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教育的组成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孙玲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第六章教育的组成部分•一、德育•二、智育•三、体育•四、美育第一节德育•一、德育与社会、人生•1.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德育即培养学生品德的教育。•狭义德育专指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指道德、思想和政治方面的教育。法制教育从属于广义的政治教育。心理教育、性教育、青春期教育中涉及价值教育的部分才归属德育范畴。2.德育的功能德育功能社会性功能个体性功能教育性功能(1)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影响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德育社会功能实现的间接性。•②德育的个体功能•指德育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能够产生的实际影响。包括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三个方面。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功能的最高境界。享用功能:精神享受发展功能:人格的完善生存功能:科学的价值观、道德原则和行为规范•③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没有无教育的教学)•含义:一是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赫尔巴特:“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理解:知识、技能固然重要,但是与做人的方向、价值观相比,就不能不具有工具的性质。)•落实:德育系统本身教育功能发挥的自觉意识的确立;教育与教学、“人师”与“经师”结合。•2.小学德育的任务与主要内容•(1)小学德育的任务•《小学德育纲要》规定我国小学德育的任务为:“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2)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熟背)•①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对小学生进行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是小学德育内容的重中之重。•②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包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其他政治常识的教育。•③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的基础教育•3.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1)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思想品德课和其他各门文化课教学、班主任工作、校会和班会、少先队活动、各种课外校外活动等。•①直接的德育课教学•是小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这一课程已与社会课结合形成了“品德与生活”(1-2年级)、“品德与社会”(3-6年级)两门以德育内容为核心的综合课程。•要上好小学的品德课,应注意:目的要求要切合学生实际;每堂课的课题要小一些,灵活一些;教学要点要简单明了,要有针对性,讲究实效;材料要生动形象,做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坚持启发式教学。•②其他各科教学通过思想品德课之外的其他各科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最经常的、最基本的途径。(熟背,选择)教学本身具有教育性。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本身也具有教育意义。(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③校会、班会和少先队活动校会是指全校性的大会,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途径。班会则是比校会更经常和更有针对性的集体教育形式。德育活动应当成为班会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少先队组织是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少先队的队会是小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2)小学德育实施的方法•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为了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所采取的措施和手段。小学德育的方法主要包括说服教育、榜样示范、实际锻炼、表扬和批评、奖励和惩罚等。•①说服教育•说服教育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方法。这个方法通过讲解、谈话、讨论等方式摆事实,讲道理,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谈话是说服教育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讨论主要用于小学高年级。•②情感陶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环境陶冶、艺术陶冶。•陶冶法的关键是设置具有隐性教育意义的教育情境。•德育情境设计的基本要求?(教材P146)•(感染力、教师的人格魅力、学生的主动参与)•③榜样示范•榜样示范教育法是以别人的好思想、好品德、好行为去影响、教育学生的一种方法。•一般常选用的榜样有以下几种: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历史上伟大人物、科学家、艺术家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同学中的好人好事;教师和家长。•④实际锻炼•实际锻炼是形成和巩固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最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活动和交往受到实际的锻炼,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言行一致的目的。•教师应用实际锻炼法应注意:要明确锻炼的目的和要求,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小学生成为各种实际锻炼的主人;实际锻炼要反复进行,做到持之以恒;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⑤奖励与惩罚•奖励与惩罚(含表扬与批评),是小学德育不可或缺的教育方法。•表扬与奖励是对学生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肯定的评价,使学生明确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发扬。•批评与惩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品德和行为给予否定的评价,目的是使学生克服缺点和错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运用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应注意:(熟背)要做到公正合理,切合实际;要得到学生集体的支持;要恰如其分并有教育意义。除非犯错误的性质和情节十分严重,不进行处分不足以警戒以外,一般情况下,不轻易使用。在学校中,教育法规和职业道德都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教师也不能以劳动或罚款作为惩罚手段。•实例分析题•有个班主任接手一个新班。这个班的学生表现一般,成绩平平,看小说却颇热心,而且不分场合不辨良莠。上课老师提问,或懵懵懂懂,或答非所问,班主任很恼火,于是,一查到“小说”就撕毁,发现偷看者则责令写检讨,立保证。一段时间,师生关系紧张,而问题并未解决,有的学生还是我行我素。如果你接这个班,你如何运用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解决这个班的问题。•课堂上一位实习老师听到一个女生说:“不知谁把我的书撕破了”。实习老师当即高声问:“谁把××的书撕破了?”连问几声,无人回答,老师生气了,更大声地说:“谁把别人的东西撕破了,还不肯承认,这是什么行为?快自己承认。”全班你看我,我看你,还是没人做声。老师更大声了:“如果自己不承认,等我查出来就要加重处分!”•原班主任知道后急忙赶来,一面暗示实习老师不要再追问,一面安慰大家不要紧张,说:“书本是每个人都应该爱护的,但是今天××的书被人撕坏了,是一件不好的事,可是,谁不做错事呢?做错事,能改正错误,以后不再犯错误就是好孩子。能大胆承认,就是勇敢诚实的表现。你们不是读过《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吗?列宁小时侯打烂了姑妈家的花瓶,当时不敢承认错误,但他心里难过,后来经妈妈教育,终于写信给姑妈承认错误,姑妈还表扬他是好孩子呢!•今天××的书被撕破了,她很心痛,但如果撕书的同学承认错误,表示改正,她会原谅他的。我们大家也很欢迎,还要表扬他诚实、勇敢呢!”话音刚落,一学生慢慢地举起了手……•从两位老师教育行为和结果的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原班主任运用了哪些德育方法?二、智育•1.智育及其功能•(1)智力与智育的含义•①智育:是教育者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提升教育对象的智慧水平为目标的教育。•②智力:人的智慧能力,可以表现为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各种认识方面能力的综合,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系统处理和加工信息的综合心理能力。•③智育与教学(简答,熟背)•智育与教学是一个交叉概念。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等相并列,构成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整构架。它们的上位概念或种概念是“教育”。而教学则是所有各育都可能具有的教育形式。换言之,教学并不仅仅只是智育的活动方式,德育、体育、美育等都需要教学途径去完成,而各育在教学过程、原则和方法上也都有各自的特殊性。同样,智育以教学为自己的重要途径,但这一途径又并不是智育的唯一途径。(关键句注意判断正误)•(2)智育的功能•①智育的必要性学校教育可以加速智力开发。智育是人类智力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途径。•②智育的具体功能从社会的角度看,智育是生产力和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催化剂。智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智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意义。•2.小学智育的任务、内容与实施•智育的根本任务当然是要培育或发展学生的智慧,尤其是智力。智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应当是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智力。此外,要充分发展学生的智力,还需要努力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1)传授知识•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可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个人有意识的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出来的知识。(记忆性知识,狭义知识)•程序性知识:个人无意识的提取线索,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论的知识。广义的知识应当包括程序性知识,教师要特别注意程序性知识的教与学。•形成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知识结构,创造应用知识的机会,使之由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应当成为知识传授和学习最重要的任务。•(2)发展技能•技能是指在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某种规则或操作程序顺利完成智慧任务或身体协调动作的能力。•技能不仅是指对身体活动的协调能力,还包括进行智力活动的智慧能力和对认识活动本身的反省认知能力。(动作技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3)培养自主性和创造性•自主性是一种人格特质,也是个体智力品质的重要特征之一。自主性是个体一种能够独立作出判断,批判地反思这些判断,以及依据自己的判断将信念和行动整合起来的心理倾向。(选择)•创造性是人具有较高智力尤其是良好思维能力的重要表现和标志。吉尔福德将人的思维划分为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两个类型,并且认为创造性的主要表现是发散思维能力。发散思维以思维的流畅性(反映的速度和数量)、变通性(反映类别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出现新观念的概率)作为衡量的指标。创造性的培养主要要从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方面进行。•小学教育中的智育任务主要是通过文化课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去实现的。智育内容因而可以划分为文化课教学中的智育和课外活动中的智育。•文化课教学中的智育主要是指文化课中涉及智慧水平提升的部分。小学的文化课属于智育范畴的主要组成部分有语文课、数学课、科学课程、社会课程等。虽然将文化课等同于智育肯定是错的,但智育要通过文化课去实现却是完全正确的。•文化课教学之外的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对智力的培育十分重要。许多操作性的智能如动手能力的培养等主要应通过课外活动的方式去实现。•因此,小学智育的实施应当是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诸环节的统一。•案例分析•这是一节在资源管理器中学习复制、移动文件等内容的操作课。当教师演示完整个过程,并提醒学生复制与移动文件的区别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看似简单的操作,问题出现了。•学生:老师,陈小东没有按照你的方法做。他没有通过菜单复制、剪切,按住鼠标胡乱在拖。•你会怎么利用这个时机进行教学呢?三、体育•1.体育与身体素质的提高•(1)体育的概念•体育(狭义)指学校教育中有意识地增强学生体质、发展体能、锻炼体魄的教育活动。•目前小学阶段实施的体育课程是“体育与健康”。“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2)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学校体育的基本特性是教育性、技能性和娱乐性。•学校体育不同于竞技体育,也不同于一般的身体锻炼。•(3)学校体育的具体功能•①健体功能②教育功能③娱乐功能•2.小学体育的任务与实施•(1)小学体育的任务•①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的主要内涵:一是使学生有一个健全的体格,二是要全面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三是要提高学生身体适应环境和抵御疾病的能力。•②提高运动素

1 / 5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