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油田四中七年级地理期中考试复习提纲要求:地理学科纯粹的死记硬背并不能取得好成绩,要求每位同学把本复习提纲和课本相结合,特别是多看图片和地图加深理解。记忆+理解=地理好成绩。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天圆地方根据日月推测地球是球体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4.地球仪:地球仪是地球按比例缩小的模型。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最北端的交点(指向北极星),南极点是地轴与地球最南端的交点。地轴是从地球内部穿过地心的假想的轴,与水平面呈66.5°夹角。5.纬线:(P6图片)●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特点:①形状都是圆;②长度不相等,最长的纬线是赤道,最短的纬线是南极点和北极点。③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④纬线有无数条。●划分方法:赤道为0°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划分为90°。赤道以北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以南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南纬、北纬辨别:纬度向南越来越大为南纬;纬度向北越来越大为北纬。●重要纬线:赤道: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回归线(南北纬23.5°),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限,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极圈(南北纬66.5°)温带和寒带的分界限,极昼极夜的最南、最北界限。●高中低纬度的划分:低纬度地区(0°—30°);中纬度地区(30°—60°);高纬度地区(60°—90°)。6.经线:(P7图片)●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相交的半圆。2●特点:①形状都是半圆;②长度都相等;③指示南北方向;④经线有无数条。●划分:从0°经线起向东、向西各分为180°;0°经线向东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0°经线向西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东经、西经辨别:经度向东越来越大为东经,经度向西越来越大为西经。●重要经线:本初子午线(0°经线):经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既是180°E,又是180°W。习惯上称作180°经线;20°W和160°E经线: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东半球的范围是20°W—0°—160°E;西半球的范围是160°E_—180°—20°W。7.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意一点的位置。第二节地球的运动8.地球自转:定义: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运动。自转中心:地轴运动方向:面对地球自西向东;从北极看是逆时针方向;从南极看是顺时针方向。周期:一天(或24小时)。地理现象:产生昼夜更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9.地球公转定义:地球绕着太阳的旋转运动。公转中心:太阳。运动方向: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看是逆时针)。周期:一年。地理现象:四季变化;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极昼”和“极夜”现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0.地球公转示意图:(P13图片)春分_日,时间是_3月20或21日,此时太阳直射_赤道_,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相等。夏至_日,时间是_6月21或22日,此时太阳直射_北回归线,北半球获得光热多。秋分_日,时间是_9_月22或23日,此时太阳直射_赤道_,南北半球获得光热相等。冬至_日,时间是__12月22或23日,此时太阳直射_南回归线,南半球获得光热多。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季节和节气不能混淆。11.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北半球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最高,冬季最低。12.昼夜长短的判断: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夜晚长;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3夜长。13.五带的划分:(P14图片)划分依据:根据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无极昼极夜。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的四季变化明显,无阳光直射,无极昼极夜。寒带: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南极圈以内为南寒带。寒带地区终年寒冷,无阳光直射,有极昼和极夜现象。(夏至日时北极圈内全部为极昼现象,冬至日北极圈全为极夜现象)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4.地图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15、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换算时注意单位的统一。●表示方式:1.数字式。2.线段式.3.文字式。●大小判断:(P22图片)比例尺是一个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地区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16.方向:①通常情况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画有指向标的地图根据指向标定方向;③经纬网地图上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80°范围,北极周围都南方,南极周围都北方).17.图例:(P18图片)地球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熟悉常用图例)。18.不同种类地图的选择(P19)。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9.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0.等高线:定义:在地图上海拔高度相同点的连线。特点:1.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同;42.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3.不同海拔高度的等高线一般不相交。21.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22.地形判读:●等高线密集处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处表示缓坡。●地形部位:(P25图片和笔记)①山顶一般用▲表示。②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高处向低处凸出.③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位由低处向高处凸出.④鞍部:相临两山顶之间的较低部位.⑤陡崖:等高线重合的地方.23.分层设色地形图:把不同高度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的地图。24.五种地形:(P17)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及其各自特征和海拔。25.地形剖面图:(要求会画,P28图片)能够直观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高低起伏状况.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26.基本概念:(P32页)大陆;岛屿(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大洲;半岛;海峡。27.海陆分布状况①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概括的说是三分海洋七分陆地。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③无论怎样划分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多于陆地。④大洲基本上是一南一北对称分布.⑤大陆的轮廓多呈三角形。28.大洲和大洋的分布:(P33图片)29.位置:东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西半球:北美洲、南美洲.北半球: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半球: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30.面积从大到小顺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531.大洲分界线:(P33图片)●亚、欧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非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分界:巴拿马运河。●亚、北美洲分界:白令海峡。32.熟悉和掌握:①本初子午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②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③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和大洋(北冰洋)。33.四大洋分布特征:1.太平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主体位于西半球;2.大西洋跨东西和南北半球,位于东西半球分界处,呈"S"型;3.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4.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