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01T-0277—2018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DB3301浙江省杭州市地方标准DB3301/T0277—2018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2018-12-30发布2019-01-30实施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01/T0277—2018I目次前  言.............................................................................................................................错误!未定义书签。1范围...................................................................................................................................................................32规范性引用文件...............................................................................................................................................33术语和定义.......................................................................................................................................................4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65监测要求...........................................................................................................................................................86实施与监督.....................................................................................................................................................10附录A(规范性附录)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方法..............................................................................11附录B(规范性附录)便携式仪器法测量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14附录C(规范性附录)固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系统技术要求.....................................20附录D(规范性附录)金属滤筒吸收和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纺丝油烟的采样及分析方法.........26DB3301/T0277—2018II前  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杭州市大气污染防治规定》《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律和法规,防治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改善环境质量,加强杭州市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控制,促进行业生产工艺和污染治理技术的进步,结合杭州市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气浓度的排放控制要求、监测和监督要求。本标准颁布实施后,国家和浙江省发布的相应行业型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涉上述行业污染控制要求的,当其严于本标准或本标准未作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时,执行国家和浙江省行业型排放标准的相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要求严于本标准时,按照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或排污许可证执行。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污染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本标准。本标准为首次发布,并将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保护要求适时修订。本标准附录A~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杭州市环境保护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杭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杭州市环保产业协会。本标准起草人:杨强、应巍、唐伟、夏阳、卢滨、何校初、井宝莉、杨超、张奇漪、施明才、陈超、沈小东、沈鸿海。DB3301/T0277—20183重点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及臭气浓度排放控制、管理、监测和监督要求。汽车、船舶、飞机等维修行业参照本标准中工业涂装的相关规定执行。本标准适用于现有和新建污染源废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气浓度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设施设计、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排污许可管理及其投产后挥发性有机物和臭气浓度的排放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836.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GB4053固定式钢梯及平台安全要求GB4208外壳防护等级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4675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HJ38固定污染源废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气相色谱法HJ75固定污染源烟气(SO2、NOX、颗粒物)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J194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212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373固定污染源监测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86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废气吸附净化装置HJ/T388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湿法漆雾过滤净化装置HJ/T389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工业有机废气催化净化装置HJ/T397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604环境空气总烃、甲烷和非甲烷总烃的测定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HJ691环境空气半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HJ732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HJ73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固相吸附-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法HJ759环境空气挥发性有机物的测定罐采样/气相色谱-质谱法HJ819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905恶臭污染环境监测技术规范DB3301/T0277—20184HJ944排污单位环境管理台账及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技术规范总则(试行)HJ2000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26吸附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27催化燃烧法工业有机废气治理工程技术规范DB33/2046制鞋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3/2146工业涂装工序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杭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8号)《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能力建设项目污染源监控现场端建设规范》(暂行)《浙江省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要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印刷使用印版或其他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过程,包括出版物印刷、包装装潢印刷、其他印刷品印刷和排版、制版、印后加工四大类。3.2工业涂装工业生产中涂料调配、表面处理(脱脂、除旧漆等)、涂覆(含底涂、中涂、面涂、清漆)、流平、干燥/固化等环节的生产工序。3.3化学纤维制造用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过制备纺丝原液、纺丝和后处理等工序制得具有纺织性能纤维的过程。3.4其他行业除印刷、工业涂装、化学纤维制造行业外其他产生、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行业。3.5污染源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设施或建(构)筑物。3.6现有污染源本标准实施之日前已建成投产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或备案的污染源,按现有污染源管理。以下简称现有污染源。3.7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通过审批或备案的新建、改建和扩建污染源。以下简称新建污染源。3.8挥发性有机物DB3301/T0277—20185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规定的方法测量或核算确定的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在表征挥发性有机物(VOCs)总体排放情况时,根据行业特征和环境管理要求,可采用总烃(以THC表示)、非甲烷总烃(以NMHC表示)作为污染物控制项目。3.9总烃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或催化氧化-非分散红外吸收法上有响应的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碳计。3.10非甲烷总烃指在本标准规定的测定条件下,从总烃中扣除甲烷以后其他气态有机化合物的总和,以碳计。3.11乙酸酯类指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和乙酸丁酯浓度的算术之和。3.12纺丝油烟化学纤维制造油剂在纺丝、拉伸、加弹等过程中挥发的油性物质。3.13臭气浓度用无臭空气对臭气样品连续稀释至嗅辨员阈值时的稀释倍数,单位为无量纲。3.14排气筒高度自排气筒(或其主体建筑构造)所在的地平面至排气筒出口计的高度,单位为m。3.15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任何一小时浓度平均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单位为mg/m3。3.16无组织排放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的无规则排放,包括开放式作业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敞开门窗和类似开口(孔)的排放等。3.17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指为判别厂界内车间或生产装置外大气污染物是否超过本标准而设立的监控点。一般设立在车间门窗、生产装置及未经处理车间排风口(含车间顶部排风口)外1m处。3.18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浓度限值指标准状态下厂区内大气污染物监控点的大气污染物浓度任何1h内最大值不得超过的限值,单位为mg/m3。3.19密闭排气系统将工艺设备、车间排出或逸散出的大气污染物,捕集并输送至污染控制设备或排放管道,使输送的气体不直接与大气接触的系统。DB3301/T0277—201863.20污染物控制设施用于减少污染物向空气中排放的除尘设备、燃烧装置、吸收装置、吸附装置、冷凝装置、生物处理设施、催化处理设施或者其他有效的污染物控制设施。3.21污染物控制设施总去除效率指污染物控制设施处理污染物的排放量与处理前污染物的量之比,可通过同时测定处理前后废气中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排气量,以被去除的污染物与处理之前的污染物的质量百分比计,具体见式(1):%100QQ-QP)()()(前前后后前前CCC(1)式中:P——污染物控制设施的总去除效率,%;C前——进入污染物控制设施前的污染物浓度,mg/m3;Q前——进入污染物控制设施前的排气量,m3/h;C后——经最终处理后排入环境空气的污染物浓度,mg/m3;Q后——经最终处理后排入环境空气的排气量,m3/h;当污染物控制设施为多级串联处理工艺时,处理效率为多级处理的总效率,即以第一级进口为“处理前”、最后一级出口为“处理后”进行计算;当污染物控制设施处理多个来源的废气时,应以各来源废气的污染物总量为“处理前”,以污染控制设施总出口为“处理后”进行计算;当污染物控制设施有多个排放出口,则以各排放口的污染物总量为“处理后”。4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4.1有组织排放限值4.1.1新建污染源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现有污染源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表1、表2规定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1 / 3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