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这门课占35分,和发展心理学是一样的,但是内容可没有发展多,其实也就考半本书,教育心理学包括教和学两大块,我们大纲上只要求掌握学习就可以了。结构一般是(6个单选+1个多选+1个简答),不过每年可能不一样,特别是大题,不过大致差不多。这部分参考书目如下: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2014年版)教育部考试中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解析(2014年版)高教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2007年第二版)北师大出版社教育心理学冯忠良等(2010年第二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心理学统考重难点手册2014第三版MJ心理大纲详解(小白修订版)白云子开始一、教育心理学概述(一般一道单选)(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和教师心理四大部分。教育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与教育科学相交叉的产物这一性质决定了它具有双重任务:首先,作为心理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揭示教育系统中学生学习的性质、特点及类型以及各种学习的过程及条件,使得心理学在教育领域中得以向纵深发展;其次,作为一门教育学科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如何运用学生的学习及其规律,去设计教育、改革教育体制、优化教育系统,以提高教育效能、加速人才培养的心理学原则。该系统由五大因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和三大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组成。三种过程相互影响。理论意义:1、从教育的侧面对心理规律进行探索,为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做出贡献;2、对教育学和人工智能起指导作用。实践意义:1、提供学与教的理论来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2、从提供各种研究方法的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二)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荀子:教学相长)西方教育思想:(早在1531年,琼.魏斯特的著作就出现了“教育心理学”一词;亚里士多德: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记忆三定律:相似律,相对律和邻近律;苏格拉底:产婆术(西方启发式教学的由来);柏拉图,知识即回忆;洛克,白板说)(1)19世纪政治、经济和教育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心理学的产生。(对教育的需求,裴斯泰洛齐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口号;夸美纽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把教学理论研究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并提出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方法;)(2)19世纪心理科学的发展,为教育心理学的产生提供了可能。(冯特实验心理学的发展和高尔顿心理测验的发展;1877年卡普捷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詹姆斯与卡特尔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影响最大的两个人)(3)实验教育学运动(杜威倡导儿童中心运动;莫伊曼倡导实验教育学运动,提倡对儿童2身心进行研究;拉伊《实验教育学》完成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1903年美国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以“人是一个生物的存在”角度建立自己的教育心理学体系。(后发展为《教育心理学大纲》)1868年俄国乌申斯基出版了《人是教育的对象》被誉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1877年俄国卡普杰列夫出版了俄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发展时期(20世纪20—50年代末)20年代后,吸取儿童心理学和心理测验的成果;行为主义占优势,客观性,重视实验研究。30年代后,学科心理学成为教育心理学的组成部分,维果斯基:文化发展论,内化说。40年代后,弗洛伊德的理论广为流传,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50年代后,教学与教育实际进行综合研究,程序教学和教学机器的兴起。学习理论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研究领域。杜威“从做中学”提倡发展实践活动;尚未形成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维果斯基提倡,教育心理学应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提出文化发展观和内话说;我国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的《教育实用心理学》;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末)这一阶段注重结合教育实际,为学校教育服务。如60年代初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赞科夫“教学与发展”的实验研究出版了《年龄与教育心理学》。认知学习理论发展、兴盛,发展出认知结构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人本主义思潮出现;布鲁纳、奥苏泊尔是这时期的代表人物。深化和拓展时期,即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理论流派的分歧越来越小。一方面,认知派理论和行为派理论都在吸取对方的合理成分,两派都希望填补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另一方面,东西方心理学相互吸收互补。更加注重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各学派相互吸收,分歧变小。布鲁纳总结了十几年来的研究成果,①主动性;②反思性;③合作;④社会文化。体系越来越完善,研究愈发深入,视角愈发综合,建构主义作为新的认知学习理论影响很大。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1、研究趋向日趋全面,关注教与学两方面的心理问题;2、关注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3、注重实际教学中的各种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研究;4、年龄特点、个别差异、测量以及个别化教学研究继续受到关注;5、更为关注学习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学习的内在过程和机制;6、开始研究电子学习的规律和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教育心理学可以跟上社会发展。后记本章几乎和所有心理学的分支科目一样,都是先介绍最基本的内容,一般也都是考选择题。这里面有很多人物和著作,要一一对上。别弄混了哦。08年真题,最早明确提出“教育的心理学化”观点的学者是A裴斯泰洛齐B.赫尔巴特C.詹姆斯D.桑代克。这种属于送分题,大家务必拿到手啊。介绍桑代克(Edward.Thorndike1874—1949)美国心理学家,动物心理学的开创者,心理学联结主义的建立者和教育心理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一系列学习的定律,包括练习律和效果律等。1912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1917年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3斯坦丁·德米特里耶维奇·乌申斯基(1824—1871)是19世纪俄国教育家。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曾任法律专科学校教师、孤儿院教师、斯莫尔尼贵族女子学院学监。曾因倾向进步而被解职,并被遣送出国,滞留国外达五年之久.《人是教育的对象》为乌申斯基的代表作。杰罗姆·布鲁纳(JeromeSeymourBruner,1915—),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研究和思想,受到拉什利、詹姆斯、杜威、格式塔心理学派、各种社会人类学家和当代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等的思想影响,主要从事人的知觉、学习、思维、记忆等一系列研究。二、学习与心理发展(一般一道单选)(一)学习的含义与作用1.学习的含义学习是由于经验引起的行为或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第一、学习的发生是由经验引起的(经历)。第二、由经验引起的变化可以是行为上的,也可以是思维上的,但都应该是持久的变化。第三、不是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学习(本能,成熟,适应,疲劳也能导致行为的变化)。第四、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是人类普遍具有的,而且动物也存在学习。第五、学习是个体的一种适应活动。2.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为了生存与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适者生存);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尤其是大脑智力和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脑子越用越灵)【里森剥夺研究:刚出生黑猩猩不让他见光,结果黑猩猩瞎了】(这实验明显违反了伦理道德)3、学习能激发人脑的潜能,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老年晶体智力的提高】(二)学习的分类1.学习水平分类雷兹兰依据机体进化水平的不同将学习分为四大类(1)反应性学习: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包括习惯化和敏感化。腔肠动物可以产生此类学习。(2)联结性学习:主要指条件反射的学习,包括抑制性条件作用(不重复被惩罚的动作的学习,腔肠动物即可形成该学习)、经典性条件作用(可发生于简单动物身上,如蚯蚓)、操作性条件作用(在低等脊椎动物身上可产生)。(3)综合性学习:把各种感觉结合为单一的知觉性刺激,包括感觉前条件作用(即S—S学习)、定型作用(对复合刺激反应,而不对其中的个别刺激反应)和推断学习(客体永久性观念的运用)。(4)象征性学习:一种思维水平的学习,主要为人类所特有,包括符号性学习、语义学习和逻辑学习。这三种学习是言语学习的三个阶段。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提出了八类学习(1)信号学习:学习对某种信号做出某种反应。经典性条件反射是一种信号学习。这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其先决条件主要取决于有机体先天的神经组织。(2)刺激—反应学习:主要指操作性条件作用或工具性条件作用。其中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3)连锁学习: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联合。个体首先要习得每个刺激—反应联结,并按照特定的顺序反复练习,同时还应该接受必要的及时强化。(4)言语联想学习:其实质是连锁学习,只不过它是语言单位的联接,如将单词组合为合乎语法规则的句子。(5)辨别学习:能识别各种刺激特征的异同并做出相应的不同的反应。它既包括一些简单4的辨别,如对不同形状、颜色的物体分别做出不同的反应,也包括复杂的多重辨别,如对相似的、易混淆的单词分别做出正确的反应。(6)概念学习:对刺激进行分类,并对同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这种反应是基于事物的某些特征而做出的,如圆的概念和质量的概念的学习。(7)规则的学习:亦称原理学习,指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学习概念间的联合。自然科学中的各种定律、定理的学习是规则学习。(8)解决问题的学习:亦称高级规则的学习,指在各种条件下应用规则或规则的组合去解决问题。上述八类学习是分层排列的,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同时又具有累积性,每类学习都以前一层次的低级学习为前提,较高级、较复杂的学习是建立在较低级、较简单的学习基础之上的。加涅后来又对这八类学习进行了修正,将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将概念学习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的学习。因此,原来的八类学习变成了六类学习: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2.学习性质分类奥苏贝尔根据主体获得经验的途径或方式可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接受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他人经验的接受,把别人发现的经验经过其掌握、占有或吸收,转化为自己的经验。这种学习又叫掌握学习。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人类个体经验的获得是来源于学习活动中主体对经验的直接发现或创造,并非由他人的传授而得。因发现学习中经验来自学习主体自身的创造,故这种学习又叫创造学习。根据主体加工经验的方式可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学习者利用原有经验进行新的学习,通过建立新旧经验间的联系来理解新信息。机械学习:即死记硬背的学习。接受学习不一定是机械学习,发现学习也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之分;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没有高级、低级之分。3.学习结果分类根据学习所得到的结果或形成的能力的不同也可以对学习进行分类。加涅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1)智力技能学习:利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即学习“怎么做”的一些知识,有人称之为过程知识,如应用一些原理、法则去解答习题。智力技能又包括一系列子类别。加涅依据学习的不同层次所划分的八类学习都可以视为智力技能。(2)认知策略学习:内部组织起来的用于调节学习者自己内部注意、学习、记忆与思维过程的技能。如何选择性地注意,如何编码以便于提取,如何采取有效的步骤解决问题,如何在适当的时候进行迁移,诸如此类的调节控制过程都是通过认知策略来完成的。(3)言语信息学习:学习大量的名称、事实、事件的特性以及许多有组织的观念等。与智力技能类似,言语信息也包括复杂程度不同的一些子类别:最简单的是名称或命名,即了解、知道学习对象的名称或称呼;其次是用简单的命题来表达某一事实;还有一种是指由相互关联的事实、命题等构成的知识体系。(4)运动技能学习:由有组织的、协调而统一的肌肉动作构成的活动。该技能是在不断练习的基础上形成的(5)态度的学习:态度是通过学习获得的、影响个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