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水----人生命之所系水危机的状况“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目前属于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介绍了水资源基本概念、水资源的形成及开发利用、水资源量的计算与评价、水资源水质评价、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理论、地表水及地下水取水工程、节水理论与再生水回用、以及水资源保护的概念与现代理论和方法。学生在经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具备从事与水资源及给水排水工程有关的技术和研究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课时分配教学内容课内学时第一章绪论2第二章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2第三章水资源量评价6第四章供水资源水质评价2第五章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6第六章取水工程8第七章节水理论与技术2第八章水资源保护2复习2合计321.《地下水资源管理》,陈爱光等,地质出版社,1991年2.《地下水资源评价》,朱学愚等,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3.《地下水管理》,林学钰等,地质出版社,1995年4.《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张瑞等,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年5.《水资源开发与保护》,徐恒力等编,地质出版社,2001年参考资料6.《城市与工业节约用水理论》,董辅祥、董欣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7.《国外城市节水技术与管理》,唐鹣,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8.《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杨开,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9.《中国城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钱易、刘昌明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0.《水资源保护规划理论及技术》,朱党生,王超等,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11.《水质工程学》,李圭白,张杰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12.《水资源与水文分析计算》,崔振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13.《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熙世,范瑾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4.《区域水资源供需分析方法》,黄永基、马滇珍,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水资源的基本含义一、水的重要性水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不可替代的极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二、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参与人类生态系统能量流、物质流和信息流,从而保证系统的代谢功能得以实现,促进系统稳定有序不断进化升级的各种物质。注意:自然资源并非泛指所有的物质,而是特指那些有益、有助于人类生态系统保持稳定和发展的某些自然界物质,并对于人类具有可使用性。可利用性三、水资源定义的发展历史国外:1)在国外,较早采用“水资源”这一概念的是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1894年,该局设立了水资源处。2)《大不列颠大百科全书》水中资源解释:“全部自然界任何形态的水,包括气态水、液态水和固态水的总量”;3)1963年英国《水资源法》把水资源定义为:“地球上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水”——强调了水在量上的可用性;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共同制定的《水资源评价活动——国家评价手册》定义:“可以利用或有可能被利用的水源,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的质量,并能在某一地点为满足某种用途而可被利用”——数量与质量。国内:1)公元前250年左右,秦国李冰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解决成都平原水旱灾害的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2)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将水资源认定为:“地表水与地下水”;3)1994《环境科学词典》定义:“特定时空下可利用的水,是可再利用资源,不论其质与量,水的可利用性是有限制条件的”4)《中国大百科全书》在水利卷中,水资源被定义为“自然界各种形态(气态、固态或液态)的天然水,并将可供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作为供评价的水资源”。引起对水资源的概念及其内涵具有不尽一致的认识与理解,主要原因在于:水资源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概念。复杂表现为:1)水的类型繁多,具有运动性,各种类型的水体相互转化2)用途广泛,不同用途要求不同3)量与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改变4)开发利用受经济技术条件、社会条件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综上所述,水资源可以理解为人类长期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中所需要的各种水,既包括数量和质量的含义,又包括其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狭义:水资源是指人类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能够直接使用的淡水。(以江河、湖泊为代表的地表水和以地下水为代表的淡水为主)。广义:水资源是指能够直接或间接使用的各种水和水中的物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都可称为水资源。(包括天上的雨雪、河湖中的水体、浅层和深层的地下水、土壤水、冰川、海水,还包括污水)。本课程所述“水资源”仅限狭义的水资源,即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社会进步相关的淡水资源。能够作为水资源的基本要求按需要能够稳定(数量上与质量上提供);这个水量有可靠的来源,通过自然界水文循环不断得到更新与补充;这个水量及水质可以通过人工来控制。第二节水资源的特性水是自然界的重要物质,是环境中最为活跃的要素。(1)资源的循环性水资源与其它固体资源的本质区别在于其所具有的流动性,它是循环中形成的一种动态资源,具有循环性。处于不断的开采、补给、消耗、恢复循环中(2)储量的有限性水资源处于不断的消耗和补充过程中,在某种意义上水资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点,恢复性强。实际上全球淡水资源十分有限,仅占全球总水量的2.5%,而能被人类直接利用的仅有0.8%。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大气降水对水资源的补给量是有限的,这就决定了区域水资源的有限性。因此水循环过程是无限的,储量是有限的。(3)分布的不均匀性全球水资源的分布表现为极不均匀性。我国水资源分布在区域上分布极不均匀。(4)利用的多样性水资源被人类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生活,还应用于发电、水运、水产、旅游和环境改造等。水资源一水多用,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5)利、害的两重性水资源既可造福于人类,又可危害人类生存。正因为水资源的两重性,在水资源开发过程中尤其强调合理利用、有序开发,以达到兴利除害的目的。第三节水资源研究的现状与趋势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内水资源状况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严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原因是盲目和无序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布局不合理,尤其是无节制地扩大开采利用量、管理不善、保护措施不力。有效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成为世界水资源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受到水资源状态的制约。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有效保护与管理是维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也是维持社会进步、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1)水资源模拟与模型化2)水资源系统分析多目标化3)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4)水环境理论与技术的先进性第四节本书的任务和内容本书的主要任务是1)使大家全面深入了解全球水资源状况、形成与分布特征、开发与利用;2)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水资源循环与平衡,水资源评价与研究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3)全面学习和掌握与供水有关的水资源利用工程的类型、布置原则、布置方式、适用范围和适用条件,以及水资源利用工程运行的有关技术参数4)学习和掌握水资源合理规划、种类水体的联合调度和科学管理、水污染防治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本书的主要内容:1)阐述水资源的循环、赋存、分布特征;2)地表水资源的形成、分布及动力状态;3)地下水资源的埋藏、分布及其运动规律;4)水资源评价、水量计算的理论和方法,质量评价指标和体系5)水资源利用工程的类型、设计和适用范围,各种取水工程的运行参数;6)水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内容、方法和措施课外作业:查阅相关资料,分清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各是什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