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备课.docx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教学内容:认识图形(二)。单元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二),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立体图形,现实生活中学生直接接触的大多是也是立体图形,随时随地都能看到物体的面。这样就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丰富的学习活动帮助其直观认识常见的平面图形。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面,研究面的形状,形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单元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单元知识结构:在直观感受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三棱柱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摸一摸、找一找、画一画等方法,从物体上“分离”出平面,研究平面图形的形状,形成平面图形的表象,让学生体会到“面”在“体”上。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引导学生初步进行合作、交流。2、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3、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单元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及相关解决问题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二是用“20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学生情况分析:从期末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学生都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但由于中间间隔了一个假期,学生的遗忘比较快,为更好地学习《20以内的退位减法》,在学习新知前还需进行经常性的口算训练(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单元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初步学会解答“已知和与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减法应用题。3、通过数学学习,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通过操作,让学生经历多样化的计算过程,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单元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比较迅速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2、熟练掌握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退位加法的口算。单元教学难点:1、理解十几减9和十几减几的算理并掌握其计算方法。2、能解答求总数和求另一个加数的加、减应用题。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知识是在学生学习了十几加减个位数和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教材先安排加法,再安排减法,意图是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同时又是二十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去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做好迁移准备。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在教学中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兴趣特点出发,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如新年游园会、春游等引入教学。2、在各种操作、讨论交流的活动中,探究算法。3、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加减法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单元课时安排:13课时例1…………………………………2课时左右例2…………………………………1课时左右例3………………………………………2课时左右例4……………………………………2课时左右例5………………………………………1课时左右例6………………………………………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3课时左右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单元教学内容:分类与整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分为单一标准分类和不同标准的分类两部分。以不同事物之间共有的某一种属性作为标准,把他们归为一类,就叫单一标准分类。根据同一事物的不同特点来分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不同标准分类。教材创设了“整理房间”、“一起来分类”的生活情境,已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载体,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学生情况分析: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表现有以下趋势:从根据事物的表面特征(如颜色、形状)进行分类,发展到根据事物的功用(功能、用途等)进行分类,最后能够根据概念进行分类。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由“整理房间”和“一起来分类”两个活动构成。“整理房间”主要通过让学生经历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感受到分类是需要一个标准的,体会到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一起来分类”,一方面,巩固分类需要确定一个标准;另一方面,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这两个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初步掌握分类的方法。单元教学目标:1、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2、在分类活动中体验分类的意义、作用及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3、通过看一看、分一分,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单元教学重点: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分类的过程,初步体会分类的含义和方法,感受分类在生活中的作用。2、使学生学会按单一标准分类和按不同标准分类单元教学难点:1、使学生能选择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分类。2、能按给定的标准或自己选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会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帮助学生体会分类的必要性。2、充分经历分类活动,在活动中逐步体会分类思想。3、教学中要抓住“分类”生活性、操作性强的特点,让学生在看、议、分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智力。4、从生活中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身边生动有趣的素材,开展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5、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单元课时安排:3课时第四单元: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中的《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1—20各数的认识上进行教学的,这个阶段的数概念不仅是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基础,是学生学习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的基础,也是认识更大的自然数(万以内的数、大数的认识)的基础,它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很注重学生数感的建立,例题教学都是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进行,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通过操作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初步掌握数100以内数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不同方法数来认识100里面有10个十,并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小学生的数感和估算能力。单元学生分析:“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但由于数的范围扩大,100以内数的认识与20以内的数又有所不同。首先数数的难度增加了。学生虽然大部分都有口头数数的经验。但这种数数大多属于唱数的水平,学生要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也不太容易,往往漏数或跳数。因此这里要指导学生手口一致地准确数数,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同时了解计算单位“十”。单元知识结构:本单元的内容是100以内的数的认识。它包括数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本单元教学的难点有三1数数过程中,当数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整十数是多少。2数位的意义。3探索例7的百数图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2、学生知道十位和个位的意义,能够正确的熟练的读写100以内的数。3、结合数的认识,是学生会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4、结合具体事物,使学生感受100以内数的意义,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教学重点、难点单元教学重点:1、建立100以内数的概念,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2、进一步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制关系3、掌握100以内数的写法,理解各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单元教学难点:1、学会数数和理解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2、叔叔过程中,当数接近整十数时,下一个数应该是多少。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加强观察、注重操作,让学生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2、注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4、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参与活动的情绪、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态度、情感体验等方面是否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单元课时安排:9课时数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课时左右读数写数………………………………2课时左右数的顺序比较大………………………2课时左右解决问题…………………………………1课时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课时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第五单元: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内容:认识人民币单元教材分析: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学习使用人民币,在买东西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计算。在教材编写方面,过去的教材把学生认知起点定格为零,脱离购物活动教学人民币的知识。现在的教材尊重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认币、换币和取钱、付钱、找钱等活动中掌握人民币的知识和简单的购物技能。单元知识结构:小面值人民币(1元、1角、1分)相邻单位间的进率5角、2角,5分、2分小面值换币,小金额付钱与找钱大面值人民币(2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大面值换币,较大金额的付钱与找钱实践活动(在自办的“小小商店”里进行购物活动解决实际问题,积累购物经验)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在生活中都见过人民币,对人民币或多或少有一些认识,部分学生还有购物的经验。教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组织本单元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2、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3、让学生到商店去观察,购物,参加教室里的模拟购物活动,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4、在取币、换币、附币、找币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5、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和不乱花钱的教育。单元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知道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学会简单的化聚。2、让学生在观察人民币以及换币、取币等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单元教学难点:1、在活动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知道元、角、分之间的进率。2、初步认识商品的价钱,学会简单的购物,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有序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单元教学思路与建议:1、利用已有经验,设计多种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2、引导学生观察各种面值的

1 / 2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