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Seis软件操作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二维设计常用操作流程(1)创建或打开一个数据库。(2)创建或打开一个设计:创建新设计和打开已有设计。(3)输入背景图片和障碍物,为设计作准备。(4)观测系统设计。(5)激发点、接收点编辑。(6)面元划分和面元信息计算。(7)输出sps文件或自由文本格式文件。说明:观测系统可以从外部文件加载。二维观测系统设计是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也是采集系统的重要部分,具有如下功能:(1)创建各种类型排列;(2)各种观测系统自动布设;(3)多种模拟放炮方法;(4)多种CMP面元信息的实时计算、显示、分析;(5)炮检点实时动态编辑;(6)观测系统的显示(7)电子表格自动生成;(8)障碍物智能处理;(9)背景图片应用;(10)工作量统计;(11)输入、输出SPS格式文件和自由文本格式文件。(二)、三维设计常用操作流程(1)启动KLSeis系统:通过鼠标双击KLSeis图标实现。(2)建立(打开)数据库:通过主菜单或者主工具栏实现。(3)依次创建工区,创建项目,创建测网,创建设计方案:在数据树窗口实现。(4)输入背景图片和障碍物,为设计作准备。(5)炮检点布设:操作方法:执行菜单观测系统观测系统布设。可选择三类布设方法:第一类,先创建线束模板,输入满覆盖边界,选中模板满覆盖布设。第二类,先创建任意模板,选择模板矩形布设。第三类,选择激发点布设或接收点布设。(6)激发点、接收点编辑:在观测系统设计窗口中通过鼠标交互操作实现。(7)面元划分和面元信息计算:执行菜单观测系统面元计算实现。(8)面元信息统计:单击工具栏面元信息统计按钮实现。(9)打印炮检点分布图:单击主菜单文件的下级菜单打印实现。(10)输出sps文件或自由文本格式文件:在数据树窗口通过鼠标右键菜单实现。说明其中输入背景图片和障碍物可以在任何时候进行,观测系统可以从外部文件加载。(三)、二维地质模型子系统简介二维地质模型子系统是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也是采集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具有如下功能:(1)模型建立;(2)偏移孔径计算;(3)纵、横向分辨率计算;(4)面元尺寸计算;(5)吸收衰减分析;(6)自激自收;(7)射线追踪;(8)声波正演。二维地质模型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块状结构,能够描述任意复杂的地质模型。(2)方便快捷的数据管理。(3)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易学。第一章操作术语约定第二章创建论证点第三章虚反射分析第四章分辨率计算第五章最大炮检距分析第六章视波长分析第七章面元尺寸计算第八章偏移孔径计算第九章多次波分析第十章组合基距计算第十一章组合特性分析(四)、参数论证(五)、单炮资料品质分析资料品质分析系统是对地震记录进行各种分析的系统,因此在使用时要加载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试验资料分析”系统的数据采用数据树管理模式。所有数据都在数据树上显示出来,并可通过鼠标的右键菜单直接对数据进行操作(显示、删除等)。该子系统数据结构分为四层:试验项目、观测方案、分析方案和分析数据。其结构见图2-7。试验项目:是数据结构的第一层(即数据结构的顶层),它代表的是某个勘探工区,在该层可以输入包含试验观测的基础信息,如炸药震源、可控震源、炮点组合、检波器、检波点组合、岩石因素、仪器因素、环境因素等试验的基本情况。基础信息可供该项目下所有观测方案和分析方案共享。观测方案:是数据结构的第二层,用于加载试验地震数据和定义观测系统(包含炮检点关系定义及干扰波的边界坐标定义)。分析方案:是数据结构的第三层,可根据原始试验数据,进行组合叠加或按炮点(检波点)的序号、文件号、桩号进行排序生成新的数据。分析数据:是数据结构的第四层,对第三层生成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包括:雷达分析(对方形排列),频率分析,频时分析,时频分析,分频扫描,FK分析,自相关统计分析等。系统按上述四个数据层进行数据管理,上一层的数据可以被其下所有层共享或直接使用。数据的建立必须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是一个不可逆的流程化的过程,但在同一个层上可产生多个可并行的分支,分支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六)、二维静校正子系统简介二维静校正是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也是静校正处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二维静校正功能是在测线下实现的,具有如下功能:(1)初至拾取;(2)折射层位划分;(3)折射速度分析;(4)延迟时计算;(5)表层模型建立;(6)静校正量计算;(7)静校正成果输出。二维静校正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完成各种类型地表条件的二维静校正资料处理。(2)方便、快捷的观测系统输入方式。(3)合理的炮集显示方式、准确的初至自动拾取功能。(4)方便的交互拾取和手工拾取功能。(5)多种延迟时计算方法和多种模型建立方法适用于不同地形和观测系统的工区。(6)完善的质量监控功能。(7)规范的文本输出和图形输出。(8)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易学。本系统能帮助静校正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静校正处理工作,为后续的资料处理提供准确的静校正量。双击出现-----观察系统菜单双击出现-----电子表格菜单模拟放炮时,纵向炮线增加1,点号不变时,接受线不变,接受点增加6模拟放炮时,横向炮线点号增加4,线号不变时,接受点不变,接受线增加3,即滚3根激发参数论证分析包括:激发井深度、激发频率和激发能量方向分析;排列参数论证分析包括:分辨率、最大炮检距、面元与道距、偏移孔径和多次波等的分析计算;组合参数论证分析包括:组合距计算和组合特性分析。通过该系统论证分析可获得:最佳激发井深度、纵横向分辨率、合理的最大炮检距、面元、道距、偏移孔径及理想组合参数和组合图形。打开不同的分析功能就有不同的菜单和快捷图标二维建模,弹出新窗口二维地质模型子系统简介二维地质模型子系统是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也是采集系统的重要部分。它具有如下功能:(1)模型建立;(2)偏移孔径计算;(3)纵、横向分辨率计算;(4)面元尺寸计算;(5)吸收衰减分析;(6)自激自收;(7)射线追踪;(8)声波正演。二维地质模型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使用块状结构,能够描述任意复杂的地质模型。(2)方便快捷的数据管理。(3)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易学。文本输入曲线模型第一章操作术语约定第二章创建论证点第三章虚反射分析第四章分辨率计算第五章最大炮检距分析第六章视波长分析第七章面元尺寸计算第八章偏移孔径计算第九章多次波分析第十章组合基距计算第十一章组合特性分析参数论证采集参数论证操作流程采集参数论证分析系统的一般使用操作如下。激发参数论证1.启动地震采集工程系统,创建工区和项目,在项目下创建一个论证点;2.启动采集参数论证分析系统;3.输入表层模型数据;4.从主菜单或工具栏上选择某个参数分析功能菜单(如虚反射分析);5.在虚反射分析对话框上设置分析参数;6.若选择迭加响应方式,在虚反射分析图上调节其它参数;7.分析图形;8.定制图形显示;9.把分析图传入分析报告文档;重复3~8步。排列参数论证1.启动采集参数论证分析系统;2.准备地球物理模型模型数据;3.从主菜单上选择排列参数论证分析方法;4.在分析对话框上设置分析参数;5.若形成分析图形,可以进行6~7步;6.分析图形;7.定制图形显示;8.把分析图(结果资料)传入分析报告文档;重复3~8步。组合参数论证1.启动采集参数论证分析系统;2.准备地球物理模型模型数据;3.在分析对话框上设置分析参数;4.若形成分析图形,可以进行4~5步;5.分析图形;6.定制图形显示;7.把分析图(结果资料)传入分析报告文档;重复3~6步。参数论证相应的快捷键被激活野外单炮品质分析资料品质分析系统是对地震记录进行各种分析的系统,因此在使用时要加载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分析。“试验资料分析”系统的数据采用数据树管理模式。所有数据都在数据树上显示出来,并可通过鼠标的右键菜单直接对数据进行操作(显示、删除等)。该子系统数据结构分为四层:试验项目、观测方案、分析方案和分析数据。其结构见图2-7。试验项目:是数据结构的第一层(即数据结构的顶层),它代表的是某个勘探工区,在该层可以输入包含试验观测的基础信息,如炸药震源、可控震源、炮点组合、检波器、检波点组合、岩石因素、仪器因素、环境因素等试验的基本情况。基础信息可供该项目下所有观测方案和分析方案共享。观测方案:是数据结构的第二层,用于加载试验地震数据和定义观测系统(包含炮检点关系定义及干扰波的边界坐标定义)。分析方案:是数据结构的第三层,可根据原始试验数据,进行组合叠加或按炮点(检波点)的序号、文件号、桩号进行排序生成新的数据。分析数据:是数据结构的第四层,对第三层生成的数据进行具体的分析,主要包括:雷达分析(对方形排列),频率分析,频时分析,时频分析,分频扫描,FK分析,自相关统计分析等。系统按上述四个数据层进行数据管理,上一层的数据可以被其下所有层共享或直接使用。数据的建立必须从第一层→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是一个不可逆的流程化的过程,但在同一个层上可产生多个可并行的分支,分支之间是相对独立的。出现新窗口出现新窗口输入单炮数据,后缀为.GRI,SEG-Y格式可以转化为.GRI格式输入后缀为.GRI单炮数据后,在原始数据里打开,建立分析方案有分析方案,才能添加分析数据,然后分析各种雷达分析(对方形排列),频率分析,频时分析,时频分析,分频扫描,FK分析,自相关统计分析等品质分析参数快捷方式激活品质分析参数快捷方式激活二维静校正子系统简介二维静校正是地震采集工程软件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也是静校正处理系统的核心部分,二维静校正功能是在测线下实现的,具有如下功能:(1)初至拾取;(2)折射层位划分;(3)折射速度分析;(4)延迟时计算;(5)表层模型建立;(6)静校正量计算;(7)静校正成果输出。二维静校正子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能够完成各种类型地表条件的二维静校正资料处理。(2)方便、快捷的观测系统输入方式。(3)合理的炮集显示方式、准确的初至自动拾取功能。(4)方便的交互拾取和手工拾取功能。(5)多种延迟时计算方法和多种模型建立方法适用于不同地形和观测系统的工区。(6)完善的质量监控功能。(7)规范的文本输出和图形输出。(8)界面友好、操作方便、简单易学。本系统能帮助静校正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做好静校正处理工作,为后续的资料处理提供准确的静校正量。

1 / 8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