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课本回归与提高第二章课内素材的回归与运用第3节课文素材入文的操作流程将日常素材提炼成写作中的材料,使材料为表达一定的主旨服务,从而将素材实用化,是写作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素材的实用化由这样几个阶段组成:一是从生活中(日常生活、阅读等)发现并积累素材;二是对素材宏观的分类整理,开阔精神文化视野;三是对个案具体素材的原点思考、发散性思考;四是对具体素材的价值化处理。从生活中发现并积累素材,关键是要有一颗善感的心,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有一双勤于劳作的手。古今中外的大家,乃至小有成就者无不如此,这是习惯,这需要信念,需要毅力。对素材的分类整理,就像一个收藏家将心爱的藏品定期不定期地整理抚弄一番,或晒晒太阳,或透透空气,或拭拭灰尘,或涂抹点什么,是个整理、护理的过程,也是欣赏的过程,也是享受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尚处于广义的写作准备阶段,对个案具体素材的原点思考、发散性思考是素材实用化处理的核心步骤。原点思考的主要目的是对具体素材作微雕式的凝视,弄清素材的结构构成、内在层次,明确素材的基本性质;发散思考的目的是对具体素材进行多角度、多背景、多时段的考查,从而发现素材可以挖掘的不同方向的意义,为素材的价值化定性做充分的选择准备。具体素材的实用化处理是素材处理的最后环节,也是终极目标。同样的一则素材,运用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有其特定的表现价值。这个特定表现价值的实现过程,是素材处理的关键操作。这个操作是以对素材的原点思考、发散思考为基础,选择切合文章题旨的素材价值点,对素材进行细节化、形象化处理,然后与主题进行粘连融合,从而使素材成了能肩负起表达一定主题的表达内容。当然,素材实用化的过程并不仅仅指课本素材,本文所以特别冠以课本素材实用化,意在强调要重视课本素材的积累,这是本书反复强调的重点。(一)问渠那得清如许——课文素材的挖掘与意境化处理一、素材定性的剥笋式挖掘积累素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如果想使素材变成自己的东西,乃至于成为鲜活的题材,就必须深刻理解素材,提高对素材的认识,让古典文化形象灵动地存在于自己的意识里。1.对素材定性的多样收集唐后主李煜,古人高度评价他在词的创作上的贡献,说“李后主词,如生马驹,不受控捉”,如“天下美妇人”,“粗服乱头,不掩国色”。但古人对他无能治国却多有非议,有人叹道:“作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王熙凤”是古代小说中不可多得的形象。她漂亮聪明、争强好胜;同时又玩弄手段、阴毒贪婪,曹雪芹说她“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集美丑于一身是这一形象的特点。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子的颂歌,又是社会的挽歌。“王熙凤”同时具有表现两种主题的意义:她身上具有当时社会的女子难有的美质;而她的另一面性格,又折射出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有了对人物形象的多方面的认识,这就为再创造提供了选择的方便。2.对素材定性的批判性再思考进行再认识,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历史人物的文化背景(朝代地域、文化习俗、社会关系等)以及个人条件(文化教养、社会地位、身份性格等),认识文学形象要以作品情节和作者创作意图为依据;另一方面又要对人物形象作辩证分析,充分挖掘可能有的思想情感价值,不拘泥于历史的定评。因为一场“鸿门宴”,人们常责备项羽因刚愎自用而坐失良机。项羽何以不杀刘邦?如果你认为项羽是一个完全冲昏头脑的傻瓜,这可能失之公允。试想,当时刘邦率领南路义军,渡黄河,入关中,降子婴,转战千里,历时14个月,在摧毁暴秦统治的斗争中,确实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也因此在诸侯中声名鹊起,杀之则不得人心。而项羽居功骄横,暴戾恣睢,竟然残酷地坑杀秦降卒20余万人。失天下之心——已成为他政治上的致命伤。他虽为一介武夫,但对于民心与天下的关系,还是认识得到的。正值诸侯分裂天下之际,项羽沽名钓誉,也是出于战略上的考虑。有了对人物形象中肯而新颖的认识,就为表达真情奠定了基础。3.对素材定性的指向性规范性思考规范性思考是在理智认识的规范下进行的。所谓理智认识,是指在充分认识材料的基础上,根据创作意图处理材料。所谓“规范”,就是使再创造既符合客观实际,又顺从主观需要。王昭君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她的性格和命运已在历史中定格。可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却构成了不同的形象,因之寄托了不同的情感。唐朝杜甫咏叹道:“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再造了一个悲剧形象,因为他要借此抒发身世家国之恨。明代莫止有诗曰:“但使边城静,娥眉敢爱身。千年青冢在,犹是汉宫春。”在莫止的诗里,王昭君是一个不让须眉的英雄,她为民族和解而毅然出行,青冢犹在,名垂千古。诗中洋溢着赞美之情,因为他要表达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两位诗人给我们提供了用理智认识规范并再创造的经验。二、素材材料化后的意境化处理借助相关的资料,展开合理想象,让人物形象活起来,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想象,这就是创造意境。创造意境的心理活动是在情感的推动下的审美想象。创作者要充分发挥“内视听”的能力,在心灵中仔细观察人物形象所处的环境,人物形象的体态着装、举首投足;认真聆听他们说话、哀哭和欢笑;细心感受他们心海里潮起潮落的颤动,或者风和日丽的平静。运用想象赋予人物形象生动的生存环境和鲜活的生命力。充分表现意境,就要研究表达。一是要善于描写环境,借以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来寄托自己的思想情感。陶渊明有一首《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首诗表现出了他弃官归田后自由的田园生活:“秀美的南山静沐在明亮的月光中,山脚下田畴相连。一条曲折狭窄的小径连接着远处朦胧依稀的村落。农田里豆苗稀疏,杂草繁稠。小径掩映于茂盛的草木中,时隐时现。一荷锄农夫,身披明净的月光,心存劳动的惬意,走在小径上。草木的细枝长缕轻拂,夕露沾湿了农夫的衣衫。”描绘出这样淳朴而秀丽的景象来寄托淡泊宁静的情怀,你的文章就显得意味深长,具有一种诱人归真返璞的艺术魅力。《史记·刺客列传》中记述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荆轲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燕太子丹及宾客皆白衣冠以送之。至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之:“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故事里,与壮士牺牲相联系的素净的白衣冠,令人垂泪涕泣的低回的击筑声,表达视死如归的悲悯的歌唱,加之萧萧劲风、滔滔寒水,构成了一种生离死别的悲壮场面。这种场面,无论是赞美荆轲杀身成仁的义举,还是批评太子丹“始速祸”的鲁莽,都会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二是要善于叙述故事,描写人物,借以活化人物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项羽自刎前,与乌江亭长有一段对话,交代他无颜见江东父老,不忍杀害与共五年的乌骓马,他感人肺腑的话语,表现出了英雄末路的悲哀。李白奉诏赴长安时,高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喜不自禁的表情和轻狂的举止,表现出了平步青云的快乐。《三国演义》中,曹操将错就错杀害吕伯奢,青梅煮酒论英雄等生动故事,都佐证了“奸雄”性格;关羽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上义放曹操等非凡举动,都能照见“义士”的丹心。再造出楚楚动人、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就为我们表达思想情感创造了条件。(二)一枝红杏出墙来——课文素材的选点、细化与粘连大家知道,建筑,首先得有砖石等必备的材料;但有了高质量的材料,还不一定能建造出好房屋来,这里边还得依靠智慧将砖石等建筑材料黏合到恰当的位置。任何一则素材的价值不在素材本身,而在于对素材的有效使用,对素材有效使用的过程也就是素材价值化的过程。例如下面一则材料:庄子(约公元前369~公元前286),战国人。先秦时代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及美学大师,是道家学派著名代表人物。庄子出身于没落贵族,曾织草鞋维生,因家贫曾向管理河道的小官借米过日子。见魏王,穿补丁粗布衣服,草鞋带子也是断了再接起来的。一生仅在蒙地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不久就隐退了。楚王听说他有才华,派两位大夫用厚金作聘礼到濮水请他做令尹,在濮水边垂钓的庄子用“龟曳尾于涂”的比喻拒绝了大夫的请求,长期过着隐士的生活。庄子对待生死显得理智,其妻死后,惠子前去吊唁,只见庄子席地而坐,“击缶而歌”;庄子理智待生死,主张天葬,愿以“天地为棺,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齑送”,死后“上为乌鸢食,下为蝼蚁食”。这是有关庄子的,理应为高中学生所了解,素材信息丰富且十分精粹,所包含的写作点实在很多,诸如“选择”“欲望”“孤独”“心灵的选择”“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尊严”“生命”“自己的看法”“诱惑”等等,但用于具体写作,能面面俱用吗?显然不能,除非写一本《庄子传》。道理很简单,就像发现一大块嵌有宝石的璞玉,你不可能拴根铁链挂在脖子上吧,倘若那样,别人不但不会视之为美,反倒认为你是一名囚犯或乞丐。大家也见识过街上的乞丐,只要是穿的,全套在身上,可能头戴牛仔帽、身披西装、下穿短裤、脚着草鞋,也许脖子上还围一条围巾。试问有何美可言?同理,一则素材运用于某一特定话题时,它的价值可能仅在局部上,我们真正需要的可能是其中的某一点,其余的信息无关紧要。既然如此,那怎么办?摘一两颗下来!也就是所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至于其他的则大胆删去。而选用的这一两颗宝石、一瓢水,便是素材中的细节点,对细节点的摘取就是素材价值化的第一步,即取点,取切合主题需要的细节点。1.取点——切合主题。假如我们要写一篇有关“欲望”主题的文章,对上面这则素材,该作何取舍?哪些信息可能切合所表达的主题?庄子的故事都很吸引人,但为了主题我们必须忍痛割爱。相比较而言,“濮水垂钓”这一点更为合适,其余的要毫不留情地舍弃。玉石摘取下来之后,它还是粗糙的,难见光泽,需要打磨抛光。细节点选取出来了,但它还仅仅是干瘪的点而已,因缺少形象性和情景性而欠美感,而一篇文章的艺术美感往往是以细节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因此,对细节点还须进行细节化。2.细化——情景还原。所谓细化,实际上就是对细节点进行情景还原。怎样实现情景还原?大家熟悉电影,电影的魅力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可以体现:一是高质量的特写镜头。如有一部反映解放战争的电影的开头,先是一个高视角的画面,展现的是广袤的黄土高原,隐隐约约一行足迹延伸至远方,镜头跟随足迹的方向,只见足迹的尽头站立着一个人,背对着观众,然后镜头慢慢移至人物的正面,是毛泽东——人物的出场依靠良好的背景渲染。二是有感召力的情节。《泰坦尼克号》以一对男女青年在几十天的航行途中从邂逅、相识、相知到相爱,最后为救爱人,男青年杰克献身大海的故事,表达出永恒的爱这一主题。写作素材点的细化即情景还原也是一样,需要结合生活经验,运用联想想象,进行情景(背景和情节)还原,有时甚至需要进行虚拟(例如将自己介入其中,化自己为细节中的人物)。如对“濮水垂钓”这一细节点进行情景还原,示例如下: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欲滴的青草之上,开满了似火燃烧的野花;垂翠的杨柳,拥抱着一切静谧的呼吸。这是一块绝尘之地。巍巍高山之下,粼粼水波之滨。庄子,席地而坐,持竿垂钓。风乍起,树影摇曳,滤下点点星光;清波泛起,水中的面容化作层层涟漪,向四方远远散去。濮水在摇晃中映出了两位衣冠楚楚的风尘大夫。他们身负楚王的重托,欲以高官之位来征拜庄子。但庄子持竿不顾,并问道:“楚国水田里的乌龟,它们愿意到楚王那里,让楚王装裹着它珍藏在宗庙里,用死来换取‘留骨而贵’呢,还是愿意拖着尾巴在泥水中自由自在地活着?”两大夫曰:“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活着。”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上述文字,较原来的点而言,已经有了质的变化。至此,一颗晶莹剔透的玉石诞生了。但工作完成了吗?显然还差一步。只有把它放在一个恰当位置上,尤其是把它穿进丝线、佩在脖子上之后,它才会让你生辉添彩!素材细节也只有与主题亲密融合后,才算最终价值化了。这亲密融合,我们把它称为粘连。3.粘连——主题融合。有了素材细节,仅仅为话题点找到了支撑和依据,其后还须进行粘连融合,为牛郎织女搭一座永恒的“鹊桥”。细节与主题间怎样搭桥?要扣主题进行主观评价,评价中融主观情感。细节与主题融合,素材细节的论证阐释功能才能得到发挥,最终实现素材的价值化。如将上述文字与话题“欲望”进行粘连,示例如下:宁静的濮水,缓缓地流淌在苍翠的青山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