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硝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6章硝化(Nitration)6.1概述6.2硝化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历程6.3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及硝化副反应6.4混酸硝化6.5硝酸硝化6.6芳胺的硝化6.7亚硝化6.1概述往有机分子中引入硝基的反应叫做硝化,如芳烃硝化:ArH+HNO3ArNO2+H2O硝化进一步分为C-硝化、O-硝化、N-硝化,即硝基分别与C、O、N原子相连,这样得到的化合物分别称为硝基化合物、硝酸酯、硝胺。在硝化剂作用下,硝基取代C、O、N上氢原子的方法是工业上用得最广泛的一种引入硝基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用硝基去置换其它取代基的途径,能被置换的基团可以是卤素、磺酸基、乙酰基等,不过这种方法用得不多。RCl+AgNO2RNO2+AgClOHH2SO4OHSO3HSO3HHNO3HNO3OHNO2SO3HO2NOHNO2NO2O2N(苦味酸)COCH3OCH3OCH3HNO3CH3COOHNO2OCH3OCH3脂肪烃类的硝化大多在气相高温下进行,属于自由基反应历程,由于这种硝化的选择性差,产物常常是混合物,所以应用不广。而芳烃硝化在精细化工产品合成中却是常遇到的一类单元反应,它是通过亲电取代的反应历程进行的,我们本章重点讨论的就是芳烃的硝化反应。①利用硝基的极性,改善或赋予化合物某些功能,如染料分子中引入硝基,常使染料颜色加深:N=NNH2N=NNH2O2N黄红硝基的强吸电性,使芳环上某些取代基活化,容易发生亲核置换:ClClNO2NO2NaOHONaNO2NO2105℃芳环上引入硝基的作用:②硝基本身作为离去基,被其它亲核基团所置换:OONO2+Na2SO3OOSO3Na③通过硝基还原是制取氨基化合物的重要途径,而氨基化合物是多种精细化学品的重要中间体,在染料、塑料、助剂等方面都有应用。④硝基化合物在印染工业,国防工业也有应用,是印染工业上使用的温和氧化剂,多硝基芳烃是烈性炸药,如TNT(三硝基甲苯)。NO2SO3H硝化反应的特点:①硝化反应是不可逆的(与磺化不同),因此硝化过程中硝基进入的位置是受动力学控制的。②硝化反应进行速度快,放热量大,而且硝基物多是易燃易爆品,硝化反应器设计时,必须强化传热,要特别注意安全。③一般被硝化物在硝化剂中溶解度很小,工业硝化大多是非均相硝化,反应在两相界面或酸相中发生,有机物与混酸的比重差较大,容易分层,因此硝化反应过程中传质(搅拌)是至关重要的。④硝化在定位上特点,当芳环上已有取代基是吸电子基,按定位规律不应生成邻位异构体,但在硝化时能生成相当量的邻位异构体。(NO2,COOH,CHO,CN)NO29%90%1%CN17.1%80.7%2.2%芳烃硝化常用的硝化剂有:浓硝酸、稀硝酸、硝酸和硫酸组成的混酸,混酸硝化使用最多,另外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采用硝酸在有机溶剂中来进行硝化。根据硝化剂的不同,硝化方法分为四种:(1)稀硝酸硝化:硝化能力较弱,只适用于非常活泼的芳烃,如酚类、醚类化合物。OHH3COOCH3(2)浓硝酸硝化:从反应理论上看,大多化合物都可以用浓硝酸来进行硝化。ArH+HNO3ArNO2+H2O问题在于反应中生成的水使硝酸稀释,减弱了硝化能力,为保持足够的反应能力,必须使用大大过量的硝酸,过量的硝酸必须设法回收或利用,而且废硝酸的处理比硫酸更麻烦,除非是特殊情况,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3)硝酸和硫酸混酸硝化:这是工业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硝化剂,有很多优点:①硝化能力强,硫酸是强脱水剂,对亲电质点形成有利;NO2+②硝酸得以充分利用,使用接近理论量硝酸可以反应完全,且废酸可回收利用;③硫酸热容大,反应温度较平稳,反应过程便于控制;④混酸对设备腐蚀性小于纯硝酸。混酸硝化分均相和非均相两种情况:前者被硝化物和产物在反应温度下呈固体,使用大量浓硫酸来溶解物料后,用混酸进行硝化;当被硝化物和产物在反应温度下是液体,且不溶于混酸中,用混酸进行非均相硝化,在剧烈搅拌下,有机相被分散在酸相中完成硝化。(4)在有机溶剂中硝化在有机溶剂中硝化反应比较平稳,避免使用大量硫酸,常常可以改变异构体生成比例,但溶剂成本较高,且涉及到溶剂回收,工业上一般避免采用。在实验室中为了某种需要时采用,常用溶剂有乙酸、乙酐、二氯甲烷、二氯乙烷等。除上述方法外,近年来研究开发了新的硝化方法,如用NO2作硝化剂进行硝化,还有以含游离磺酸基失水树脂代替浓硫酸进行硝化,这些新方法还处于探索、研究阶段,尚未工业化。6.2硝化反应动力学与反应历程6.2.1硝化的活泼质点硝酸在不同条件下发生的解离不同,可进行酸、碱式解离:O-NO2HO-NO2H2+O-NO2NO2+-H++H+酸式解离共轭碱共轭酸碱式解离cm-1把少量硝酸加到100%硫酸当中,用拉曼光谱检测,没发现有硝酸分子和硝酸根离子的谱带。而在1400有特征谱带,1050处有特征谱带,这一事实说明硫酸作为强酸给出质子,使硝酸发生了碱式解离:cm-1HSO4-cm-1NO2+-H2O(1)H2NO3+H2O+NO2+H2O+H2SO4H3O++HSO4-(2)在没有硫酸存在下,100%硝酸中也发现有硝基正离子,这可能发生下述解离:NO2++NO3-+H2O2HNO3H2NO3++NO3-2HNO3纯硝酸的解离度很小,仅1%左右。(3)100%硝酸与100%硫酸按不同比例配制的混酸进行测试,发现:HNO3+H2SO4H2NO3++HSO4-当硝酸量小于10%时,硝酸全部解离为,随着硝酸量的增加,浓度下降,在100%硝酸中,只有1%左右。NO2+NO2+NO2+(4)用含水硫酸配制混酸时,发现NO2+浓度与硫酸浓度有关,硫酸浓度低于86%时,的量减少;超过86%显著增加,当硫酸浓度达到90%左右,硝酸几乎全部解离成,已经测不到硝酸分子谱带了。NO2+NO2+目前被普遍认为是大多芳烃硝化反应的活泼质点,因此在硝化剂组成中浓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硝化反应的进行,在三元系统中,含量用三角坐标来表示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NO2+NO2+NO2+HNO3-H2SO4-H2OH2SO4-HNO3-H2O三元系统中NO2+的质量摩尔浓度(mol·kg-1)H2SO4H2OHNO3一硝化的极限二硝化的极限在光谱中检测不出NO2OHH2O%(mol)图中每条曲线代表系统中的质量摩尔浓度,对角边的平行线与表示组分边的交点为该组分含量,从图中可看出:NO2+①右下角阴影部分全部解离NO2+②NO2+可测极限浓度与二硝化极限接近重合③二硝化极限与一硝化之间发生一硝化反应,没有NO2+,平衡态解离出NO2+即反应,无NO2+积累。6.2.2均相硝化动力学1.在有机溶剂中的均相硝化活泼芳烃,如甲苯在有机溶剂和大过量无水硝酸中低温硝化反应是这样进行的:HNO3+H+H2NO3+①H2NO3+NO2++H2O②慢③④动力学测定数据表明,这一硝化反应速率受生成速度控制,与芳烃浓度无关,说明②是反应速率控制步骤。若芳烃浓度低,或采用稀硝酸,对芳烃来说,由零级转变为一级,即③式成为反应速率控制一步。NO2+V=k[ArH][NO2+]Ar-H+NO2+Ar+NO2HAr+NO2HArNO2+H+2.在硫酸存在下的均相硝化芳烃在浓硫酸介质中硝化是一个二级反应,其动力学方程:V=k[ArH][HNO3]即硝化反应速率对芳烃和硝酸来说分别是一级,表观速率常数k随着硫酸浓度的变化而不同。对各种不同结构的芳烃进行硝化时,发现当硫酸浓度在90%左右时,反应速率常数最大,超过这个最大值,硫酸浓度再提高,反应速率常数反而下降。目前对这一现象有两种解释:(1)芳烃质子化理论混酸中硫酸浓度达到90%左右时,其中的硝酸几乎全部解离,在高浓度硫酸中,芳烃有发生质子化可能,,芳烃质子化后也能参加硝化,但作为亲电取代反应,质子化的质点要比未质子化的硝化速度要慢。混酸中硫酸浓度90%时,增大,不变,但增加,下降,所以硝化速率减小。NO2+ArH+H+ArH2+[H2SO4][NO2+][ArH2+][ArH]然而对于在浓硫酸中也很难发生质子化的芳烃,在90%硫酸介质中同样表现出反应速率常数最大,这用质子化理论是不能解释的。另一种解释认为与溶剂的介电常数有关,σ络合物的形成难易与芳环上的电荷密度有关,根据溶剂化效应的一般规律,溶剂的介电常数越低,越有利于σ络合物的形成。100%硫酸的介电常数比90%硫酸大,故90%硫酸有利于形成σ络合物,因此它的硝化速率常数最大。6.2.3非均相硝化动力学非均相硝化,除了化学反应外,传质因素对反应速率有直接影响。由于化学反应和传质两种因素穿插在一起,所以研究它的动力学比较困难。不作介绍。(2)⑴混酸、浓硝酸硝化历程这种情况下,硝化的活泼质点是,首先向芳环发生亲电进攻生成π络合物,然后转变成σ络合物,再脱质子得硝化产物。NO2+NO2++NO2+NO2++NO2H-H+NO2动力学同位素实验表明,在大多情况下没有同位素效应,形成σ络合物是反应速度控制阶段,但在个别反应中,由于空间效应的影响,表现出有同位素效应。6.2.4硝化反应历程(2)稀硝酸硝化酚类、芳醚类活泼芳烃用稀硝酸硝化,稀硝酸中没有存在,所以硝化历程显然与上面不同,动力学研究,即必须有HNO2存在,因此其反应历程:NO2+V=k[ArH][HNO2]HNO2+HNO3N2O4+H2ONO++NO3-还原分解ArH+NO+ArNOHNO3ArNO2氧化但这种假设对某些实验结果不能作出圆满解释,于是有人提出可能是自由基历程。除上述二种反应历程外,还有:b.在乙酐中硝化的历程,c.汞盐存在下氧化硝化历程,d.气相中N2O4硝化历程,e.依泼束硝化(ipsonitration).确切的历程至今没有明确证明,但有一点是明确的,稀硝酸硝化时,体系中必须有存在,否则不能发生,而且一旦反应开始,就一直进行到底。N2O4这些硝化应用不很普遍,有的理论正在研究发展中。a.硝基盐硝化的历程,6.3影响硝化反应的因素及硝化副反应(1)被硝化物性质共性问题(供电基,吸电基)硝化、磺化都是亲电取代,硝化剂亲电性强,反应质点体积小,不存在空间障碍问题,硝化的定位选择性不如磺化:Cl-o-p-m33661几乎全部是-p芳环上已有等吸电子基,硝化时由于有形成环构配价的可能性,产物中邻位异构体比例比其它的多,(间位为主)。-CHO,-COOH,NO2CN17.180.72.2NO29901萘硝化时,α位络合物稳定性高,主要生成α-硝基衍生物。NO296~97%6634(2)硝化剂不同的硝化剂对硝化结果是有影响的,愈难硝化的有机物,愈要选择硝化能力强的硝化剂。另外对一种有机物采用不同的硝化剂硝化,所得产物异构体组成不同:NHCOCH3-o-p19.478.567.829.7SO3HSO3HHNO3浓硫酸+HNO3发烟酸+HNO3硝化剂中加某些添加剂,会影响异构体比例,甲苯混酸硝化,加适量磷酸能增加对位异构体收率。(3)温度硝化是强放热反应,而且混酸硝化时,混酸中硫酸被反应生成水稀释还放出稀释热,苯硝化时总的热效应为134kJ/mol。硝化过程中热量的移出是极为重要的,设备中要带夹套,蛇管冷却,否则反应温度一高,不仅引起多硝化,氧化等副反应,还会造成硝酸分解,甚至发生爆炸事故,因此硝化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反应温度。4-NO23-NO2(4)搅拌大多硝化反应是非均相的,传质很重要,要有搅拌良好的高效搅拌器。搅拌器转速加快,有利于液滴的分散,增大界面,减少传质阻力,反应速率明显加快,但超过一定转速后,对速率的影响不很明显。硝化过程中突然停止搅拌或搅拌浆叶脱落,使搅拌失效是非常危险的,因搅拌一停两相很快分层,硝化活泼质点聚集在酸相中,一旦再起动起来,瞬间激烈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失控,容易发生爆炸。(5)硝化副反应主要是氧化和多硝化,当温度较高时,硝酸容易发生分解放出新生态氧:H2O+2NO2+[O]2HNO3氧化氮和新生态氧都具有氧化性,在氧化过程中又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进一步加快副反应,是一个恶性循环过程。侧链芳烃氧化:CH3COOH-CO2C2H5C-CH3OCHO吸电基使反应活性降低,而副反应引上的羟基是供电基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