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二三章物理测试题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2X3=36)1、下列科学家与科学成就对应错误的是()A、伽利略—-望远镜B、牛顿—-三大运动定律C、爱因斯坦---相对论D、玻尔---万有引力定律2.下面关于声现象的一些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太空中的宇航员可以直接用语言交流C.雷声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D.狗趴在地上睡觉,耳朵贴着地面,很容易发觉人走动,是因为狗的耳朵特别灵敏3.蝴蝶在飞行时不停地扇动翅膀,但我们不能听到蝴蝶飞行的声音,这是因为()A.人耳有故障B.翅膀振动发出的声波响度不够大C.翅膀振动不产生声波D.翅膀振动的频率比较小4.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5.关于声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不同发声体它们的音色不同D。振幅越大,响度越大6.“女高音歌唱家”和“男高音歌唱家”,这里的“高”和“低”指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都有可能7.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音色会逐渐改变B.音调会逐渐降低C.响度会逐渐降低D.声音的音色、音调和响度都不会改变8,小白兔能分辨出门外不是自己的外婆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9,下列所给出的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A.公园里悠扬的音乐,人们在音乐中起舞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教室里教师讲课时的声音D。在会议室里人们发表讲话时的声音10,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A.给摩托车的排气管安装消声器B。在城市主要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C.利用声呐探测海水的深度D。在纺织车间工人带上耳罩11、在百米赛跑中,小明到达50m处的速度是9.0m/s,12.5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7.5m/s,则小明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7.5m/sB、9.0m/sC、8.0m/sD、8.25m/s12,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二.填空,(20X1.5=30)13.声是由物体的__产生的,声的传播需要14.声音三个特性为__、__、__。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的__决定,响度是由声源的__决定的。15.控制噪声要从__、__、__三个方面入手16.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接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__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探测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__。17、科学探究的要素包括: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_______、交流与合作。18,请在下面两位科学家的名字后面填上他们的一项成就,爱因斯坦:;牛顿。19.某卡车的速度为36km/h,一匹马的速度12m/s,则速度大的是20.如果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前2s内的速度是m/s,2min后它通过的路程是m。三.实验题(14分)21、物理学中计算或表述问题时,一般要求使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因此,单位间的正确转换很重要.比如: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08km/h,合m/s.人步行速度是1.4m/s,合______km/h.22、正确使用刻度尺的要求是:刻度尺要放正,要紧靠被测物体;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多次测量取值减小测量误差。在记录结果时,既要记录,还要注明________。如右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cm。四.计算题(7+13)23,(7分)某人在雨天看到闪电后4秒就听到了雷声,那么此人离产生雷电处有多远?24、(13分)一天小明他上学去时,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后来感觉时间不够为了不迟到,他又以1.5m/s的速度走了4min,求(1)他家离学校多远?(2)他上学走路的平均速度。21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