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微生物学活性污泥膨胀成因及对策主讲:左明奇2013年11月20日2丝状膨胀3目录一,活性污泥膨胀的成因及分二,污泥发生丝状膨胀的机理三,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四,污泥膨胀控制对策五,参考文献4活性污泥膨胀的成因及分类正常的活性污泥沉降性能很好,但当活性污泥性能发生变化,比重减轻,SVI(污泥体积指数,是表示污泥沉降性能的参数)值增加时,污泥会因结构松散而造成沉降困难,在二次沉淀池中出现池面飘泥现象,污泥随出水排出,使出水有机物浓度增高,这一现象称为污泥膨胀。污泥膨胀有两种:丝状膨胀——丝状细菌引起;菌胶团膨胀——非丝状细菌引起。都可用SVI衡量,当SVI大于200ml/g时表示发生膨胀,小于200为正常,通常在50-150,最好是100。5一、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一)活性污泥线状膨胀的致因微生物最常出现的有10几种,如诺卡氏菌、微丝菌、浮游球衣菌、发硫菌等。除了常见的丝状细菌外,也包括某些放线菌、丝状真菌以及在一定生活阶段或一定条件下,菌体能集合成链状的芽孢杆菌属、埃希氏菌属、黄杆菌属、假单胞菌属的某些菌株。(二)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成因1、温度:菌胶团细菌如动胶菌最适生长温度28-30℃,浮游球衣菌是25-30℃,两者差别不大,但浮游球衣菌是微量好氧能竞争生长。62、溶解氧菌胶团细菌是严格好氧的,浮游球衣菌是好氧菌但在微氧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贝日阿托氏菌、发硫菌在0.5mg/L时生长最好。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丝状细菌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的糖类和有机酸,厌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分解产生有机酸,使丝状细菌大量生长。74、有机物浓度(有机负荷)浮游球衣菌较能适应贫营养的生长条件,在C、N含量较低的条件下能良好生长。在生活污水和食品类有机废水中BOD5100-200mg/L,浮游细菌可呈优势生长,数量超过60%,使污泥发生膨胀。动胶菌适于营养较丰富的条件,对碳源利用率高,C:N大于10呈絮状生长,小于10-5则分散生长。8二,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机理表面积/容积比假设:在单位体积中,丝状细菌的表面积与容积比较菌胶团细菌大,对有限制性的营养和环境条件的争夺占优势,大量生长成为优势菌引起活性污泥膨胀,两者的优势竞争在于以下方面:1、对溶解氧的竞争:氧充分条件下好氧的动胶菌生长良好。如果曝气池溶解氧长期维持在低水平,利于丝状细菌的优势生长。2、可溶性有机物的竞争:低分子糖类和有机酸利于丝状细菌的生长94、有机物冲击负荷的影响如果曝气池中有机物浓度突然增加,供氧量不变,由于好氧生物的呼吸作用迅速消耗溶解氧,利于丝状细菌的生长。3、对C、N的竞争营养物浓度较低时,利于丝状菌生长而且还可蓄积营养物,更进一步抑制动胶菌的生长。10三,污泥膨胀的影响因素1,有机负荷(F/M)当废水中含可溶性有机物多时,易诱发丝状菌增殖,导致丝状菌污泥膨胀;而以不溶性有机物作为去除对象的废水则不易产生污泥膨胀。2,溶解氧(DO)低DO浓度是引起丝状菌污泥膨胀的主要生态因素之一[。菌胶团细菌是狭幅种,多数丝状菌是广幅种。因此,若DO成为限制因子,菌胶团菌生长受抑,大部分好氧菌生长繁殖几乎停滞,而丝状菌因具有较长菌丝、比表面积大,更易获得溶解氧进行生长繁殖,在竞争中获胜。113,营养物质(N和P)当废水中营养物质含量较低时,菌胶团细菌得不到足够营养,而交织于絮凝体中的丝状菌凭借伸长菌丝体和扩增表面积充分吸收营养,在与菌胶团细菌竞争中占优,菌丝体架空成网,造成活性污泥比重减轻,沉降困难,产生污泥膨胀等问题。这在工业废水处理中比较明显。5,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新陈代谢的生态因素之一。每种细菌都有其最适生长温度,低温有利于丝状菌生长。(有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10℃时产生严重的污泥膨胀现象,将反应器温度提高到22℃不再产生污泥膨胀现象)121、控制溶解氧保持曝气池内有足够的溶解氧(2mg/L),可在曝气池中用强化曝气、射流曝气等方法控制高负荷下的污泥膨胀。2、控制营养物质调配进水中碳、氮、磷的比例,使BOD/N/P基本维持在100/5/1四,污泥膨胀控制对策133、控制有机负荷1)低负荷的废水在曝气池前设置高负荷混合区的生物选择器,提高负荷,这样可以避免由于负荷低引起的污泥膨胀。2)对于高负荷进水污泥膨胀主要是由于溶解氧低引起的,因此采用设置污泥再生池和强化曝气池、调节曝气系统的供气量和供气方式,提高负荷曝气池首端的DO值,改变该区域的环境条件,利用生物竞争机制抑制丝状菌的过度生长繁殖,促使所需要的菌胶团菌大量生长,成为优势菌群,从根本上控制污泥膨胀的发生和发展144、改革工艺(1)投加某种物质来增加污泥的比重或杀灭丝状菌投加铁盐、铝盐等混凝剂,可以通过其凝聚作用增加活性污泥的比重。丝状菌的比表面积大,遇到有害化学药剂时,遭受破坏的主要是丝状菌,常用的化学药剂是氯气,投加臭氧、过氧化氢也能起作用。(2)采用新工艺:将活性污泥法改用生物膜法。AB、A/O(缺氧-好氧)法、A2/O2、(缺氧-好氧-缺氧-好氧)A2/O(厌氧-缺氧-好氧)、SBR(序批式间歇曝气反应器)法等。1516小组简介17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