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题:新疆建设兵团发展史大家好!我叫xx,来自xxxxxx推荐书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历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历程》是《中国新疆历史与现状简读本》丛书之一,介绍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个时期发展的历程和状况。从各方面介绍和说明了兵团的意义和价值,是兵团发展历史的真实写照。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北边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全区面积166.49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历程》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新疆建设兵团于1954年组建,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新疆建设兵团由原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和第六军的大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二兵团的全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军的大部组编而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布局新疆建设兵团共辖十四个师,分辖工农牧团场:农一师:驻阿克苏,辖1-16团场,分布于阿克苏地区,人口25.24万;农二师:驻库尔勒,辖21-36团场,分布于巴音郭楞州,人口20万;农三师:师部未详,辖41-49、51-54团场、2个水库、1个农场、1个总场,分布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和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流域,人口16.9万;农四师:驻伊宁,辖61-79团场,分布于伊犁州直辖区西部,人口22万,又名新疆伊犁农垦农工商联合总公司;农五师:驻埔乐,辖81-91团场,分布于博尔塔拉州,人口9.97万;农六师:驻五家渠,辖101-111团场,8个农场,分布于北塔山、玛纳斯河、天山、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之间,人口26.9万;农七师:驻奎屯,辖123-131、137团场,分布于伊犁州直辖区东部,人口20.6万;农八师:驻石河子,辖121-122、132-136、141-144、147-150、152团场,1个总场、1个种羊场,分布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缘,人口58.19万;农九师:驻额敏县,辖161-170团场,1个农场,分布于中哈边境线上,人口7.1万;农十师:驻北屯,辖181-190团场,1个独立营场,分布于阿勒泰和塔城地区,人口7.1万;农十二师:驻乌市北京北路,是乌市重要的瓜果蔬菜、牛奶蛋禽、肉食水产三大副食品生产基地和粮油生产、种子、啤酒花生产以及工业品生产基地,辖104团,4个农场,1个养禽场,分布在乌市西郊和南郊,环绕乌市,人口5.46万,即乌鲁木齐农场管理局;农十三师:驻哈密,辖9个农场,2个牧场,分布于新疆东部哈密地区一市两县内,东倚甘肃酒泉地区,西邻吐鲁番地区和昌吉回族自治州,南接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北与蒙古国接壤,人口数不详,即旧兵团农场管理局;农十四师:驻和田,辖47团场,1个农场、1个牧场,分布于和田,人口数不详,即旧和田农场管理局;直属团场:(221-223团场)221团,团部驻吐鲁番市交河古城东5公里处。222团,团部驻阜康市北亭镇(并入新疆新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223团,团部驻和静县。工业建设师:驻乌市,以建筑业为主;兵团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兵团各级党委及领导高度重视农业和农牧团场工作,大力调整生产结构,继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面对严重自然灾害和农产品市场价格下跌的冲击,农业生产基本平稳,连年大丰收农四师农业兵团各师团主要工业农十师工业区兵团各级党委及领导也高度重视工业和建筑业,工业生产稳步增长。工业生产总值已上升到相当高的水平,并涌现出很多师团大工业区。兵团重点工业兵团重点工业在长期发展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37个民族成分。垦区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5万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贯彻中央政府制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兵团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创业历程1.兵团事业的奠基时期2.建设正规化国营农场3.兵团事业遭受挫折和收缩4.兵团恢复后的新发展1955-1957年,兵团着手正规化国营农场建设,大规模地进行土地勘测规划工作,并对垦区内零星农牧民土地进行调整,从而使农场土地连片成大面积1958-1960年,全国“大跃进”的形势如火如荼,兵团迅速掀起垦荒造田大兴水利建设高潮,重点开发南疆塔里木河流域和北疆玛纳斯河流域1961-1962年,中央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兵团压缩基本建设投资,纠正高指标,把农业放在第一位,精简机关从1963年起,兵团各项事业很快进入一个全面大发展时期,农牧团场基本实现机械化、水利化、园林化“文化大革命”期间,兵团事业遭到严重破坏,生产不断下降。1975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各师建制,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移交地方管理1975年5月24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农垦总局,管理全疆国营农场,兵团解体1975—1977年,农垦总局所管理的农牧团场,除原兵团移交地方的农牧团场外,又增加20多个地方国营农场。鉴于新疆农垦事业面临的实际状况和兵团的特殊地位和作用,1981年12月3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决定》1983年以后,兵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进行农垦经济体制改革,农业创办了第一个家庭农场——农七师耿千里家庭农场,推行各种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干1990年兵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为兵团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屯垦戍边”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以军屯和民屯为主。早在西汉时期,汉政府就总结了西征失败的教训,开始“置校尉,屯田渠犁”,为汉朝统一西域创造条件。唐朝自贞观就开始对西域进行大规模的屯田,在东起蒲类海(今巴里坤湖),西至碎叶川(今楚河),南抵昆仑山,北达准噶尔盆地的广大地区进行屯田,使西域的屯田事业有了新的发展。有“安西二十屯,疏勒七屯,焉耆七屯,北庭二十屯,伊吾一屯,天山一屯”。为了有效地管理屯田清朝时期的屯田与收复边疆的战争密不可分。清朝前期,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时,为解决军队粮食供应问题,清朝政府开始在巴里坤、哈密、吐鲁番等地屯田。谢谢大家!欢迎参加读书报告会