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以人类社会为主体的外部世界的总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自然因素的总体,如高山、大海、江河、湖泊、天然森林、野生动植物等。社会环境:社会因素的总体,如住房、工厂、桥梁、娱乐设施等人工构筑物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第一节环境一、环境的概念二、环境的基本特性1.整体性与区域性(1)环境的整体性(系统性)各环境要素或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因有其相互确定的数量与空间位置,并以特定的相互作用而构成了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2)环境的区域性指环境特性的区域差异,及环境因地理位置的不同或空间范围的差异,会有不同的特性。区域性还反映了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的多样性。2、变动性和稳定性(1)环境的变动性是指在自然的、人类社会行为的、或两者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1)环境的稳定性所谓稳定性是指环境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功能的特性,也就是说,环境结构和状态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不超过一定限度时,环境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调节功能使这些变化逐渐消失,环紧结构和状态得以恢复到变化前的状态。3、资源性与价值性(1)资源性环境具有资源性(环境即资源)。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要求环境有相应的付出,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投入,为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2)价值性环境具有资源性,决定其具有价值性。而环境的经济价值使环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节环境影响一、环境影响的概念环境影响是指人类活动(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导致的环境变化以及由此引起的对人类社会的效应。环境影响的分类:1、按影响的来源分为:直接影响、间接影响、累积影响。直接影响:指由于人类活动的结果对人类社会或其他环境的直接作用。间接影响:由直接作用诱发的其他后续结果则为间接影响。累积影响:当一项活动与其他过去、现在及可以合理预见的将来的活动结合在一起时,因影响的增加而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累积影响的实质是各单项活动影响的叠加和扩大。按影响效果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的影响。不利影响:指对人群健康、社会经济发展或其他环境的状况有消极的阻碍或破坏作用的影响。按影响程度分为:可恢复影响和不可恢复影响。可恢复影响:指人类活动造成环境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可逐渐恢复到以前面貌的影响。不可恢复影响;指造成环境的某特性改变或价值丧失后不能恢复的影响。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拟议中的建设项目、区域开发计划和国家政策实施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后果)进行的系统性识别、预测和评估,并提出减少这些影响的对策措施。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根本目的是鼓励在规划和决策中考虑环境因素,最终达到更具环境相容性的人类活动。作用:环境影响评价可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及规定应采取的行动,可为建设项目的工程设计提出环保要求和建议,可为环境管理者提供对建设项目实施有效管理的科学依据。类别:可分为环境质量评价(现状)、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环境质量评价:根据国家和地方制定的环境质量标准,用调查、监测和分析的方法,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断,并说明其与人体健康、生态系统的相关关系。环境质量评价分类:环境质量评价根据不同时间域,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质量预测评价。在空间域上,分为局地环境质量评价、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和全球环境质量评价等。建设项目环境质量评价主要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估:在开发建设活动实施后,对环境的实际影响程度进行系统调查和评估,检查对减少环境影响的落实程度和实施效果,验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正确可靠性,判断提出的环保措施的有效性,对一些评价时尚未认识到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以达到改进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和管理水平,并采取补救措施,达到消除不利影响的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内容理想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满足的条件:①基本上适用于所有可能对环境造成显著影响的项目,并能够对所有可能的显著影响作出识别和评估;②对各种替代方案(包括项目部建设或地区不开发的情况)、管理技术、减缓措施进行比较;③生成清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EIS),以使专家和非专家都能了解可能的影响的特征及其重要性;④包括广泛的公众参与和严格的行政审查程序⑤及时、清晰的结论,以便为决策提供信息。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依据各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定。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主体可以是学术研究机构、工程、规划和环境咨询机构等等,但必须获得国家或地方环境保护行政机构认可的环境影响评价资格证书。我国《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规定,“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价。”概念解释:1、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书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书面总结。它提供了评价工作中的有关信息和评价结论。评价工作每一步骤的方法、过程和结论都清楚、详细地包括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报告书所包括的内容:①建设项目概况;②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③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的分析和预测;④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⑤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⑦环境影响评价结论。*有关环境初评估报告和环境影响报告:环境初评估报告是指对拟议的开发活动及其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后,所做的书面总结。内容比较简略,属概述性质。环境初评估报告是筛选过程的结果,由初评估报告提出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2、筛选与划定范围:筛选:筛选是指确定一项拟议活动是否需要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其工作结果体现为环境初评估报告。筛选的基本方法:(1)根据拟议活动的类型及大小;(2)对拟议活动进行初步研究,确定其影响的重要性,进而决定是否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划定范围:是指在确定了一项拟议活动应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后,进一步确定影响评价应关注的问题,并识别其中的主要问题,划定范围在描述环境状况是用来选择相关的环境要素。三、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功能1、判断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已有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通过这一判断,可以了解客体的当前状态,并揭示客体与主体之间的满足关系是否存在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存在。2、预测功能:以人的需求为尺度,对将形成的客体作出价值判断。即在思维中构建未来的客体,并对这一客体与人的需要的关系作出判断,从而预测未来客体的价值。人类通过这种预测而确定自己的实践目标,哪些是应当争取的,哪些是应当避免的。3、选择功能:将同样都具有价值的课题进行比较,从而确定其中哪一个是更具有价值,更值得争取的,这是对价值序列(价值程度)的判断。4、导向功能:人类活动的理想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其中目的的确立要以评价所判定的价值为基础和前提,而对价值的判断是通过对价值的认识、预测和选择这些评价形式才得以实现的。所以说人类活动的目的的确立应基于评价,只有通过评价,才能确立合理的合乎规律的目的,才能对实践活动进行导向和调控。四、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环境影响评价是一项技术,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有效手段对确定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环境等一系列重大决策上都有重要作用。1、保证建设项目选址和布局的合理性2、指导环境保护措施的设计,强化环境管理3、为区域开发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导向4、促进相关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法律依据一、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把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以法律、法规或行政规章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必须遵守的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要求在工程、项目计划和政策等活动的拟定和实施中,除了技术和经济等传统因素外,还要考虑环境影响,并把这种考虑体现在决策中去。对于可能显著影响人类环境的重要的开发建设行为,必须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二、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宪法中的有关规定是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和基础。2、环境基本法中规定是各单项法和行政法规中关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法律依据和基础。3、单项法和条例中的规定适用于各具体领域。4、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是执行制度是的具体工作准则。三、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征1、具有法律强制性2、纳入基本建设程序3、评价对象偏重于基本建设项目4、分类管理5、评价资格实行审核认定制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标准体系一、环境标准的概念和作用二、环境标准体系三、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第六节环境影响评价在中国的应用与发展自美国于1969年首先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来,世界上先后有100多个国家陆续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我国则是从1973年起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并尝试开展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以“北京西郊环境质量评价”协作组成立为标志)。由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进行的江西永平铜矿环境影响评价成为我国第一个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至1979年9月国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中才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正式建立起来。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后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一、规范建设阶段(1979~1989年)主要是通过法律法规、行政规章逐步规范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范围、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也不断完善。二、强化和完善阶段(1990~1998年)这期间主要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区域开发的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环境影响后评估等工作。三、提高阶段(1999~)这期间通过明确评价单位的资质规定、整顿评价队伍等行动提高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基本概念一、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的定义与分类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程序是指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步骤指导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分为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二、环境影响评价程序遵循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相关性原则4.主导性原则;5.等衡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7.随机性原则;8.社会经济性原则;9.公众参与原则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程序一、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筛选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分类管理名录”对建设项目确定其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或登记表的种类。(1)编写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敏感的、不可逆的、综合的或以往未有过的。(2)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的项目:新建或扩建工程对环境可能造成有限的不利影响,这些影响是较小的或者减缓影响的补救措施是很容易找到的,通过规定控制或补救措施可以减缓对环境的影响。(3)编写环境影响登记表的项目:对环境不产生不利影响或影响极小的建设项目。二、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的监督管理1.评价单位资格考核与人员培训评价单位要持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证书》,评价人员要持有上岗证。2.评价大纲的审查:评价大纲是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总体设计,在开展评价之前编制。由建设单位向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部门申报,并抄送行业主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根据情况确定评审方式,提出审查意见。3.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管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程序和工作程序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是确保环境影响评价质量的重要措施。质量保证工作应贯穿于环境影响评价的全过程。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各级主管部门和环保部门在审批环境报告书时应贯彻以下原则:①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②审查该项目是否贯彻了“预防为主”、“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③审查该项目是否符合城市功能区划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⑤审查该项目环评过程中是否贯彻了“在污染控制上从单一浓度控制逐步过渡到总量控制”,“在污染治理上,从单纯的末端治理逐步过渡到对生产全过程的管理”,“在城市污染治理上,要把单一污染源治理与集中治理或综合整治结合起来”。④审查该项目的技术政策与装备政策是否符合国家规定;④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以技术审查为主,审查方式由负责审批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视具体情况而定。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共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正式

1 / 35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