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冲洗泵解决二次沉淀池积泥等问题二次沉淀池的主要作用是泥水分离,是生物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污水处理工艺的重要环节。我厂二沉池直径48米,为中进周出,池底坡度为8%,设备采用全桥式刮泥撇渣机且无吸泥装置,该设备具有刮泥比较可靠,可连续将池底的积泥刮向中心的积泥坑,也便于实现自动化。1、刮泥撇渣机设备的现状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设备采用全桥式刮泥机。该设备通过往复作圆周运动,利用刮板将池底的积泥刮向中心的积泥坑后,这时积泥通过泥管进入回流污泥泵房,从而实现沉淀工艺。整个刮泥机设备是机械化控制,该设备设有电气控制柜及减速及转盘机构,池底设有刮泥板,此设备自使用以来经常出现行车轨轮啃轨,刮泥板刮不动泥,致使池底积泥在300—500mm的泥层等问题,起初是混凝土轨道和刮泥板强度不够,影响设备行走和刮不动泥,曾在2005—2006年更换了球墨铸铁轨道增加刮泥板强度,暂时解决了设备行走及刮泥等问题,但设备运行了2-3个月后,通过停池观察池底泥层太厚刮泥机行走不动,刮泥效果总是不好,迫使我们挖掘解决泥层厚的原因。2、泥层厚原因分析通过多次对刮泥机刮不动泥和停池对池底泥带分布找原因,我们发现泥带主要集中在池底的根部和底部,特别是二沉池经过清淤投入运行一个月后,液面出现浮泥现象,造成SS超标,影响出厂水水质,导致二沉池清淤频繁,设备故障也多。3、泥层厚影像设备故障原因再分析通过对行车轨道平面的更换;对刮泥板的强度加强后解决池底泥层厚的效果并不明显,迫使我们对泥层厚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当我们对池底的泥层分布进一步确定时我们发现,池底的坡度比仅为8%,不适合池径较大的二次沉淀池,必须增加吸泥装置或改变池体结构,刮泥板无法刮动厚泥层。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让我们有了以下推断,解决沉泥和浮泥的方案为:增加池底坡度或安装吸泥装置,但这两种方案需要的资金太多,厂领导根据既节约资金又解决问题和节能降耗的原则,提出了利用池体本身的水资源和水泵出水水压推力,将污泥推向积泥坑,解决池底积泥的问题,使出厂水质达标。4、冲洗泵装置设计简述A、南太子湖污水处理厂二次沉淀池为混凝土结构,直径48米,为中进周出,坡度比8%,主要设备刮泥撇渣机,绗架下部设有刮泥板,行车运行速度2.2米/分钟,由于该设备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此次改进时将在绗架上安装冲洗设备。B、冲洗装置的主要功能是将池底的污泥推向积泥坑,刮泥机能连续运行,冲洗装置连续排泥,解决沉泥和浮泥等问题,从而使出厂水质稳定达标。冲洗装置安装在刮泥机设备上,该机座以池体边缘为基准3米处,吸水管和出水管为DN80mmPPR管,出水支管为DN20mmPPR管,相隔间距1.8米,利用变频器调节管道的出水推力,刮泥机连续运行,积泥在水的推力的作用下不断的流入中部的积泥坑,使沉泥较快的流入回流系统。5、冲洗装置有关数据如下:a)干式泵扬程选型25米b)水泵功率7.5千瓦c)吸水管、出水管DN80mmPPR管d)刮泥机行走电机1.1-2.2千瓦e)干管尺寸DN20mmPPR管f)干管间距1.8米g)刮泥板升高到500mm2008年1月至10月二沉池SS如下表6、刮泥机的改进—采用冲洗装置二次沉淀池采用刮泥和吸泥一起并用,使用情况比较好,一般刮泥机适用于池体直径较小的二沉池,鉴于本厂池体坡度和设备无吸泥装置的现状,造成出厂水质不稳定,决定对刮泥机进行改造。改造设计于2008年3月完成,同年6月进行安装调试,预计通过试运行运行效果良好,达到设计要求。7、改造实际效果从今年6月对该池体进行改造至今,我厂3#二沉池出水水质情况良好,8月我们对3#二沉池进行停池检查效果,观察池底积泥情况,池底泥带均匀,泥带厚度20mm,达到了我们预期的效果,此次改造不仅解决了沉泥和浮泥问题,同时解决了设备运行中的故障,延长了设备运行过程中的使用寿命和降低了维修成本,同时给我厂维修和技术人员一次锻炼的机会。8、结构构思和体会冲洗装置通过2个月的构思和平时对氧化沟及二次沉淀池清淤的工作经验得到了启发,我们接到课题后做了大量的模拟试验,认为安装冲洗装置后,能够解决二沉池底部积泥问题,目前池底积泥问题比以往大有改善,工艺参数稳定,设备能高效平稳的运行,满足生产工艺的需求,通过安装冲洗装置,二沉池出水水质合格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9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