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池(曝气池)运行管理一、调试阶段1、接种菌种接种菌种是指利用微生物生物消化功能的工艺单元,如主要有水解、厌氧、缺氧、好氧工艺单元,接种是对上述单元而言的。依据微生物种类的不同,应分别接种不同的菌种。接种量的大小:厌氧污泥接种量一般不应少于水量的8-10%,否则,将影响启动速度;好氧污泥接种量一般应不少于水量的5%。只要按照规范施工,厌氧、好氧菌可在规定范围正常启动。启动时间:应特别说明,菌种、水温及水质条件,是影响启动周期长短的重要条件。一般来讲,低于20℃的条件下,接种和启动均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冬季运行时更是如此。因此,建议冬季运行时污泥分两次投加,以每天6000m3为例,建议第一期,在水解和好氧池中各投加12t活性污泥(注意应采取措施防止无机物污泥进入),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条件,连续闷曝(曝气期间不进水)3-7d后,检查处理效果,在确定微生物生化条件正常时,方可小水量连续进水20-30d,待生化效果明显或气温明显回升时,再次向两池分别投加10-20t活性污泥,生化工艺才能正常启动。菌种来源,厌氧污泥主要来源于已有的厌氧工程,如汉斯啤酒厌氧发酵工程、农村沼气池、鱼塘、泥塘、护城河清淤污泥;好氧污泥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处理厂,应拉取当日脱水的活性污泥作为好氧菌种。2、驯化培养a、驯化条件一般来讲,微生物生长条件不能发生骤然的突出变化,常规讲要有一个适应过程,驯化过程应当与原生长条件尽量一致,当做不到时,一般用常规生活污水作为培养水源,果汁废水因浓度较高不能作为直接培养水,需要加以稀释,一般控制COD负荷不高于1000-1500mg/L为宜,这样需要按1:1(生活污水:果汁废水)或2:1配制作为原始驯化水,驯化时温度不低于20℃,驯化采取连续闷曝3-7d,并在显微镜下检查微生物生长状况,或者依据长期实践经验,按照不同的工艺方法(活性污泥、生物膜等),观察微生物生长状况,也可用检查进出水COD大小来判断生化作用的效果。b、驯化方式:驯化条件具备后,连续运行已见到效果的情况下,采用递增污水进水量的方式,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条件,递增幅度的大小按厌氧、好氧工艺及现场条件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好氧正常启动可在10-20d内完成,递增比例为5-10%;而厌氧进水递增比例则要小的很多,一般应控制挥发酸(VFA)浓度不大于1000mg/L,且厌氧池中PH值应保持在6.5-7.5范围内,不要产生太大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水量才可慢慢递增。一般来讲,厌氧从启动到转入正常运行(满负荷量进水)需要3-6个月才能完成。厌氧、好氧、水解等生化工艺是个复杂的过程,每个工程都会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现场条件加以调整。3、曝气前检查a、要认真检查核对该单元进出水口的位置、布水、收水方式是否符合工艺设计要求。b、正式通水前,先进行通气检测,即通气前先将风机启动后,开启风量的1/4-1/3送至生化池的曝气管道中,检查管道所有节点的焊接安装质量,不能有漏气现象发生,不易检查时,应涂抹肥皂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修复至要求。c、检查管道所有固定处及固定方式,必须牢固可靠,防止产生通水后管道产生松动现象。d、检查曝气管、曝气头的安装质量,不仅要求牢固可靠,而且处于同一水平面上,高低误差不大于±1㎜,检查无误后方可通水。e、首次通水深度为淹没曝气头、曝气管深度0.5m左右,开动风机进行曝气,检查各曝气头曝气管是否均衡曝气。否则,应排水进行重新安装,直至达到要求为止。f、继续充水,直到达到正常工作状态,再次启动曝气应能正常工作,气量大、气泡细、翻滚均匀为最佳状态。g、对不同生化方式要严格控制溶解氧(DO)量。厌氧工艺不允许有DO进入;水解工艺,可在10—12h,用弱空气搅拌3--5min;缺氧工艺DO应控制在小于0.5mg/L范围内;氧化工艺则应保证DO不小于2--4mg/L。超过上述规定将可能破环系统正常运行。二、正常运行过程1、巡视指每班人员必须定时到处理装置规定位置进行观察、检测,以保证运行效果。2、二沉池观察污泥状态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颗粒大小等。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漂浮——水温过高、C/N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3、曝气池观察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泡沫呈其他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4、污泥观察生化处理中除要求污泥有很强的“活性”,除具有很强氧化分解有机物能力外,还要求有良好沉降凝聚性能,使水经二沉池后彻底进行“泥”(污泥)“水”(出水)分离。(1)污泥沉降性SV30是指曝气池混合液静止30min后污泥所占体积,体积少,沉降性好,城市污水厂SV30常在15-30%之间。污泥沉降性能与絮粒直径大小有关,直径大沉降性好,反之亦然。污泥沉降性还与污泥中丝状菌数量有关,数量多沉降性差,数量少沉降性好。(2)污泥沉降性能还与其他几个指标有关,它们是污泥体积指数(SVI),混合液悬浮物浓度(MLSS)、混合液挥发性悬浮浓度(MLVSS)、出水悬浮物(ESS)等。(3)测定水质指标来指导运行:BOD/COD之值是衡量生化性重要指标,BOD/COD≥0.25表示可生化性好,BOD/COD≤0.1表示生化性差。进出水BOD/COD变化不大,BOD也高,表示系统运行不正常;反之,出水的BOD/COD比进水BOD/COD下降快,说明运行正常。出水悬浮物(ESS)高,ESS≥30mg/l时则表示污泥沉降性不好,应找原因纠正,ESS≤30mg/l则表示污泥沉降性能良好。5、曝气池控制主要因素(1)维持曝气池合适的溶解氧,一般控制1-3mg/l,正常状态下监测曝气池出水端DO2mg/L为宜。(2)保持中水合适的营养比,C(BOD):N:P=100:5:1(3)维持系统中污泥的合适数量,控制污泥回流比,依据不同运行方式,回流比在0-100%之间,一般不少于30-50%。6、污泥性状异常及分析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决对策曝气池有臭味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出水氨氮有时偏高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高于2mg/l污泥发黑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污泥变白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6丝状菌大量生成提高进水PH沉淀池有大块黑色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或高压水清洗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SV>90%SVI>20mg/L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投加液氯,提供PH,用化学法杀死丝状菌;投加颗粒碳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歇进水二沉池泥面过高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增加排液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池温超过40℃;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二沉池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浑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污泥过滤困难污泥解絮按不同原因分别处置污泥脱水后泥饼松有机物腐败及时处置污泥絮凝剂加量不足增加剂量曝气池中泡沫过多,色白进水洗涤剂过量增加喷淋水或消泡剂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降低负荷曝气池泡沫茶色或灰色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增加排泥进水PH下降艳阳处理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降低负荷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增加负荷出水色度上升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改善污泥性状出水BOD、COD升高污泥中毒污泥复壮进水过浓提高MLSS进水中无机还原物(S2O3H2S)过高增加曝气强度COD测定受Cl—影响排除干扰7、工艺系统运行故障的针对性方案实施①、进水水量、水质异常时的应对策略(1)调节池的提前调整准备。通过加大调节池的抽水力度,提前预留出调节池的空间容积,以便最大限度延长来水的处理时间,减少水力冲击负荷。(2)曝气设备的确认。废水进流水量的增加会导致废水流过生化池的时间缩短,对应的曝气时间也将缩短,缩短后的结果就是整个处理水体会出现曝气不足。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需要确认可开启曝气设备的数量,同时调整二沉池回流污泥的流量,将回流污泥量调小,从而减轻曝气入口段的进流水量。②、曝气池常见运行故障应对策略(1)液面浮渣的问题。a进入生化系统的废水含有大量惰性物质。应对策略是强化物化段的混凝沉淀效果,以减少进入生化系统的惰性物质总量;同时,为避免生化系统积聚过量的惰性物质,通过排泥方式逐步代谢出活性污泥中的惰性物质是必要的手段。b活性污泥老化导致的液面浮渣。重点强调的应对策略是调整整个活性污泥系统的食微比,通过降低活性污泥浓度的方式来实现比较方便和可控。(2)曝气池产生液面泡沫的应对策略。一部分泡沫主要是白色黏稠的,这些泡沫再积聚都不会产生浮渣,通常此类泡沫是由于负荷过高引起的,可以通过降低进流废水对活性污泥的冲击的策略来应对。③、二沉池常见运行故障应对策略(1)液面浮渣产生的应对策略。二沉池液面浮渣产生的主要原因来自曝气池运行故障,由此波及到二沉池的液面浮渣较为常见。应对策略重点在于改善曝气池产生的浮渣。另一种情况就是沉降在二沉池底的活性污泥反硝化导致的浮泥,并最终形成浮渣。应对策略重点是纠正活性污泥系统的整个碳氮比结构,特别是不要过量投加营养剂中的氮元素。(2)二沉池漂泥的应对策略。二沉池出水夹着颗粒流出时,及时确认问题出在哪里,应当纠正活性污泥老化问题和降低进流废水对活性污泥的负荷冲击。(3)二沉池活性污泥集团上浮。出现此类现象最多的是与冲击负荷(特别是水力冲击负荷)的存在有关。应对的策略就是降低活性污泥承受的冲击负荷,使得二沉池的活性污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沉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