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前言*2.滇池现状*3.滇池水质状况简介*4.滇池污染的由来*5.全市人民共抗浮萍*6.滇池治理后的状况及益处*7.我对滇池治理的见解*8.滇池不治理后果如何*9.金沙南调救滇池高原明珠之痛滇池位于昆明市南的西山脚下,是受第三纪喜马拉雅山地壳运动的影响构成的高原石灰岩断层陷落湖,海拔1886米。滇池水域,群山环抱,河流纵横,良田万顷,人称“高原江南”,又有“高原明珠”之称。在湖的周围有渔村和风帆点缀的观音山风景区;有花光树影的白鱼口空谷园;有绵延数里、水净沙明的海埂湖滨场和秀丽的大观楼公园等,都是十分惬意的游览之地,特别是在绿波荡漾的彼岸,有巍峨雄壮的西山之巅,水浮云掩。那湖泊的秀丽犹如大海般玄境便呈现在你眼前。滇池既有湖泊的秀丽,亦有大海的气魄,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度假观光和避暑的圣地。1988年,滇池便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据老一辈人说,在他们还年轻的时候,滇池的水还很清澈,非常适合游泳,每当夏天到来,他没每天晨跑后都会相约着去游上一遭,当时湖里鱼种类繁多,是钓鱼爱好者的一个好去处,那时“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空旷无边。”的场景他们还尽收眼底。滇池的现状水葫芦泛滥成灾2007年6月,连日来,因天气闷热,滇池蓝藻大量繁殖,在昆明滇池海埂一线的岸边,湖水如绿油漆一般。绿浪翻滚的湖水涌向岸边,带来一阵阵腥臭味道。滇池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中污染最严重的一个,现在水质为劣Ⅵ类,每年夏天气温上升,加之富营养化严重,均要引起蓝藻爆发,造成严重污染。蓝藻爆发所致看,蓝藻未除,生活垃圾又现,这就是现如今滇池水质一直得不到改善的原由!“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但是面对这样的场景,谁还会有心情踏歌呢?就连触及湖水的杨柳都在哀救,更何况水里的鱼和虾呢?被清理过的湖面依然污染严重,厚厚的蓝藻将湖水染成了蓝色,死去的鱼类随处可见,可能这只是冰山一角。游艇开出时,螺旋浆拨开水面,传来阵阵恶臭。码头上的环保标语,与肮脏的湖面形成鲜明对比,似乎连美丽雄伟的西山也失去了光彩。滇池污染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水质污染是从70年代后期开始的,直至80年代,特别是到了90年代,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近年来,滇池变成一个富营养型湖泊,部分区域呈异常营养征兆,水色变得蓝绿、暗淡,内湖受有机有害物污染甚为严重,由于蓝藻、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繁殖迅速,导致大面积水域被覆盖,污染严重。外湖也已部分收到污染,氮、磷、重金属及砷大量沉积于湖底,致使底质污染较为严重,滇池已处于“老年型”湖泊状况。80十年代末调查结果表明: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变化,导致鱼类产卵、孵化场地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并加之渔民过度捕捞,和鱼类种群间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使滇池鱼类种群发生巨大变化,经调查,土著鱼种现如今仅存四种,并且正濒于灭绝,如肉嫩味美的金线鱼现今已灭绝。蓝藻、青苔、浮萍、水葫芦……这些常见的浮游藻类和浮叶水体植物开始交替吞噬着滇池。近年来新闻报道,昆明市滇管局渔业行政执法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日均从湖面清理打捞浮萍达50余吨。*1.自然演化滇池至今已有约340万年的漫长演化历史,在现代演化过程中,水面不断缩小,目前滇池的水面积仅为古滇池的25%,蓄水量更是仅为古滇池的1.9%。滇池已演化为半封闭性湖泊,年平均流出水量为1.49x108m3、仅占其蓄水量的11%。由于湖水置换周期过长、湖流缓慢,造成物质循环不通畅,出人不平衡,自净功能有限,大量沉淀污染物,从而形成了大量内污染源。*2、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造成水质污染1995年,排入滇池的污水量高达1.85x108m3,主要污染物有:总氮8981t,总磷1021t,CODcr,41674t。其中,生活污染源排放约占45%一58%,工业污染源排放约占11%一32%,2000年,排人滇池的污水量达到2.4x108时,总氮14155t,总磷1487t,CODcr62449t。而滇池在正常情况下,总氮、总磷和CODcr,的水环境容量分别只有4000t,400t和11000t。如此高的污染物排放量和如此快的增长速度,使整个滇池水质各水质指标值均劣于国家V类地面水水质标准,超过70%的水体处于重、富营养化状态。*3、水资源匾乏与高度开发形成恶性循环滇池流域水资源的开发程度是非常高的,而河道外用水超过40%时,就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滇池地处昆明市下游,是滇池盆地最低凹的地带。二,生活污水无休止排入滇池。三,工业废水未经处理达标就排入滇池。四,农业面源造成污染。五,滇池流域城镇化的迅速发展扩张。六,滇池属于半封闭性湖泊,缺乏充足的洁净水对湖水体进行更换。七,在自然演化过程中,湖面缩小,湖盆变浅,进入老龄化阶段,内源污染物堆积,污染严重。滇池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组织爱心人士清理滇池水上浮萍。近年来,昆明练习升温,湖域温度较往年同期偏高。光照过于充足,特别有利于藻类植物生长繁殖,进入雨季后,昆明雨量集中,入田河道大增,将大量雨污带入湖泊,给浮萍等生物生长提供了环境,且水质处于重度富营养化状况,更加剧浮萍等生物繁殖。“高原明珠”美丽的传说还被刻在大理石上,树立在岸边,但如今滇池的现状的确令人揪心。千百年来,滇池一直是昆明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具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渔业、航运等多项功能,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被人们称之为云南的母亲湖。如果滇池水质得到很好的治理和改观,那么他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多年来,滇池保护工作“摸着石头过河”,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但近10年时间里,滇池治理的思路和方案日渐清晰,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综合整治、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指导下,逐步走上正轨。近年来,云南省和昆明市扎实推进六大工程治理滇池污染,即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引水、入湖河道整治、底泥疏浚、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取得了较有效的治理成果。据了解,滇池环湖截污工程预计2010年6月完工,届时昆明主城区生活污水将实现100%收集处理;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质逐步改善。目前,滇池生态修复与建设成效显著,已完成4万余亩湖滨湿地和生态林建设。外流域引水工程已经开工,3年内牛栏江的清水有望进入滇池。滇池治理后的状况及益处千百年来,滇池一直是昆明地区群众赖以生存的重要水源,具有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渔业、航运等多项功能,对整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作用。被人们称之为云南的母亲湖。如果滇池水质得到很好的治理和改观,那么他的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多年来,滇池保护工作“摸着石头过河”,曾经走过一些弯路。但近10年时间里,滇池治理的思路和方案日渐清晰,在“全面规划、统一管理、综合整治、合理利用、协调发展”的原则指导下,逐步走上正轨。近年来,云南省和昆明市扎实推进六大工程治理滇池污染,即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引水、入湖河道整治、底泥疏浚、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稳步推进,取得了较有效的治理成果。据了解,滇池环湖截污工程预计2010年6月完工,届时昆明主城区生活污水将实现100%收集处理;滇池主要入湖河道水质逐步改善。目前,滇池生态修复与建设成效显著,已完成4万余亩湖滨湿地和生态林建设。外流域引水工程已经开工,3年内牛栏江的清水有望进入滇池。治理前的状况治理后的状况治理后的滇池湖面点缀着片片水莲,在阳光的照耀下湖面荡起微波,犹如镜花水月,甚是惹人迷人。一,禁止城市生活污水、建议在滇池周边建立起三到四个污水处理池,污水经经处理池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滇池。二,禁止工业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对于污水排放违规的企业一经发现严惩不贷。三,严禁填湖造地行为,并逐步恢复原湖面积。四,呼吁大家主动积极的参与到保护滇池的公益活动中来。五,清理湖底堆积物,湖面蓝藻和浮叶植物。六,调集大量水源对滇池进行稀释,解决滇池富营养化的危机。七,我们还可以创造大量的湿地,这样一方面可以净化水质,另一方面又能给水体动物有个好的栖息地。滇池是云贵高原上的一颗明珠,是春城人民的母亲湖,滇池是昆明经济赖以发展和支撑的重要水源,现如今,昆明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300立方,水资源极度匮乏。为满足昆明市不断增长的需水要求,滇池在承接了整个流域的工农业回归水后,仍然要被多次循环重复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达161%,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而滇池处于湖泊发育的老年末期阶段,湖水自净能力差,同时废水的排放也成倍增加,水污染形势十分严峻。滇池如果一直得不到治理的大胆想象图滇池是云南的自然空调,之前被称为春城的昆明,近些年来变得冬冷、夏热。且逐年升温。继续这样下去昆明可能将出现这样一幕。滇池“未来之水”来源于“恩格、德泽”补水工程,补水工程一旦建成,预计每年将有不少于6亿立方米的III类以上优质水流进滇池,再配合其他治水措施,不用十年时间滇池水环境将得到明显改善,对滇池补水是解决昆明“缺水”滇池“水脏”的现实选择。经科学论证和反复比较,从牛栏江向滇池补水,提水扬程适中,工程建设难度也相对较小,建设工期较短,可在近期内满足滇池补水对水质和水量的要求,可大大补充滇池水量,改善滇池水质;同时为昆明城市的发展提供较为充足的后备水源,还可兼顾曲靖未来发展的需要,可在不影响流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更好发挥牛栏江丰富水资源的作用,强化水域水资源的利用。美丽的牛栏江滇池补水施工忙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