:《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内部报告,2009年。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核心要素分析91上述有关低碳经济的概念讨论表明,低碳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重要的是要保障人文发展目标的实现。在农业社会,几乎没有化石能源的消费和碳排放,社会生产力并不高,但单位碳排放的经济产出可能非常高。由于社会发展水平整体低下,显然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所寻求的低碳经济。而在另一方面,工业化进程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排放大量温室气体,虽然积累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对人类长远未来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也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实际上,对于低碳经济概念认识上的分歧,也存在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概念的混淆使用现象,其实两者是有机统一的互补关系。低碳经济是一种经济形态,而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就是低碳发展的过程,目标是低碳高增长,强调的是发展模式。低碳经济通过技术跨越式发展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