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综合习题及答案(一)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一个6岁的孩子偶然地碰到了电线,被电伤,但他也因此获得电的有关知识,这种过程是一种教育。()2.严格的说,抚养、养育行为也能称其为教育。()3.从本质上讲,机械的灌输也是一种教育。()4.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学与今天的学习的含义等同。()5.社会主义的教育也是具有阶级性的。()6.教育不仅成为改变人们的精神生活的重要力量,而且也可以成为改变人们的物质生活的一种重要力量,这是教育的生产性的重要表现。()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答案:1.×2.×3.×4.×5.√6.√第二章学校1.现代学制产生于美国。()2.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3.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公益性并不体现在私立学校中。()4.沟通在管理活动中应占有中心地位。管理系统中的层级越高,管理工作中沟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5.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等课程标准文件,从本质上说应是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因此全国课程标准必须统一。()6.精神文化是指学校中的规范所构成的一种文化,学校规范是针对学校成员的,不同的规范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和态度,因而构成不同的文化。()7.马克斯-韦伯是古典组织理论的代表人之一。()8.正式沟通是指按照学校机构设置的渠道所进行的信息传递。()9.学校绩效的评价模式有多种,其中的目标评价模式认为绩效应以较少的资源投入培养数量较多、质量较好的人才为标志,这种模式注重效率。()10.学校绩效的评估方式按照性质分类可以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11.中小学的学籍管理包括成绩评定、升级和毕业等项内容。()12.中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务行政管理、教学工作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13.定量评估,是对工作绩效所进行的质的鉴定,从总体上给予评价。一般常用于职称评审、职务任命、宣传表彰等管理领域。()14.系统权变理论形成于20世纪30-60年代。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梅奥、利科特、奔尼斯等。其主要特征是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个性、需求、特点对组织的重要性。()第二章学校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第三章学生1.环境决定论虽然否定遗传生物因素在儿童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但仍认为儿童的发展是受处于儿童主观控制之外的某种因果关系所制约,说到底还是一种决定论。()2.在教育与儿童的发展这两件事上,它们之间是一种主从的关系,其中儿童的发展是主,学校教育只是从属于儿童发展,并为儿童发展服务的过程。()3.总体而言,儿童的生理成熟先于其心理的成熟。()4.儿童个体的发展就是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和心理发生的变化。()5.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儿童发展的过程。()6.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的权利,是一项宪法权利。()7.中小学生,尤其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各种倾向性形成的过程中,而他们又很缺乏判断和选择能力,因此,教育中就应严格地控制他们的所作所为。()第三章学生答案:1.√2.√3.√4.×5.√6.√7.×第四章教师1.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都可以取得教师资格。()2.教师资格证书终生有效,且全国通用。()3.在我国,教师属于更加公务员系列。()4.对于取得教师资格的公民而言,可以在本级及其以下等级的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担任教师;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相互通用。()5.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6.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7.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和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或者其他大学专科毕业以上学历。()8.按照《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对学生进行管理的权利,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因此,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强制性的惩戒措施,对一些学生实行特殊管理。()9.实行教师聘任制,意味着我国学校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将表现为一种雇佣关系。()10.教师的政治地位决定了教师的职业声望、职业吸引力和教师从事该职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11.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12.所谓全面掌握,就是要深入钻研本学科的大纲和教材的知识内容,不仅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对教材的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都要认真吃透。()13.具备《教师法》规定的教师资格学历的公民,申请获得教师资格,必须通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14.教师资格考试科目、标准和考试大纲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审定。()15.依照《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规定,高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16.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具有公开、直接、透明度高等优点。()17.教师培训是相对于职后教育而言的,它也是师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补偿、更新知识的功能。()18.1999年9月13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正式发布施行。()第四章教师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第五章教育目的1.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人性假设是人性本善。()2.社会本位的目的论主要反映的是近代社会的特征和要求。()3.教育无目的论承认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本身。()4.由于教育目的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5.学校教育产生以后,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与广义的教育的相同点在于它们都有目的性,不同点则在于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6.学校教育的目的比一般的教育目的更具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7.英国教育哲学家皮特思曾经认为,教育理论上许多有关教育目的的论争其实不是目的之争,而是程序原理之争。()8.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政策性表达,具有政策的规定性,在一定时期内具有必须贯彻的强制性。()9.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的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10.在近现代,教育史上也出现过社会本位的目的论思想,最具代表性的是教育社会学中的社会功能学派。()11.持社会本位目的论的教育学家为数甚多,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倍尔、裴斯泰洛齐等人。()12.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具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特色,它的全盛时期是18、19世纪。(13.历史上出现的不同的教育目的论证明教育目的的具有强烈的主观性,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反映一定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想,因此,教育目的的制定主要考虑这种主观性。()14.教育目的的确定要受到思想家们或制定教育目的者的人性假设的影响。()15.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历史发展的进程。()16.20世纪末在中国开始的素质教育运动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具体实践。()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典型代表。()18.按照马克思的观点,只有当生产力的发展达到消灭一切分工的基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真正的全面发展才会彻底实现。()19.在社会生产发展允许的条件下,教育知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之一,但却不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20.1995年八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我国的教育目的。()21.从我国教育目的的以上表述可以看出,我们始终坚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分向,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22.全面发展是排斥个性发展,因为全面发展是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第五章教育目的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第六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1.学校德育具有政治、经济等功能意味着学校德育对学校发展起着完全、直接参与的作用。()2.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是指德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客观作用,而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则是指对德育对象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3.道德教育的本质是指个体社会人格的塑造或对个体道德人格发展方面所起的推动。()4.德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主要指的是对个体品德心理结构的发展所起的作用。()5.德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德育对象自身在道德等方面不断建构的过程。()6.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具体说来就是德育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7.德育社会性功能的实现具有间接性。()8.在社会性功能之中,德育的经济功能是学校德育政治、文化功能中的中介。()9.自律和他律的道德的共性是具有某种外在的强制性,这说明强制性是真正道德的本质。()10.个体享用性的实质是让个体在道德学习与生活中领会、体验道德人生的幸福、崇高、人格尊严与优越,因而具有审美的性质。()11.世界观、人生观、理想是人的精神内核。()12.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也可以称为记忆性知识,是一种狭义的知识;广义的知识应当包括程序性知识。()13.创造性或创造性思维其实说的就是发散思维。()14.狭义的体育是指所有能够增进人的身体素质及活动技能的活动,包括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所有能够增进体质与体能的活动。()15.学校体育的教育性决定了其不同于竞技体育和一般的身体锻炼。()16.美的基本形态是艺术美和现实美。()17.社会美也叫生活美,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美的形态,具有较为明显的社会性、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18.德育的政治功能指的就是德育在阶级社会中为阶级斗争服务的一面。()19.德育的教育性功能的实现实质上是整个教育活动精神本质的实现。()第六章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第七章课程1.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亚里士多德。()2.发生在18世纪前后的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著名论争,结果是主要以人文科学为基础和内容的课程大规模地发展。()3.课程近代化的标志之一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相对独立设置的各门课程的出现和成熟。()4.三育是体、美、劳。()5.课程结构就是: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材。()6.当课程被认为是知识时,一般特点在于: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7.就国内情况看,人们普遍接受的主要还是课程是知识的观点。但是,如果我们从课程发展需要的角度来看,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则更为合理一些,更接近课程本质的定义。()8.完整的课程理论,应当兼顾理论性和应用性。()9.哲学对课程的影响大概有两个层次:一是哲学本位论的层次,二是方法论层次。(10.在我国小学课程的传统中,学生的间接经验是相当缺乏的,因此,在今后的课程改革与发展中,如何在小学课程中增加学生的间接经验,将是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课题。()11.关于课程目标的垂直研究最为著名的是布卢姆,根据布卢姆的思想,完整的教育目标应当包括三个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12.古代或早期的课程是以整体、综合为特征的,中西莫不如此。()13.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儿童,热爱儿童。重视受教育者的需求和兴趣,讲究教学方法,提倡学习的主动性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