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省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2目录1适用范围.......................................................................................................................................22规范性引用文件...........................................................................................................................23术语..............................................................................................................................................24工作程序.......................................................................................................................................35技术要求.......................................................................................................................................36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47自然和社会环境调查...................................................................................................................48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评价...............................................................................................................49公众参与.......................................................................................................................................510结论与建议.................................................................................................................................6附录A可行性研究阶段技术参数表..............................................................................................7附录B理论预测计算......................................................................................................................8附录C问卷调查表........................................................................................................................10附录D环评文件主要章节设置....................................................................................................111前言为进一步推进我省辐射安全监管审批制度改革,响应新一届政府简政放权的要求,规范移动通信基站的环保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江苏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等规定,结合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点多面广的特点,制订江苏省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是对全省范围内同期建设基站的规模、总体布局进行评价,应在项目开工建设前完成,须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环评及审批文件作为该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文件之一。本规范规定了江苏省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性原则、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公众参与等要求。2江苏省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1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规定豁免水平以上的移动通信基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或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本规范。《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T10.2)《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标准》(HJ/T10.3)《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3术语3.1移动通信基站在一定的电磁波覆盖区域内,通过移动通信交换中心与移动通信终端进行信息传递的台站,包括全部收发台和控制器的相关设备。单个移动通信基站指同一运营商在同一期项目中建设的相同制式、相同频段的移动通信基站。3.2电磁辐射电场和磁场的交互变化产生电磁波,并在空间传播的现象。3.3电磁环境存在于给定场所的所有电磁现象的总和。移动通信基站天线辐射所形成的电磁现象称为移动通信基站电磁环境。3.4功率密度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单位截面积的发射功率,单位W/m2。3.5天线高度基站天线下端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单位m。3.6天线相对高度基站天线下端至所在建筑物楼顶的垂直距离,单位m。3.7水平保护距离根据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理论预测模式,计算在天线发射轴线方向上达到单个基站贡献管理限值时距天线的水平距离,即所架设基站天线主瓣方向需与相同高度的环境保护目标保持的水平防护距离。3.8垂直保护距离根据电磁辐射功率密度理论预测模式,计算在天线发射轴线方向上达到单个基站贡献管理限值时距天线的垂直距离,即所架设基站天线主瓣方向需与环境保护目标保持的垂直防护距离。3.9环境敏感区3以居住、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办公等为主要功能的区域。4工作程序图1移动通信基站可行性研究阶段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5技术要求5.1评价对象及评价因子评价对象:可能产生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的发射设备。评价因子:电磁辐射(功率密度,W/m2)。5.2评价标准在24h内,环境电磁辐射场功率密度在任意连续6min内的平均值应符合公众照射导出限值0.4W/m2的要求。单个移动通信基站功率密度贡献管理限值为0.08W/m2(公众照射导出限值的1/5)。5.3评价范围以发射天线地面投影为中心的半径50m范围内区域。1可研阶段环评委托文件2建设项目依据文件1研究建设项目相关技术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2初步工程分析3自然与社会环境调查信息公示编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方案1环境现状评价2环境影响预测3环境保护措施论证工程分析环境现状监测评价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国家及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产业政策及相关规划1得出可研阶段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2提出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建议3编制可研阶段环评文件公众参与报送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审批建设单位全本公示45.4评价方法采取现状监测、理论预测、类比监测等方法相结合进行评价。6项目概况及工程分析6.1项目概况包括建设单位、项目名称、项目投资、建设性质、总体布局及建设必要性等内容。6.2建设方案建设单位应明确拟建基站所在的小区(道路)或村庄,提供相关的技术资料(参见附录A),并对以上建设方案及建设情况真实性进行书面承诺。拟建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一级管控区内的基站应明确基站所在的功能分区,分析产生的环境影响,并取得相关管理部门认可。环评文件中应汇总说明基站工作频段、载频配置、标称功率、天线增益、俯/仰角、垂直半功率角、水平半功率角等主要技术参数。6.3工作原理介绍基站主要设备构成及运行工作原理,绘制基站工作流程图;介绍天线的类型及架设方式。7自然和社会环境调查7.1自然环境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情况。7.2社会环境概况包括行政划分、人口及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等。7.3电磁环境概况描述所在区域已运行的移动通信基站总体规模及广播电台、电视塔台等其他射频电磁辐射污染源建设情况。8电磁辐射环境质量评价8.1现状评价8.1.1监测对象对拟建基站根据以下原则分类选取,进行现状监测。监测基站应覆盖所有类型,每地市监测基站数量不少于10个。a、涵盖基站标称功率、天线增益、载频配置等;b、涵盖天线的主要架设方式;c、位于环境敏感区的基站;d、多台共址或位于大型电磁辐射污染源周围等电磁环境现状值较高区域的基站。8.1.2监测方法参照《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监测方法》(试行)(环发[2007]114号)规定执行。8.1.3区域电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采用现场监测与引用历史监测数据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评价区域电磁环境质量,引用数据5应保证数据的有效性。8.1.4结果评价评价基站周边及所在区域电磁辐射环境现状质量是否满足评价标准要求。8.2预测评价8.2.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对照施工期污染环节,分析主要环境影响,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8.2.2营运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a)理论预测与评价采用远场区平面电磁波环境影响理论预测模式,见附录B。电磁辐射源强需考虑损耗条件下的天线辐射功率以及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功率增益倍数,损耗条件取最小值。对给定的技术参数进行归类,计算出满足管理限值要求的水平保护距离及垂直保护距离。基站单扇区天线在主瓣方向须满足水平保护距离或垂直保护距离;基站多个(3个及以上)扇区架设在同一处的,天线360°方向上都须满足主瓣方向的水平保护距离或垂直保护距离。评价基站保护距离外评价范围内由基站引起的电磁辐射水平叠加现状监测结果后,是否满足公众照射导出限值要求。b)类比监测与评价选取与本期基站的工作频段一致,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标称功率、天线增益、俯/仰角、垂直半功率角、发射机类型)相似等具有可类比性的基站,分别进行主瓣方向、副瓣及天线下方类比监测。依据类比监测结果,预测评价基站建成后周围电磁辐射环境是否能符合评价标准要求。9公众参与9.1公众参与原则与方法依据公开、平等、广泛和便利的原则,结合基站项目建设特点,采用信息公示和问卷调查方式开展公众参与工作。9.2信息公示9.2.1第一次信息公示环评委托后7日内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主要工作内容等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9.2.2第二次信息公示环评文件送审前对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等进行第二次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环评报告简本、拟建基站技术参数表可作为第二次信息公示的附件(涉及国家秘密或企业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内容按相关文件执行)。9.3问卷调查第二次信息公示后,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环评机构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取公众意见,问卷调查表格式见附录C。9.4回访6对疑问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